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对策

2018-08-20农荣国

微创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冠心病心理

农荣国

(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南宁市 53002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CHD)发病呈越来越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1]。介入治疗是冠心病血管再通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以疗效显著、创伤小、疗程短等优点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然而,由于患者心理障碍与躯体症状的相互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可加重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直接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康复[2-3]。因此,应重视专科护理,观察和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可对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本研究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5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5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42~76(67±9)岁;病程1 h至25年,其中冠心病21例,急性心肌梗死17例,心绞痛15例,合并糖尿病1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0例,高中20例,初中15例;职业:干部27例,工人13例,个体户15例,农民10例。

1.2 方法

1.2.1 心理状态分析方法 术前,对65例患者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分6个方面的问题:对手术不了解、术中如何与医生配合、可能出现并发症、顾虑手术的效果、术后卧床大小便不习惯、担忧费用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患者主观表达紧张、恐惧表述的列为焦虑心理,患者主观表达焦虑、抑郁表述的列为抑郁心理。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辅助进行调查,对于评估结果,SAS≥50分的为焦虑心理,SDS≥50分的为抑郁心理。统计分析结果作为本组调查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依据。

1.2.2 护理对策 ①术前尽可能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及原因);②根据需要向患者讲解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比如简单的心脏解剖结构、手术途径,耐心解答、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③根据患者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做好个体宣教,让其了解介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使患者尽可能获得一个有利于治疗与康复的心理环境;④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将心理护理作为专科知识普及,消除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⑤根据患者个性和病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解决角色冲突、依存性心理等问题;⑥在患者愿意接受的前提下,对不同的患者采取支持、认知、音乐暗示等疗法舒缓其焦虑紧张的情绪。

2 结 果

本组调查中,65例(100%)患者术中不知道手术过程和如何配合医生;61例患者(93.85%)对手术不了解,怀有恐惧心理;所有患者均担心发生术后并发症,并顾虑手术的效果;18例(27.69%)患者因医疗费用高而产生焦虑情绪;7例(10.77%)患者因术后卧床大小便不习惯而出现焦虑。见表1。

表1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心理状态 [n(%)]

3 讨 论

3.1 心理状态分析及特点 轻柔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文明的举止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专科护理经验,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评估能力,及时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特征及具体表现,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恐惧、紧张忧虑、悲观失望、依赖等负性情绪,准确实施不同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预期效果。

3.1.1 焦虑、恐惧心理 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介入手术的目的、意义、方法、手术操作过程不了解,顾虑重重而产生焦虑和恐惧。如果不能调节和缓解就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加重术后的情绪障碍,或导致并发症[4]。部分老年患者因沟通不良或难以适应新环境而感到焦虑,而另一些患者则因害怕与危重患者住在同一病房、监测设备的使用、抢救气氛紧张等原因而感到焦虑。通常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突发的胸痛、胸闷等症状加剧患者的恐惧,再发性心肌梗死、反复心衰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带给患者的心理刺激更为强烈,一些患者有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因为频繁的疼痛在胸前区域,这些都加剧了恐惧心理。本研究调查显示,93.84%~100%的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恐惧心理,而造成焦虑恐惧心理的可以有诸多因素,对疾病的预知不足和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更加剧了焦虑和恐惧。

3.1.2 紧张心理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不同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压力。大多数患者担心手术医生的选择,他们不是熟练的医生,只能靠自己来做手术。80%~84.6%的患者担心手术效果不好,有较大的思想顾虑;有的患者担心如果发生手术意外或事故,他们未完成的愿望将无法实现,关心预后和忧虑,害怕手术留下后遗症,影响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70%的老年患者均有经济和费用问题,经济状况越差,心理表现就越显著。

3.1.3 行为角色冲突 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的心理反应是相同的。当其从正常人的角色转变为患者的角色时,担心失去工作能力和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他们的职业前途。

3.1.4 悲观或抑郁心理 患病后需绝对卧床休息一周或者几周时间,生活不能自理,情绪特别沮丧,自觉拖累家人,增加家庭负担。遇上家人关心不够、探视较少的患者,更害怕被遗弃,不配合治疗,出现悲观的情绪。有的患者对预后的期望值过高,认为手术即可去除病根,当被告知自己的病情不适合介入手术时,觉得无医可治,产生悲观失望、焦虑抑郁。

3.1.5 依存性心理 由于对冠心病缺乏健康知识,认为适当的活动很容易加重病情,从而不敢活动,凡事依赖他人照顾,甚至连自己能自理的日常生活如进食、洗漱、上厕所等也要靠别人来做。

3.2 护理对策

3.2.1 焦虑恐惧心理的干预对策 护士的言行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暗示和影响。因此,护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科临床经验,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特别是善于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5],更能让患者情绪放松,获得患者的充分信任,积极配合手术。护士应避免不良的外界刺激对患者的干扰,如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适宜的温湿度、温和耐心的解答等均可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心肌耗氧量可保持在恒定的水平,在术前保持较良好的心理、机能状态。患者在情绪平缓的情况下,更容易接受护士对介入手术的必要性、重要性,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手术的方法和操作过程的介绍与说明,从而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3.2.2 紧张焦虑心理的干预对策 根据不同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和治疗。根据紧张和焦虑的不同原因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运用暗示、归纳等方法让患者转移注意力,放松自己。我们可以先做好对患者的评价,充分了解其个性特征、嗜好、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更耐心地与之交谈,促使他们倾吐内心的焦虑和焦虑,让他们敢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疾病。护士可以通过同类手术患者案例,用图片资料、多媒体等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必要时请成功接受手术的患者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心,有效缓解术前的压力和焦虑。

3.2.3 行为角色冲突心理的干预对策 以科学的态度分析患者的状况,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正视自己的疾病。教会患者不管自己的角色如何转换,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遇喜不狂、遇悲不哀、遇气自消,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规律饮食和作息,只有积极面对、放心住院、配合医护人员,才能尽快康复,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

3.2.4 悲观或抑郁心理的干预对策 家属及社会的支持对于患者克服悲观或抑郁心理至关重要。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鼓励患者家人和亲友在术前多抽时间陪伴患者,给予尊重关心、细心照顾,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通过接受、支持、改善认知,消除其心理顾虑,同时改善对本病的认识;[6]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心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消除悲观心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2.5 依存性心理的干预对策 积极教育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早期适度活动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通过认知疗法教育患者自我认知和评价,鼓励患者逐步锻炼。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从床上或床边活动开始,然后逐步走在房间和走廊,帮助患者摒弃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克服依赖心理,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最佳的身心状态,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3.2.6 其他 加强对患者的冠心病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指导:责任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冠心病的诱因及防治知识要点,阐述放松训练的原则、特点和预防措施,详细了解患者在练习之前的心理、社会因素、情绪反应及与人格缺陷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将优质护理理念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3.3 小结 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循证护理是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其应用当前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更为完整的护理方案,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7]。本组采取鼓励支持、认知及暗示疗法等,经积极的心理干预后,患者均能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平稳度过手术期,最终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术前心理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临床护理实践当中采用循证护理,并融入人文服务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增强患者的安全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8]。因此,心理干预不仅对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成败及患者的诊疗安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于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冠心病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心理小测试
警惕冠心病
心理感受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