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苏省各市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2018-11-12戴冠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评价体系江苏

戴冠

摘 要:根据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缩小地区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差异,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选取14个适当的指标构建了反映各市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根据201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中江苏省13个区市的数据对江苏省经济进行实证分析,对各主成分和综合因子进行得分排名,构建一个反映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从而为江苏各区市未来的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江苏;主成分分析;综合经济;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3-0047-02

一、经济差异研究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对于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之一就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看出,我国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以整体生产总值增长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

本文是在十九大所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大背景下所开展的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且数据新。十九大报告后,对于经济差异研究较少,在新时代新要求下,本文应该利用最新数据,重新衡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江苏省各市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因为经济发展受到科技、制度、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四大板块切入,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多角度对指标进行选取,构建一个多指标评价体系。其中各指标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经济发展水平:X1—生产总值(亿元),X2—工业总产值(亿元),X3—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X4—进出口总额(亿美元),X5—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社会发展水平,即人民生活水平: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8—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X9—公路里程(公里);文化發展水平:X10—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X11—公共图书馆个数(个),X12—卫生机构数(个);生态建设水平:X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14—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小时)。

(二)模型构建

设原有变量数为p,指标为χ1,χ2,…,χP,每个变量经标准化处理后均值为0,标准差为1,这些指标变量可形成一个数据矩阵,相当于收集到的原始数据。用数据矩阵的p个向量X1,X2,…,XP作线性组合,建立模型F=AX+ε,忽略ε,即有:

F1=a11x1+a12x2+……+a1pxp

F2=a21x1+a22x2+……+a2pxp

……

FP=ap1x1+ap2x2+……+appxp

该模型被称为主成分分析模型。

三、江苏省各市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运用spss19.0对江苏省13个市区的14项指标原始数据分析,前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03%,即这三个主成分共同解释了90.030%的方差,包含了所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从碎石图(图1)的分析来看,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61.178%,对原有变量解释的贡献最大,从第四个因子起,特征根均小于1,所以提取前三个因子为主成分。

为区别因子载荷系数,增强因子解释性,本文接着采用因子旋转方法加大因子载荷系数之间的差别,使结果更具有可解释性。结果显示,X1—X8,X14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生产、工业、房地产、社会消费总额等状况,可以将其概括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X9—X12在第二主成分上系数较大,可以将其概括为基础设施建设因子;而第三主成分在X13上系数最大,且只有一个指标,可以将其命名为生态环境因子。

在确定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以后,可以建立主成分模型,即:

F1=0.116X1+0.106X2+0.107X3+……+0.109X14

F2=-0.027X1+0.007X2+0.067X3+……-0.028X14

F3=-0.034X1-0.214X2+0.186X3+……-0.238X14

根据SPSS统计软件所得出的主成分因子得分,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计算,得出综合排名如表2所示。

四、结果分析

从因子排名情况来看,江苏省14个省市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大概分为以下四类:(1)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南京市、苏州市。南京市以绝对优势领先,说明南京市的经济实力在所有市区之中最好、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苏州市的第三因子得分为负,说明其环境保护方面不是很完善。(2)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无锡市、南通市、徐州市。从因子综合排名和GDP排名来看,这三个城市的综合发展较为均衡。苏南城市还需要在科教文卫方面进一步加强,重视经济的综合发展。(3)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中等的城市:扬州市、常州市、镇江市、盐城市、淮安市。扬州市、淮安市可以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常州市、镇江市的相对发展劣势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两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产业的扩张。(4)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低的城市:泰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这三个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的县和区之间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中小企业居多,缺少地方龙头企业,要注重促进区域间的联合,缩小因地理环境带来的差异。

五、建议及总结

对苏北苏中地区来说,取长补短,注重各个市区的协调发展尤为关键。要想改善各市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状况,必须从实际出发,利用好苏南丰厚的经济基础,实现先富带后富,将苏南的先进技术及部分龙头企业引入到苏中及苏北这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城市来。对苏南地区来说,首先要发挥好“领头羊”的带动作用。作为先发展的城市,要发挥自身的经济辐射作用,将技术和资源扩散至经济薄弱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其次,自身在保持经济领先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科教文卫的协调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绿色金融,保障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2-5.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3] 全海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4] 章奇.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J].管理世界,2001,(1).

[5]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3).

[6] 李建丽,赵占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J].学术纵横,2008,(5):124-125.

[7] 张纯记.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综合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0,7(29):80-83.

[8] 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5):28-32.

[责任编辑 张宇霞]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评价体系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