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9-19杨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喜炎利巴韦口病

杨德

费县大田庄乡卫生院,山东临沂 273400

手足口病指肠道病毒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并且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余种,以肠道病毒71 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A16)最为常见,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其典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口腔及手足等位置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厌食低热及口痛等[1-2]。同时,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7 d内可自行痊愈,少部分患儿存在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及心肌炎等症状的可能性,极个别患儿病情发展速度较快,甚至引发死亡,尚未出现对症治疗的药物。鉴于此,该文将该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进入该院儿科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进入该院儿科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45例患儿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即男女比例为25:20),最大年龄为 5岁,最小年龄为1岁,平均年龄为(2.1±0.5)岁;观察组45例患儿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男女比例为26:19),最大年龄为5岁,最小年龄为0.9岁,平均年龄为(2.2±0.4)岁。结合上述资料发现,2组患儿各项资料中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信息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说明具备研究对比的纳入价值,并且2组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已提前了解实验流程及实验内容,该实验得到该地伦理协会同意。

1.2 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均实行补充维生素、补液退热及保心等方面治疗,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治疗,即:1次/d每次10~15 mg/kg利巴韦林注射液与0.9%浓度生理盐水1mL相混合予以静脉滴注给药,1次/d每次0.2~0.4mL/kg黄芪注射液与5.0%浓度葡萄糖注射液相混合予以静脉滴注给药。观察组患儿实行喜炎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即:1次/d每次每10~15 mg/kg利巴韦林注射液与0.9%浓度生理盐水1 mL相混合予以静脉滴注给药,1次/d每次0.2~0.4mL/kg喜炎平注射液与5.0%浓度葡萄糖注射液相混合予以静脉滴注给药。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对比其治疗效果。

1.3 判定标准

以临床症状为参照评估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完全消失且疱疹处于干燥结痂状态为显效,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失大半且疱疹处于半干燥结痂状态为有效,体温、皮疹及疱疹状态均无任何变化为无效。同时,记录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经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获取的相关数据,其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二者对比研究以t值为标准完成检验;其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n(%)],二者对比研究以 χ2为标准完成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

2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33%及93.34%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对比[(±s),d]

组别 住院时间 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22.03±2.25 15.23±1.71 7.368<0.05 5.72±1.08 3.86±0.51 8.493<0.05 6.13±1.21 3.31±0.11 8.493<0.05 5.25±0.91 1.27±0.63 7.493<0.05

3 讨论

自2008年手足口病被我国卫生部门纳入丙类传染病以来,其发病率高及病情程度严重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并且手足口病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区别,传染范围较为广泛,每年4月及5月是最为严重的发病高峰期,客观上要求相关医务人员侧重于开展预防工作。由于目前临床尚未出现手足口病疫苗,促使其预防工作重心逐步向增强儿童机体素质方面转变。喜炎平属于中成药制剂,是一种广谱性抗病毒及抗菌药物,对于多种病毒具有较强的灭活作用,主要通过占领病毒复制蛋白质结合点阻碍病毒繁殖,并且喜炎平能抑制炎症位置PG合成,具有保护溶酶体的作用。利巴韦林作为广谱性抗病毒药物,对于RNA病毒及DNA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领域。有研究资料显示,受EV71感染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利巴韦林对EV71所引发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3-4]。该次研究中,采取喜炎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高达93.33%,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的73.33%更高。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患儿实行喜炎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有利于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喜炎利巴韦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