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2018-11-12兰艳阳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国家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人工智能

兰艳阳

摘 要: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得到了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和快速两个阶段。中国政府为鼓励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工作必然会被人工智能部分替代,但又不会被完全替代。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接受并引领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驾驭人工智能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力资源管理;国家政策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3-0063-02

一、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人工智能的探索起源于图灵,这位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伟大的计算理论奠基人在1950年写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开篇提出了“机器能思考吗?”这一问题,从此,引发了人们对机器是否能具有智能的研究。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学会上,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農等为首的一批年轻科学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这一术语的提出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从那时起,更多的学者加入了研究人工智能的行列,更多的理论和原理不断形成,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人工智能技术也不断进步。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提出之后的几十年里,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领域,发展比较缓慢,在应用领域的发展还比较有限。2016年3月,DeepMind研发的AlphaGo在围棋人机大战中,以4∶1击败韩国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2017年5月,AlphaGo以3∶0战胜中国围棋职业九段、当时围棋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柯洁。同类事件在短期内集中出现,这让人工智能广泛地为世人所熟知,整个人工智能市场也像是被引燃了导火线,开始了新一轮的爆发。从此,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加速发展。

二、国家关于人工智能的政策

随着人工智能广泛被熟知,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的政策。

2015年5月20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2016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2016年5月,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网信办联合印发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中国将基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泛在融合、绿色宽带、安全智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促进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与深度融合。2016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互联网+”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6〕1919号)出台,其中提到,为构建“互联网+”领域创新网络,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将人工智能技术纳入专项建设内容。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发展人工智能。

三、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和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什么呢?2017年10月25日,在中国(浙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上,“人工智能”的概念渗入各大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中。人力资源行业搭乘“人工智能”这趟列车,开始行业的重大改变。

(一)部分替代人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人工智能是服务于人的一种工具,在一些特定的方面比人类表现得更加优秀。在统计、分析、预测等需要严密逻辑的方面,以及重复性高、需耗费大量体力的工作方面,人工智能不会疲倦,这些更适合人工智能从事的工作领域必然会出现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人的局面。

1.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认识来进行规划和预测工作的,需要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人工智能相比,人对于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掌握的程度及规划和预测的准确度一直存在局限。在这方面,人工智能将会比人要做得全面和准确得多,人工智能拿出的规划和预测比人做出的规划和预测会更加清晰,并且具有更高的匹配度。

2.招聘与配置。就招聘而言,人工智能拥有无限的知识和更加完善的认知能力。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开启招聘任务、自动寻找与匹配候选人、自动识别和判断、自动跟踪、自动评估和分析等,对候选人进行更精确的筛选和考量。通过对员工工作状况的跟踪调查和分析,人工智能甚至还能评判出员工最适合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岗位。人工智能将会自动筛选并减少偏见,帮助人辨别出最有可能成功的新员工,把他们安置在合适的团队,并与合适的主管配对。

3.培训与开发。现在的培训工作属于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很多人不愿意选择组织培训,因为培训的产出是长期的,很难评估培训的投入产出情况,同时培训的工作量有很大,非常烦琐。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培训讲师,培训资源将会更加丰富和廉价。我们可以为每个人(员工)配备一名自己专属的人工智能教师,自动判断培训需求和开启培训,自动判断培训成果并收集信息,自动反馈和分析等。人工智能可以为员工推荐学习机会和职业路径选择,从而促进员工成长。

4.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主流体系包括KPI、BSC、360度反馈评价体系,这些体系都要求设定具体的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设置得是否科学、合理,考核过程是否公平、公正都需要较高的技术。人工智能可以最大可能地消除个人的影响,从而使绩效考核的结果更科学。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对人的大量代替,使得评估更加方便和准确,差错率减小,工作量减少。

5.薪酬福利管理。薪酬福利管理中大量的工作是重復性、乏味的,并且也是人容易出错的工作。进行薪酬调查、工作分析、岗位分层时,人工智能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案。在日常薪酬福利发放、管理中,人工智能更可以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为出错的机会。

6.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的基础工作,如员工入职、员工档案管理、离职流程、公司政策解释等方面,人工智能都可以作为虚拟助手,充分发挥作用。

(二)不可完全替代人的必然性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许多工作可能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人力资源从业者不会消失,只是工作内容从低价值重复的工作,转变为规划判断、组织战略、情感投入、创新变革等高价值的工作。

人工智能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是,它也有自己的软肋。它知道如何做,做得很精致,但不知道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判断轻重缓急,不知道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如何用情感手段妥善解决争议;它只会按已知程序运行,用过去的行为处理当前事项,不能在绩效管理中对例外情况进行处理;它听从指令,让命令者放心,但也说一不二,不知何为创新,不能针对每名员工的特点处理事务。它是高效的,也是冰冷的,只有程序和指令,没有温情,不能给员工以人文关怀。

四、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之策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与其每天担心被取代,不如从心底去拥抱它、去接受它、去引领它。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说,我们再也不需要做特别多重复性工作,我们做得更多的工作是真正的判断性工作。

(一)重新考虑人力资源组织模式

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关注的是重复性工作的完成时效与质量,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源工作应重点关注员工体验、人文关怀,并且要让创新成为人力资源部门的核心战略。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将自身重新定义为协助管理层和员工迅速转型并适应全新思维模式的团队。

(二)引领人工智能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人工智能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必然会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在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拥抱变化、接受变化,更要引领这种变化,做好基因迭代,让人工智能为我们服务。在业务中主动寻求结合点位,通过“自发”和“外延”两种方式,主动跨越人工智能鸿沟。同时,通过转变思维,为人工智能发出正确的指令,为人工智能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专注于判断性工作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源要做的更多的工作是判断性工作,而不是重复性工作。我们要找准定位,学会挖掘人的非逻辑要素中的关键能力,拟合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偏差。先于人工智能而行,争取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核心职能,专注于“怎样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问题之中。

(四)驾驭人工智能

人力资源管理将由实际员工转型升级为概念化的虚拟劳动力。我们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并且让整体员工队伍的能力能够适应全新时代的最新需求。要学会使用集成云平台代替传统系统,从而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基础结构,开发出长期的人力资源技术策略,组建人力资源数字化团队。

参考文献:

[1] 肖满华.人工智能时代下人力资源从业者的价值[J].纳税,2017,(12):58-59.

[2] 王亮.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J].中国石化,2017,(7):53-54.

[3] 龙彦君.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10):187-188.

[4] 张威.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人力资源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6,(13):73-74.

[责任编辑 陈 锐]

猜你喜欢

国家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浅论赣州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在与未来
实体书店的春天来了?
从A股市场暴跌谈国家政策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