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析

2018-07-16姚盛楠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提出,对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学科教学也把学生创新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成了主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思维

一、 引言

阅读这项活动具有极强的自主色彩,其所拥有的认识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对同一篇文章进行阅读时,每个人都会出现不同的解读,是没有标准限定的。阅读所具有的特点,也就要求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限制学生思维,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二、 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只有产生疑问,才能够进行创造,往往新的想法及创意出现的源头就是质疑。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只有当其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才能够积极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获得新的启发与认识。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就要对与文章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思考,并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对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思考。比如在对《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对以下问题进行设计:“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快乐的?”很多学生可能回答“有爸爸妈妈的爱是快乐的、有玩具是快乐的、读书时快乐的、和伙伴玩耍时快乐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阅读,并提问“作者认为的快乐是什么?”这样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就会在文章中寻找教师问题的答案,并进行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阅读过程也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内涵知识,也对其思维进行了有效的培养与锻炼,充分的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对民主课堂进行有效的创建。还需要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对具有针对性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指导性作用,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对《把铁路修道拉塞去》这篇文章进行学习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之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其发表自身对于文章的看法,之后教师再将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描述,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明白在铁路的修建过程中,遭遇了多少困难,从而对学生的坚强意志进行培养。

四、 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曾经明确地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通过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充分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应用激励措施,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身的想法,若有观点不同的学生也要鼓励其发表。只有使学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其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比如:在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首先要求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充分地表达出来,一定会有很多的学生表达各种观点。同时,也会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成了文章的题目呢?这时,教师就需要先夸奖学生的勇气和创新性的想法,并要求学生将此问题作为本次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反复的阅读与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再次提问同样的学生:你们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学生可能会说,因为这是文章就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可能有别的同学回答出别的答案,教师再对其加以总结。这样学生在此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深刻地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内容,更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地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对于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五、 加强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着再创造空间的课文,要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反复的创造。比如,在对《军犬黑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若你是课文中的那位训导员,你会怎么做?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再比如,在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进行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文章以后,对文章进行续写。并在下节课跟学生分享最具创意的文章。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就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提升与培养,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我们要明白,在小学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法都能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进步。

六、 总结

綜上所述,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必须要重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世栋.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对策[J].中学语文,2017(33):107-109.

[2]李燕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100.

[3]杨志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21):51.

作者简介:姚盛楠,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公园新村小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