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2018-10-19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陈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性化心绞痛心肌梗死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陈娟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近年来患病人数逐渐增多,过度体力劳动、情绪激动、不良饮食、吸烟酗酒均为其发病诱因。本病起病较为急骤,发作时多伴有胸痛症状,若病情持续进展,可进一步发生心律失常、心衰,从而使患者生命健康受到重大威胁。目前,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多给予药物、再灌注治疗,以缩小梗死面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1]。故在患者接受有效治疗期间,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人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新型护理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其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及心绞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46例。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3.15±5.28)岁;合并冠心病9例,高血压23例,糖尿病14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8例,Ⅱ级1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3.25±5.31)岁;合并冠心病8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16例;心功能分级Ⅰ级26例,Ⅱ级20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及心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严密监控各项生命体征、健康宣教、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

1.2.1 人性化住院环境:病房定期通风换气,保证病房温湿度适宜;病房内摆放绿色食物,于白色墙面上悬挂精美的图画,以调节病房单调的气氛;安装隔断帘,以给患者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

1.2.2 人性化心理护理: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基本认知,加上身体伴随剧烈疼痛,故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态,此时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与鼓励,同时加强与其沟通交流,在了解患者负面情绪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法予以干预,如放松训练、社会支持等,以促使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全力配合康复治疗及相关护理。

1.2.3 人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基础知识、治疗现状及相关注意事宜,同时,可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或为其播放短视频,以便于患者准确理解;开设健康教育讲座。

1.2.4 人性化疼痛护理: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叮嘱其卧床休息;严密监控患者病情变化,并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程度、持续时间、性质;引导患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对于剧烈疼痛患者,应遵医嘱指导其应用止痛药。

1.2.5 人性化饮食护理: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及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平时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禁食油腻、刺激性食物,并劝诫其戒烟戒酒。

1.2.6 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叮嘱其避免做高强度体力,并注意对血压进行自我监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况、心绞痛发生率。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状况进行评价[2]。SAS量表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每个条目相加即为粗分,标准分=粗分×1.25%。焦虑临界值为50分,≥50分代表存在焦虑状况,且评分越高,患者焦虑状况越严重。②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SAS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

2.2 比较心绞痛发生率 观察组心绞痛发生3例,占比6.52%;对照组心绞痛发生11例,占比23.91%。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392,P=0.020)。

附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附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46 53.26±8.47 34.39±7.15 11.546 0.000对照组 46 54.35±9.61 43.58±8.02 5.836 0.000 t - 0.577 5.801 - -P - 5.565 0.000 -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冠心病类型,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致心肌组织出现持久性的急性缺血所引发。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及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患者不仅需长期忍受病痛折磨,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易出现诸多不良情绪。有研究显示[3],焦虑、抑郁等情绪可严重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猝死发生几率。因此,为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其危险系数,除保证给予患者安全、有效治疗外,还应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其予以干预。

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核心思想为“以患者为本”,通过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能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促使其遵医行为得到改善,从而能加快患者康复进度。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能够促使护理人员转变已有的传统服务观念,并由被动执行医嘱到主动了解患者整体状况,在详细分析患者负面情绪产生根源基础上,有效采取人性化心理干预方法,以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全力配合后续治疗[4][5];给予患者人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认知程度,并加强自我管理,从而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实施疼痛护理、住院环境护理,有利于调整患者精神状态,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此外,合理安排患者饮食,不仅能消除患者不良隐患,同时能增强其体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临床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心绞痛发生。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显著缓解,使其心绞痛发生风险明显降低。

猜你喜欢

人性化心绞痛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