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的康复效果

2018-07-23夏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腰部肌力腰椎间盘

夏阳

(广东省广州颐康老年病医院 广州 510955)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约占腰突患者的80%,这与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有关[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为腰痛及腿部放射性疼痛,但因突出部位程度、病理变化、椎管管径及个体敏感性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2]。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患者会出现功能障碍及腰部形态变化,影响其生活质量,需积极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9.63±5.2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9.50±5.1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X线片或MRI检查确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既往有脊柱、四肢外伤疾病史或手术史;有重症传染性疾病;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重要脏器严重实质性病变;入组前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康复治疗。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系统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及麦肯基治疗等,连续治疗2周。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51021303)4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内静脉滴注,1次/d;甘露醇(国药准字H13023037),常规用量为按体重1~2 g/kg,一般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1次/d,期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 30~50 ml/h;布洛芬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10900089)口服,0.3 g/次,1次/d;维生素B12(国药准字 H34020288)肌注,0.5 mg/次,1 次 /d。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1)臀桥运动:取仰卧位,双膝屈曲,抬高臀部,挺胸挺腰,保持成“板桥”姿势,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挺胸动作训练及抬臀挺胸动作训练。(2)单桥运动:取仰卧位,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一条腿抬高放于巴氏球上,缓慢抬起骨盆与另一条腿,保持平衡状,注意肩部、骨盆以及球上的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维持15 s后放下,重复10次。(3)仰卧抬腿:仰卧位,双足平放于床面,双膝、双髋屈曲45°,再次屈曲双膝,尽量接触胸部,感受背部充分拉伸后停止,维持1 min后放松,重复10次。(4)按照常规方式进行俯卧撑训练,注意保持动作缓慢,每个动作周期为30 s,重复10次。(5)膝手平衡训练:保持趴跪姿势,膝手位,一只手与侧膝关节形成两点支撑,膝关节下放一平衡垫,抬起另一侧上肢及对侧下肢,以此展开伸直动作,维持10 s后放松,重复10次。每组锻炼每天进行2次,持续锻炼2周。

1.4 观察指标及标准 (1)JOA评分:主观症状(9分)、临床体征(6分)、日常活动受限度(14分)、膀胱功能(-6~0分),分值0~29分,分数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低[4]。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分-治疗前评分)×100%。(2)Fairbank JC“腰痛病情计分”:对临床体征、下肢功能活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密切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等行量化评分,包括生活质量症状项目评分(40分)与体征评分(60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5]。(3)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无痛 0~2分,轻微疼痛 3~4 分,中度疼痛 5~6 分,重度疼痛 7~8 分,剧烈疼痛 9~10 分[6]。(4)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治愈:JOA评分改善率为100%;显效:改善率>60%;有效:改善率为25%~60%;无效:改善率<25%。治疗总有效=(治愈+显效 +有效)/总例数×100%[7]。(5)SF-36评分:共8个领域36个条目,每个领域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8]。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JOA及Fairbank JC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JOA及Fairbank J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airbank J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JOA及Fairbank JC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JOA及Fairbank JC评分比较(分,±s)

?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SF-36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SF-36评分比较(分,±s)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机体活动量减少并长期保持伏案等姿势时,腰背肌以及腹肌等距离脊柱较近的核心肌会表现出明显的劳损,并进一步引起肌力降低,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机制为变性髓核进入了机体的纵韧带部位,从而对神经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刺激。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虽能有效消除炎症、缓解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松解粘连,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伸肌肌力明显下降,原有肌肉痉挛、疼痛加重,关节韧带僵硬,脊柱活动异常,加重了椎间盘及周围组织结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本病迁延发作。腰部肌肉作为腰椎活动的动力源泉,在维持腰椎平衡、稳定脊柱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腰部核心肌肉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腰部的肌肉力量,促进突出的腰间盘回缩,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腰部核心肌肉锻炼可促进腰椎血液循环,从而有效加快了炎症物质以及致痛物质的代谢,缓解患者腰痛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JOA、Fairbank JC、VAS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JOA、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airbank JC、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与高勇等[9]研究基本一致。综上所述,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部肌力腰椎间盘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