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疝气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2018-10-19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范清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疝气微创切口

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范清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小儿疝气患儿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1~10岁;实验组中男29例,女8例,年龄1.5~11岁。研究纳入对象均采用X线片、B超检查确诊为疝气,且所有患儿家属都签有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疗法,选取仰卧位,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后,在其腹股沟内环平面上方做横切口,确定疝囊具体位置后,剥离疝囊,再对其进行高位结扎和精索复位,并采取止血处理和手术缝合。实验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给予患儿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其耻骨外环上缘横纹处取1cm左右的横切口,充分暴露腹股沟管外环、腹外斜肌腱膜,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暴露精索后,对提睾肌进行钝性分离,在精索前内方剪开白色膜状物,切开疝囊或断离阴囊中较大的疝囊,然后在内环处进行高位结扎,缝合,止血和消毒。

1.3 观察指标 研究将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自动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①无效:患儿术后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②有效: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③显效:患儿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身体基本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所有研究数据,计数数据用n(%)表示,x2检验,计量数据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期间各临床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1所示。

2.2 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2所示。

2.3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中阴囊肿胀和疝复发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2/37),常规组中1例腹胀,疝复发、继发鞘膜积液各2例,阴囊肿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6%(8/3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1 两组患儿手术期间各临床指标对比(n,±s)

附表1 两组患儿手术期间各临床指标对比(n,±s)

住院时间(d)常规组 22.5±3.5 8.1±0.9 21.2±2.7 4.7±1.0实验组 13.8±1.7 1.7±0.6 12.5±1.3 1.2±0.4 t 13.601 35.991 17.660 19.767 P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n=37)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自主活动时间(h)

附表2 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上将小儿疝气分为直疝和斜疝两种类型,斜疝作为患病率较高的多发性疾病。有临床研究表明,斜疝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影响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其中包括传统的切开手术、微创小切口手术等。传统切开手术的切口较大,易导致患儿腹壁神经受损,引发阴囊肿胀、继发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因此,并不适用于临床推广。

微创小切口手术是在外科手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前提下,形成的新型医疗技术。和传统的切开手术相比,微创小切口手术的切口较小,对患儿血管神经损伤较轻,能预防缺血性睾丸炎,降低患儿疝气复发的几率。此外,微创小切口手术操作更简单,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且治疗安全性更高[2]。在本研究中,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都显著优于常规组。表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能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有助于促进患儿术后的康复。

综上所述,小儿疝气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既能减少手术时间,又可以避免患儿术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对患儿术后的预后有利,更适合用于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疝气微创切口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