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对食管癌发生影响的Meta分析

2018-09-13邓桃枝韩向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7期
关键词:等位基因多态性食管癌

邓桃枝 韩向阳 蓝 程

(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海南 海口 570311)

食管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其发生是由包括行为方式、环境、社会、遗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方式的过程〔2~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重要的免疫成分,其缺失被认为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因素〔5〕。HLA主要参与向免疫细胞呈递外源抗原,由此影响抗原的结合和呈递,并且也会影响肿瘤的生长〔5〕,甚至影响肿瘤患者预后〔6〕。Hu等〔7〕的研究也证实了HLA-DRB1基因与食管癌相关,但是其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目前缺乏系统性的评价。因此,本文全面检索相关研究,并进行系统评价,评估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对于食管癌发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病例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由病理检查或内镜活检确定的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国籍、种族和组织类型不限;③暴露的确定:确定基因型方法不限,且提供原始数据,包括病例组和对照组HLA-DRB1基因型的表达数。排除标准:①重要资料不全;②发表文献的作者和机构存在重复。

1.2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1960年1月至2016年3月)、EMbase(1980年1月至2016年3月)、Cochrane Library(1996年1月至2016年3月)、Web of Science(1980年1月至2016年3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1969年1月至2016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1年1月至2016年3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年1月至2016年3月)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8年1月至2016年3月),查找关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对食管癌发生影响的病例对照试验及其参考文献。

1.3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两名研究员分别用同一张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如果对数据有异议,则由第三名研究员决定。提取的数据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发表年限、国家、平均年龄、病例组和对照组样本数、对照组选择的描述、HLA-DRB1基因型多态性、诊断方法。

1.4方法学质量评价 由两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按照Newcastle-Ottawa Scale(NOS)〔8〕标准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研究人群的选择(4 项),组间可比性(1 项),暴露因素的测量(3 项)。结果相互校对,如遇分歧共同讨论,若仍有分歧,邀请第三位研究者协助。

1.5统计分析 采用Stata12.0软件,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采用I2检验分析各研究间的统计学异质性,若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若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采用Egger线性回归检验潜在的发表偏倚。

2 结 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计算机检索获得655篇文献,通过剔重、筛选,最终获得5篇病例对照实验纳入研究。具体流程见图1。

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见表1。

2.3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见表2。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纳入研究及年份国家试验组n平均年龄(岁)对照组n平均年龄(岁)研究的等位基因数检测方法对照类型Lin等〔9〕2003中国4260.013636.018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健康人群陈云昭等〔10〕2009中国20054.117752.84PCR-SSP健康人群Hu等〔7〕2012中国200-150-2PCR-SSP健康人群胡建明等〔11〕2010中国20054.415052.61聚合酶链反应(PCR)健康人群蔡金凤等〔12〕2011中国125-250-1PCR或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健康人群

表2 纳入文献的NOS评分

2.4Meta分析结果

2.4.1HLA-DRB1*0901 纳入的研究中筛选出4篇含有HLA-DRB1*0901的文献〔7,9,10,12〕。各纳入研究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0.159,I2=42.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组HLA-DRB1*09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95%CI(1.31,2.20),P<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没有单个结果对于整个研究影响过大的情况,研究的稳定性良好,见图2。

图2 HLA-DRB1*0901基因多态性在两组表达率比较的森林图

2.4.2HLA-DRB1*1501和HLA-DRB1*0301 纳入的研究中筛选出2篇含有HLA-DRB1*1501的文献〔10,11〕。各纳入研究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0.06,I2=71.7%),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组HLA-DRB1*15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2,95%CI(1.65,5.51),P<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没有单个结果对于整个研究影响过大的情况,研究的稳定性良好,见图3。

图3 HLA-DRB1*1501和0301基因多态性在两组表达率比较的森林图

纳入的研究中筛选出2篇含有HLA-DRB1*0301的文献〔9,10〕。各纳入研究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异质性(P=0.001,I2=91.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组HLA-DRB1*03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4,95%CI(0.43,18.96),P<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没有单个结果对于整个研究影响过大的情况,研究的稳定性良好,见图3。

2.4.3证据评价 根据系统评价的结果,应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证据质量分级如下:①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不可能改变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②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很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③低质量:进一步研究极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④极低质量:任何疗效评估结果都很不确定。本文将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分开进行评价分析,并应用GRADE profiler 3.6软件对证据等级进行编辑、分析和制图,见表3。

表3 病例对照研究各结局证据等级评价结果

1)研究异质性过大

2.5发表偏倚分析 采用Stata12.0软件制作Begg图并进行Begg分析发表性偏倚。Begg检验结果显示HLA-DRB1*0901基因(P=0.308)、HLA-DRB1*1501基因(P=1.000);HLA-DRB1*0301基因(P=1.000)易感率均未发现发表性偏倚。见图4。

图4 HLA-DRB1*0901基因多态性在两组表达率结局的发表偏移分析

3 讨 论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食管癌的发生与吸烟、喝酒及饮热水等生活习惯有关〔4,13〕,也有一些研究认为与摄入的蔬菜水果量和摄入的黄油奶酪等饮食结构有关〔14,15〕,然而也有研究认为蔬菜、水果和鱼肉的摄入与食管癌的发生无关〔4〕。在中国,食管癌的发生具有地区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16〕。因此,食管癌的发生可能与环境及遗传有关系。Lin等〔9〕认为中国林县地区食管癌的发生与HLA A1和B40 基因有关系。Feng等〔17〕认为HLA DQB1基因的表达是人乳头瘤病毒导致食管癌发病的途径。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食管癌发生与基因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旨在系统评价食管癌的易感性与HLA-DRB1某些等位基因的相关性。

本研究认为食管癌组的HLA-DRB1*09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Lin等〔9〕的研究一致。但是Hu等〔7〕研究结果认为HLA-DRB1*0901基因易感率在食管癌患者和正常人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他们研究人群的分布地区不同有关。目前对于HLA-DRB1*090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Mizote等〔18〕研究日本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与HLA-DRB1*0901基因有关。而且,也有研究证明HLA-DRB1*0901基因与风湿性关节炎〔19〕和多发性硬化〔20〕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且与1型糖尿病和婴幼儿脉管性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21,22〕。

本研究结果证明食管癌组HLA-DRB1*1501和HLA-DRB1*03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研究结果异质性较大,可能与纳入的文献较少和纳入的研究类型有关;不过结果与Hu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且HLA-DRB1*1501和HLA-DRB1*0301基因与HLA-DRB1*0901基因一样与其他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Riabov等〔23〕在大鼠上证明前列腺癌的发生可能与HLA-DRB1*1501基因有关。有Meta分析认为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HLA-DRB1*0301基因有关〔24〕。以上基因都表现出同一等位基因与不同癌症遗传易感性具有一定的关联,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探讨,它可能是在连锁不平衡或抗原特异性识别过程中该等位基因介导的改变〔9〕。

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式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一些基因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将有可能成为食管癌免疫治疗注入新的血液。 目前有关食管癌相关基因的研究少之甚少,故本文纳入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关食管癌基因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猜你喜欢

等位基因多态性食管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亲子鉴定中Penta E稀有等位基因28的确认1例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广东汉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贵州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OL等位基因研究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