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机构知识库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研究

2018-07-28刘文云苏庆收马伍翠

关键词:均等化知识库文献

刘文云,毕 煜,苏庆收,马伍翠

(1.山东理工大学 图书馆,山东 淄博 255000;2.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

随着“开放课堂”“众创”等理念的提出和推广,高校图书馆用户对于获得均等化信息服务的呼声日渐高涨。机构知识库,作为当前高校自主建立的知识成果在线仓储平台,在帮助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服务均等化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均等化

(一)高校图书馆使命催生信息服务均等化

作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应为广大师生提供均等化的、标准化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均等化”“标准化”源自基本公共文化理论[1]10-17 [2]24-29,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标准化,即高校图书馆利用符合一定标准的途径与方法提供服务;均等化,即高校图书馆为其全体用户提供公平均等的信息服务,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各学科在文献数量和质量分布中存在先天的不均等特性,所以在实际运作中,高校图书馆的“均等化”应以高校各学科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衡量标准,即:高校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目的是使用户尽可能获得其所需的知识或知识载体。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实践

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实践中,最典型的任务是向用户进行文献的供应和保障。文献是知识的载体,也是知识进行传递的主要媒介。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学科自身发展情况、文献采购策略等),高校图书馆各学科的文献馆藏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特征,现有的馆藏不能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因此,高校图书馆通过向其用户提供积极的文献保障(如文献传递、参考咨询、自建数据库等)来实现信息服务的均等化。这一实践过程中,文献传递平台(如CALIS、CASHL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这些平台具有“系统反应速度较慢、操作平台不稳定、传递方式欠便捷”[3]153-155等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服务效率,高校图书馆通常利用以下信息服务手段作为补充。

1.基于自建数据库的信息服务

一些高校图书馆馆员将用户获取的外馆文献在自建数据库中进行标引,并上传原文,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相关实践[4]253-263。

2.基于机构知识库的信息服务

这一方案早在“机构知识库”概念的草创时期,对未来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策略的讨论中提及[5]253- 263[6]95-107。随着高校机构知识库的陆续建立和机构知识库联盟的建立,这一方案得以实现。典型的案例有IRcuresILL[7]和CALIS机构知识库联盟[8]46-52。

3.基于网络论坛的信息服务

一些正式或非正式学术团体则成立专门的网络论坛,利用网络论坛在团体成员间存储并传递文献资料。这些论坛登记团体成员的文献资料需求,通过科研团体的人际关系网络获取并长期保存,典型的案例有“科研速递论坛”[9]31-35。

在以上三种作为补充的信息服务中,“基于自建数据库的信息服务”因为自建数据库维护相对困难,逐渐被“基于机构知识库的信息服务”所取代;而“基于网络论坛的信息服务”除了一些细节上的差别外,在实际应用上与“基于机构知识库的信息服务”无异。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机构知识库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的有力补充。

二、机构知识库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应用与不足

作为开放获取(OA)运动中“自存储”的主要手段,机构知识库具备相对灵活的发布和典藏方式,这一促进知识流动和传播的特性可有效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均等化。

(一)机构知识库在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中的应用

1.提供文献保障

研究发现:如果将需要馆际互借/文献传递(ILL/DD)的文献以OA方式发布,那么对该文献的ILL/DD需求将会消失[7]。利用机构知识库提供文献保障即根据这一结论所提出,图书馆通过将ILL/DD获得的文献在机构知识库内发布,方便需要文献的用户获取。

2.提高机构成果的利用率

“揭示和推广学术资源和学术成果,促进交流”[8]46-52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目标之一。这需要机构知识库“基于知识关联,学科资源聚合,实现有序的内容上传、布局、组织、展示和使用”[10]43-48。

3.保存数据、备份资料

当前在一些实践中,机构知识库被用来收录档案材料、数字资源等,并对存储于不稳定的介质上的数据资源提供备份[11]244-262。而随着“全寿命的数据管护”[12]116-128思路的提出,以及该思路在机构知识库的研究的展开[13]44-48,用于保存科研数据的数据机构知识库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被提出和应用[14]25-31。

(二)机构知识库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实践中的不足

1.注重正式文献的传递和复用,对非正式文献的关注不足

文献以是否正式发表分为“正式文献”与“非正式文献”,其中“正式文献”是经过正式发表的文献。在当前,机构知识库被广泛认为是“机构产出的展示平台”[15]8-16,收录对象以“正式文献”为主。高校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呼吁“全谱段的‘文献传递’(Supply Spectrum)”[16]2-5,希望从已有的文献传递发展为更加贴近于实际需求的知识传递,对非正式文献的传递和复用同样重要。

2.缺少对科研小数据的相关管护研究

当前进行数据管护和利用数据知识库储存的对象以科研大数据为主。而缺少重视的科研“小数据”不能采取与论文一样的方式进行处理和传播,也不能像大数据那样处理[17]。

3.对灰色文献的典藏利用有待进一步发掘

在机构知识库的灰色文献储存研究中,当前的研究涉及灰色文献中的档案、学术博客等具体文献内容,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文献类型的处理,缺乏对多种类型文献整合存储的相关研究。

上述研究证明,高校机构知识库能够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借助机构知识库灵活存储特性,将高校内外各科研团队的文献资料,加以保存并提供复用机会,将是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三、基于机构知识库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建设

学术资料传递与交流平台(下文简称“平台”),是基于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的一项信息服务设施。它致力于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保障高校图书馆用户可以按己所需获取相关的文献资料。

(一)“平台”建设的目的

根据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需求,平台建设的目的是:与高校图书馆现有信息服务体系合作,为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文献供应服务。具体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第一,作为现有馆藏的补充,提供高效的学术资料获取手段;

第二,基于典藏的学术资料开展在线学术交流;

第三,为学术资料持有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备份空间。

(二)“平台”的构成与建设次序

“平台”作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设施的一部分,由高校图书馆主导建设。考虑到用户对学术资料尤其是非正式文献的获取便利性、高校校园网的建设情况,以及收录的非正式文献内容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原因,“平台”的建设,应以院系为基本单位进行。

1.院系库——部署于各院系服务器上的子库

院系库的特征为“专业性”,其作用是进行具体专业的学术资料收集,以及进行本专业学术交流。院系库担任学术资料收集的作用,这是由当前学科分工决定的。与图书馆员相比,专业研究人员对于学术文献内容价值的判定更为精准,利用院系的专业研究人员力量对收录文献内容质量进行审核,保证全平台上所收录文献的质量。

2.中心库——部署于图书馆服务器上的总库

中心库的特征为“综合性”,其作用是整合、收录并展示各院系库所收集的专业学术资料,开展跨专业的学术交流,以及收录并展示高校图书馆用户通过ILL/DD获得的文献。这是在考虑高校校园网运行情况,以及用户取用的便利性之后进行设置的——用户在检索高校图书馆的实体馆藏和数字馆藏未获得所需资料时,会在平台上进行检索,在未检索到合适资料后再申请ILL/DD获取文献。这样可以降低用户的无意义ILL/DD量,提高本地文献的利用率。

(三)“平台”的收录内容

1.“平台”所收录的内容类型

“平台”收录各种类型的学术资料。由于高校图书馆已有馆藏以正式文献为主,作为“现有馆藏的补充”的“平台”收录内容以非正式文献为主,同时也收录部分数字化处理后的正式文献。这些非正式文献常见类型及其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平台”上收录的资料类型及其具体要求

2. “平台”的内容收录标准

与正式文献不同,非正式文献目前没有被广泛认可的评价标准。出于保证“平台”内容质量的目的,必须对平台收录的文献设定标准。在参考当前实践经验的基础下,制定出以下准则作为收录标准。

(1)所发布的文献应具有学术性

这要求用户提交给平台的内容必须是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内容。

(2)所发布的文献应具有参考价值

这要求用户提交给平台的内容中所带有的常识性和学术性错误必须要少,而且尽可能主题新颖。

(3)所发布的文献必须可以识别以复用

这要求用户提交给平台的内容在排版、布局、行文等方面必须可以识别,尤其是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纸本件应特别注意,但对于特别留存的手稿扫描件可以除外。

考虑到各学科的发展情况,各学科可以自行制定具体的细化标准以控制收录的质量。

3.“平台”上内容的标注方式

非正式文献自身不具备正式文献(如期刊论文、专著等)明确的文献结构,如“关键词”“摘要”等,但在存储时又需要这些带有结构形式的“特征”作为区分文献的标识。因此必须要制定一些“特征”来对文献进行区分。

经过对部分专家以及高校机构知识库用户的访谈,构建非正式文献的元数据形式,见表2。表中标注“√”为必填项,表中标注“-”为非必填项。

表2 平台上常见的收录文献元数据要求

通过这些元数据的设定,上传到“平台”上的非正式文献得到了很好的标注,方便了管理,也可使用户方便检索获取。

(四)基于典藏内容的交流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均等化,其目的在于使用户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而“平台”上的学术资料,尤其是非正式文献只能代表“个人或研究团体的知识”,尚未提升到被广泛接受的“真正的知识”,因此需要进行“基于文献的交流”来对资料中的信息进行进一步“提纯”,获得“真正的知识”。

“平台”与传统的文献传递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文献被收录到平台之后,平台的用户可以就文献的内容等在文献页面中的“留言板”展开讨论或发表观点。尽管当前“平台”软件自带的留言板所提供的交互性远不如专业网络论坛平台(如Discuz!),但这种交流可以使用户在获取文献同时获取到同行专家的观点和经验,对用户的科研立项、项目申报以及研究的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发,从而促进未来研究发展。另外“平台”还提供了“电子邮件”联系方式,注册用户可以利用注册时提交的电子邮箱地址进行交流和文献全文获取。

在“交流”这一功能上,未来计划进行改进的方向是实现类似于专业网络论坛方式的“留言板”交流途径,丰富“电子邮件”联系方式下的交流功能以及加入网页版QQ联系链接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明显提高“平台”的交互性,使其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进行服务。

四、结语

我们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的需求分析,以及总结高校机构知识库在信息服务均等化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学科资料传递与交流平台。该平台基于高校机构知识库打造,以实现学科资料尤其是非正式文献的典藏和复用为主要任务,同时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该平台的建立,有助于使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服务均等化。但是限于现有平台的机能,部分功能在实现上还有待完善,今后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均等化知识库文献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