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8-10-19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港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282边俊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空腹病程肾病

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港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282)边俊杰

2型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等特征,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糖尿病肾病属于2型糖尿病危害性较大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对其的治疗必须重视尽早发现和治疗,但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发现时已经不可逆转,因此需要结合引发该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和诊断。为此,本次研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5例和单纯糖尿病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170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排泄率将患者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5例和单纯糖尿病患者85例,均满足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糖脂代谢紊乱、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肝肾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为(55.85±6.52)岁,排泄率低于20μg/min;单纯糖尿病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44~78岁,平均年龄为(56.02±6.41)岁,排泄率在20~200μg/min。对两组患者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史等,指导其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测量,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C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将本次研究资料所记录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与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程、体重指数、血压比较分析 分析附表1可知,糖尿病肾病组病程显著长于单纯糖尿病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比较分析 分析附表2可知,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C肽、甘油三酯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糖尿病肾病组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HDL-C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组,LDL-C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

附表1 两组患者病程、体重指数、血压比较分析(X±S)

附表2 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比较分析(X±S)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慢性高血糖症状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而糖尿病肾病作为比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病情严重、早期不明显等特征,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2]。为了能够实现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需要定期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结合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以控制疾病发生和发展。当前临床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属于隐匿的过程,与种族、地域、生活方式均相关,而且遗传因素、高血糖、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形成,因此预防难度较大。根据相关研究可知,血糖、血脂带血紊乱、高血压、免疫失调、血液凝固异常等均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血糖、血脂等检测,以判断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情况。传统对糖尿病肾病的监测主要以尿素氮、肌酐等异常为主,但当发现时患者已进入中晚期,难以逆转,因此需要结合上述指标实现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本次研究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组病程显著长于单纯糖尿病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病程和肥胖均为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而血压则影响较小;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C肽、甘油三酯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糖尿病肾病组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HDL-C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组,LDL-C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表明血糖对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影响较小,而血脂水平异常则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属于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的防范。依据美国糖尿病学会报道,超过75%的肾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在2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尤其是随着病程延长,糖尿病肾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肥胖一般伴随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异常,会加重肾脏损伤。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患者血脂、血糖均会受到影响,导致脂质氧化增加,增加血管透通性和增厚基膜,继而引发和加重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虽然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较小,但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恶化,如通过影响肾小球血流动力学,促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进尿白蛋白的排泄,因此需要加强对血压的控制,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若血脂水平异常增高,则表明脂质氧化增加,且刺激糖自身氧化,继而促使患者血管基膜发生增厚,对血管透通性产生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维持稳定的血脂水平,应加强日常生活中饮食控制和体重控制。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在糖尿病早期,通过对患者血糖水平的良好控制和预防,避免出现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规律、饮食和锻炼方式,确保稳定自身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合理控制体重,继而实现对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合理控制。

综上所述,病程长、肥胖、血脂水平高等均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需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防范,针对性加强监测,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指导等稳定血压、血脂,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阻止其发展,以保证自身健康,维持正常生活。

猜你喜欢

空腹病程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空腹喝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