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18-10-18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54孙卫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普瑞酮胃部胃脘

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54)孙卫莉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病情发展严重者可出现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等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反胃以及食欲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部分患者病情恶化会转变为胃癌[1]。因此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探索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胃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社区门诊就诊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索其临床治疗,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社区2015年7月~2017年7月经三级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36~78岁。所选患者均参考《2005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疾病分会制定的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且临床资料完整。另选取同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38~79岁。

诊断标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纤维胃镜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胃部,胃黏膜呈现橘红色,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呈现灰白色或灰黄绿色,病情严重可呈现红白相间的斑块。萎缩性胃炎患者黏膜下血管会出现网状红色小动脉或毛细血管,上皮增生形成小颗粒或较大的结节。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胃出血等症状。对于老年患者,若其表现为长时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胀、贫血等,且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亦可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

2 研究方法

2.1 收集资料 整理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酗酒史、吸烟史等资料,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

2.2 治疗方法 所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若患者出现暖气或者腹胀的临床表现时,给予患者潘立酮(国药准字:H20090006;华北制药河北华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0mg)进行治疗,告知患者在进餐前的半小时口服,每次的药剂量为20mg,每天服用3次;若患者泛酸,则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64797;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mg)进行治疗,药物的用法为每次20mg,每天1次,晚上服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替普瑞酮治疗,药物的用法为每次50mg,每天用餐后0.5h口服,每天3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药物的剂量[3]。

2.3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胃黏膜主要为红色,固有腺体萎缩均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检查可见血管纹及腺体萎缩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及腺体萎缩未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

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危险因素分析 整理数据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HP感染史、家族胃癌史、胆汁出现反流等(P<0.05),详见附表。

3.2 治疗效果 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后,痊愈30例(37.5%),显效28例(35%),有效18例(22.5%),无效4例(5%),总有效率为95%,治疗有效率较高。

4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常见的表现如:①胃脘部胀满: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胃脘部胀满不适较为多见,有的患者感觉胃部憋闷或胃脘有堵塞感,甚至腹部、胁肋部、胸部也感到胀满。②胃脘部疼痛:胃脘部疼痛可以单独出现,但多数情况下是与胃脘部胀满同时出现。疼痛部位一般在胃脘部,少数可出现在胁肋部、腹部、背部或胸部,胃脘部有局部的压痛或深压不适感。③烧心及消化不良症状:患者自觉胃脘部灼热或嘈杂不适。经常出现食欲减退,甚至无食欲,或虽有食欲但进食后感胃院胀满不适或消化不良。④大便异常及虚弱症状:大便以秘结多见,常数日1次,少数患者可表现为便澹。病程较久者可出现消瘦、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虚弱的症状。⑤贫血:可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前者因长期营养不良,铁剂补充不足所致,后者因内因子缺乏致使维生素B12减少所致[4]。

为明确危险因素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HP感染、家族胃癌病史以及胆汁返流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密切相关,充分证实了这些因素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就这几项危险因素展开分析:①胆汁反流:当患者的幽门括约肌放松时,十二指肠中的胆汁就会反流到胃部,对胃产生刺激作用,引发胃炎。此外,胆汁中还含有胆盐,会损伤胃黏膜,导致继发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②HP感染:幽门螺杆菌容(HP)易引起患者胃部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失衡,对于长期发生HP感染的患者而言,其发生胃黏膜肠化与萎缩的概率也更大。③家族胃癌史:不少胃部疾病与胃癌遗传史有着间接或直接关系,对于有着胃癌家族史的患者而言,其存在此种疾病的遗传基因,相比于普通人群而言,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率更大一些。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及时给予科学治疗,加强饮食控制,禁烟酒,忌辛辣、上火食物,同时需注意防治咽部、口腔等部位的感染病灶,防止疾病发展。并于抗HP感染、抑酸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相关的药物,以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加用替普瑞酮治疗,治疗有效率高达95%,证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该药,临床疗效较佳。替普瑞酮在临床上属于广谱抗溃疡药物,其是胃黏膜的保护剂,其在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合成,还可刺激高分子糖蛋白、胃黏膜分泌磷脂、内源性前列腺等,从而可增强患者胃部组织的抵抗功能,同时替普瑞酮还可有效的刺激活磷脂酶AZ,促进磷脂流动,加速花生四烯酸合成,从而生成环内氧化物,刺激前列腺EZ与血栓素的生成,这类物质均可降低脂质过氧化对患者胃黏膜的损害,从而促进患者修复胃黏膜功能[5]。还有研究表明,替普瑞酮还可通过激活葡萄糖胺合成酶,从而促进葡萄糖胺的合成,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部溃疡的产生,并对溃疡进行修复。

附表 慢性萎缩性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综上所述,高龄、家族胃癌史以及胆汁出现反流等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在常规抑酸、抗HP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主要从饮食做起,同时积极治疗浅表性胃炎,从而控制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定期复查胃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完全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患者,要定期做胃镜复查。临床上,一般慢性萎缩性胃炎每3年复查1次;不完全肠上皮化生伴轻度异型增生者每年复查1次;伴中度异犁增生者每3个月复查1次,伴重度异型增生者(癌变率10%以上)应视为癌变,可给予预防性手术切除。

猜你喜欢

普瑞酮胃部胃脘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的效果及价值体会
胃部爱情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萎缩性胃炎运用普瑞酮的预后效果研究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胸苷激酶1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替普瑞酮对胃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