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诚信教育轻说教重体验

2018-07-16沈碧玉

考试周刊 2018年61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

摘 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德之根本,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看现在的诚信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内容呆板、教条,只关注道德规范、原则,无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师站在道德权威者的高度对学生进行说教。犹如隔岸观火、隔靴搔痒,没有触及学生心底那根弦,难于引起共鸣。这种德育模式难于取得较理想的实效。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笔者认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应重体验而轻说教。

关键词:诚信教育;感悟体验养成;轻说教重

诚实守信是立人之本,是自古以来人们所遵循的原则,是为人处事的标准,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讲诚信是代代传承的良训,自古以来诚信格言不胜枚举:孔子说:人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历史上类似的故事耳熟能详,比比皆是:左丘明开了秉笔直书的先河;对汉武帝直白评价,司马迁不畏惧被砍头的危险;毫无避讳的指出唐太宗的過失,魏征触犯龙颜也直谏……诚信作为立人之本,它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说谎话到对祖国各项事业的尽职尽责,我们大力弘扬诚信、践行诚信,因为这个世界上无论何时何地诚信是不能缺少的,如此我们的人格才会发光,我们优良品质才会在人性中闪烁,它使我们人格发光,使我们的品质在人生的旋律中闪烁。这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我们祖国开放改革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文明上来了,但公民的道德水准却不敢苟同,众所周知,这个时代充斥了太多不诚信的事例了,诚信教育已经不容忽视,迫在眉睫。小学阶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处于不成熟时期,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良好的品德教育有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反之则会危害孩子的一生。

一、 榜样示范润物无声

家喻户晓的《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学生们的榜样,凡事要起到表率的作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成为学生们的榜样。让学生自觉的认为各个方面你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在他们中的威望自然就树立起来了,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师。如果教师言行做不到,靠语言上的说教是不会有真正的说服力的,学生会信任你,服从你吗?对你的要求会严格的执行吗?正如陀思馁耶夫斯基所言:“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陶行知先生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为重视一个人的诚实守信,在一次儿童节上他与全国教师谈话时就说过:“要让真理赤裸裸的出来与小孩子见面。教师只能讲真话,说假话是骗子,怎么能做教师呢?”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就十分注意这方面,一定要做到表里如一,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处处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亲其师,信其师,这样,班级就会形成活泼、团结、向上的优秀班风。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教师也要坚守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偶尔失信也要蹲下身子向学生做批评、检讨,如实讲明原因。作为教师,身正为范,才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二、 学科渗透,因势利导

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应该落实到位,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所以,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战场,现行的部颁各科的教材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人才培养计划设计、编写的,有着科学严谨的思想体系,同时体现道德教育的属性。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道德因素,进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既能学到知识也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 家校携手,共筑诚信

只有在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协同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家庭教育占主导地位,在家里,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家长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非常大,所以,学校与家庭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密切合作,共同教育。充分利用家长会、开放周、家访等一切有效形式对孩子进行监督,进行教育,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四、 实践体验养成诚信

学校教育有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容易纸上谈兵,因此,诚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高大上的理论上,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学校要千方百计搭建平台,创新模式。

(一) 以活动为抓手,让诚信入心入脑

学校可以依托班队会课,开展一系列竞赛,如:组织观看关于诚信的书籍、电视、电影,然后认真写读后感、观后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队会,分小组进行关于诚信的讨论,抒发自己真实的想法。深入社区、敬老院等场所,与成年人沟通交流、探讨关于诚信的话题,归纳总结心得体会,再与同学们进行思想交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深入到各行各业中,体会诚信无处不在的魅力,以言行践行社会诚信,广泛宣传诚信之风、弘扬诚信之风,让诚信住进每个孩子心中。

(二) 以行动为楷模,让诚信入目入行

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在课室校园设立一些“诚信吧”,让同学们在实际行动中去考量自己的诚信度,从而在行动中养成自觉讲诚信的美德。如:诚信小书吧、诚信小水吧等。在校园里开辟一些无人售货的小店,有需要的同学自觉投币获得小商品。设立监管机构,定期整理清算,小结情况并及时反馈,发现有不诚实举动的学生,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从而达到养成的目的。

“求真、求实、求诚、求信是真、善、美人格的基础,使人克服无知偏见,而无知只会使人远离真理。”教师的职责要求我们必须成为诚信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要通过持续的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尽可能地提供良好氛围,将诚信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诚信是明月一样莹洁透明的心灵,诚信是积累在智慧心底的金子,在当今世界中,谁守住了诚信,不为利诱、浮躁而心动,谁就成功地维护了诚心的尊严,人格的力量。

作者简介:沈碧玉,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创新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诚信教育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