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古霉素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其血药浓度监测研究

2018-07-23赵冠耀陈荧石春勤黄均初黄家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病原学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赵冠耀 陈荧 石春勤 黄均初 黄家俏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佛山 528500)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炭疽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白喉杆菌、化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均具有良好作用,是当前杀灭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首选药物[1~3]。新生儿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其中最易感染金葡菌和葡萄球菌。万古霉素的治疗窗窄,个体性差异较大,且存在肾毒性和耳毒性等不良反应。新生儿肾脏正处于重要的发育时期,需要半衰期延长,易出现血药浓度过高,故应及时监测给药[4]。本研究对我院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5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5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统计患儿的基本情况、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查、万古霉素的应用情况、抗菌药物合并使用及病情转归情况。其中,男32例,女24例;出生天数:0~7 d 30 例,8~28 d 26 例;平均住院时间(14.36±5.36)d。所有患儿均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排除口服用药、预防性用药、联合用药中包括两性霉素B、环孢素A等易增加肾损伤发生风险药物的患儿,以及临床资料不全的患儿。

1.2 观察指标及标准 观察患儿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查结果、万古霉素使用情况与疗效、肝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我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疗效分为显效、进步以及无效三个层次。显效: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3项,全部恢复正常,或者仅有一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病情有所改善,但不明显;无效:用药2 d后,病情未见好转,甚至恶化。肾毒性判断:经万古霉素治疗后,患儿出现多次(至少2个或3个连续测定)血肌酐升高,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

1.3 血药浓度检测方法 药品:万古霉素(注册证号H20140174),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 56例患儿中,新生儿肺炎25例(44.6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例(16.07%),新生儿败血症13例(23.21%),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9例(16.07%)。首诊为新生儿肺炎的比例最高。

2.2 病原学检查结果 56例患儿中55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98.21%(55/56),送检标本包括血和痰液。送检阳性率为72.73%(40/55),共检出44株菌株。见表1。

表1 病原学检查结果

2.3 万古霉素应用情况分析 56例患儿均采用微泵静脉给药,持续时间为1 h以上,初始用药方案为10 mg·kg-1,每8小时1次。对患儿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测得谷浓度<5 μg·ml-1患儿 8 例,5~10 μg·ml-1患儿 35 例,10~15 μg·ml-1患儿 11 例,15~20 μg·ml-1患儿2例。将谷浓度小于5 μg·ml-1的8例患儿的药物剂量调整为15 mg·kg-1,每8小时1次。调整后,2 例患儿谷浓度为 5~10 μg·ml-1,6 例患儿 10~15 μg·ml-1。

2.4 疗效分析 56例患儿的平均用药时间为(13.0±2.5)d。治疗后,显效28例,进步15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8%(43/56)。经病原学检查,10例革兰阴性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6例联用了美罗培南,3例联用了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例联用了头孢曲松钠;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0.00%(8/10)。11例革兰阳性菌且单用万古霉素,治疗有效率为90.91%(10/11)。

2.5 肝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指标进行了比较,并对万古霉素谷浓度为10~20 μg·ml-1的19例患儿治疗前后肝肾指标进行了比较,发现治疗后患者的ALT、AST、CREA、TBIL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见表2。且万古霉素谷浓度为10~20 μg·ml-1的患儿肝肾指标与总体趋势一致。见表3。

表2 56例患儿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s)

表2 56例患儿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s)

?

表3 19例谷浓度10~20 μg·ml-1患儿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比较(±s)

表3 19例谷浓度10~20 μg·ml-1患儿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比较(±s)

?

3 讨论

万古霉素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严重感染,其肾毒性和耳毒性主要与其纯度密切相关。随着当前生产工艺的改进,万古霉素的纯度不断提高,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减少,一般情况下临床不需要常规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但由于新生儿肾脏尚未发育完全,细胞外液占体液比值较大,血浆清除率较低,个体差异大,故建议新生儿使用万古霉素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5~7]。

对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有效范围,临床尚无统一标准,存在一定争议。万古霉素说明书建议谷浓度范围为5~10 μg·ml-1,但是相关临床指南共识建议谷浓度应控制为 10~15 μg·ml-1,对于 MASR 引起的重症感染患者,建议谷浓度维持在15~20 μg·ml-1。本研究56例患儿中,谷浓度范围为10~15 μg·ml-1的患儿仅11例,大部分监测值偏低,原因可能是由于新生儿细胞外液药物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大,因此血药浓度偏低[8]。8例患儿由于谷浓度<5 μg·ml-1,因此有必要调整药物剂量后再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调整剂量后有19例患儿谷浓度在10 μg·ml-1以上。万古霉素谷浓度长期处于10 μg·ml-1以下,可能发展成耐药,因此对重症感染的新生儿建议万古霉素谷浓度维持在 10~15 μg·ml-1。此外,本组患儿中,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占比较多,葡萄球菌是新生儿感染较常见的病原菌。因此应首选万古霉素治疗,同时联合美罗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或头孢曲松钠等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

本研究中患儿经过万古霉素的治疗,患儿肝肾功能水平明显降低,与相关报道一致[9]。TBIL水平在治疗前高于正常值,分析原因可能是在患儿感染期间容易发生病理性黄疸,感染控制后,黄疸消退,BUN水平恢复正常。综上所述,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用药时需要根据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和药物浓度进行剂量的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病原学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质量浓度
麻黄对甘草3个成分血药浓度的影响
2013~2014年深圳市腹泻疾病的病原学分析研究
130例万古霉素临床用药分析
阿留申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自制甲氨蝶吟质控血清在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