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科学健身指导与发展对策
——基于体能素质“课课练”与体质健康促进之视角*

2018-06-01盛建平

关键词:课课练课课体质

盛建平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0 引 言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加速了教育民主和教育机会均等的趋势,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愈发引起人们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注和研究.

为了扭转我国部分学生体能素质指标多年来持续下降这一局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后执行,下简称《标准》),取消选测项目,长跑成为大学生必测项目,引体向上成为男生必测项目.学生体测成绩达到或超过良好,才有资格参与评优与评奖.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新《标准》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过程和要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变化.基于体能素质“课课练”与体质健康促进之视角,采用文献查阅、归因分析和分层调查等综合方法,对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科学健身指导与发展进行实践与探索,以主动适应和满足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渴求拥有强健体魄的要求.

1 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定义及其界定标准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目前对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标准基本上包含1个充分条件和2个基本标准(三者之间有重叠):充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包括较重体力劳动)疾病或身体患有残障的人群,即不能够正常完成和实现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所赋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学生群体.基本标准之一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测试结果未达到及格的人群;基本标准之二是BMI体重指数≥26.5.具备以上三者之一的群体,基本可被认定为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这些学生普遍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体能素质和运动能力相对偏弱.这些学生的体育行为特征表现为缺乏体育兴趣、不爱运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欠缺、个别学生自卑心理还相当严重[1].

2014年、2015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测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力量素质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得分相对较低,合格率分别为55.2%和55.3%.由此可见,该省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中,因力量素质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得分相对较低或不及格者占有较大比重.与此同时,2015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测成绩统计结果表明(见表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 》的实施和计分方法的变化对大学生体测成绩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我们必须遵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导向,重新审视确立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科学健身的路径和体质健康促进的目标,构建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所需求的科学健身指导和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

表1 2015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测成绩统计结果(各项均值及相应合格率)

注:数据引自《浙江省2015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通报》,浙教办函〔2016〕132号.

2 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与健康促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其归因分析

2.1 有关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与健康促进的认识与理解相对滞后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加速了教育民主和教育机会均等的趋势.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有关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和健康促进的认识与理解相对滞后.一方面,“社会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作为社会学研究广泛关注的特殊群体概念的称谓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2002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弱势群体”一词,但我国政府及学术界对“弱势群体”的理解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有关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其科学健身指导与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的建构上,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过程中还没有给予应有的“独立”位置和“明确”的地位.

2.2 有关学生科学健身和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相对脱节

当今的健康促进已经将个体的身心状况与社会、家庭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工作环境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思考,进而协调和提出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和促进策略,指导和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由于对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认识仅局限于体育活动或体育教学过程之中,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知识较贫乏,科学健身方法手段较单一,无法满足其科学健身之需求.而且有关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过程较为倚重形式单一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缺乏现代科学健身和体质健康促进的色彩,部分学生既没有树立现代健康的观念,又没有养成良好的科学健身和体质健康促进行为和习惯,缺乏主动参与科学健身和健康促进的学习兴趣和行为动力.

2.3 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机制的分析

笔者认为,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缺乏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主要成因.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部分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无法养成,不能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科学锻炼,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2],能自觉坚持经常参加科学健身的人数不多.2)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的污染及校园传染性疾病则是诱发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外在因素.特别是长期运动不足容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综合症状的发生和发展.3)因学业过重、心理焦虑,导致精神系统紊乱或心血管系统病变,如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中“紧张性头痛”症状时有发生.4)青春期大学生性发育成熟,有了性的欲望与冲动,性意识的困扰常常伴随性行为的心理问题.个别大学生因缺乏正确的性知识、性观念或性冲动等做出越轨行为,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上述原因致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上升幅度不大或略有下降趋势.

3 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科学健身指导及其主要策略

3.1 通过健康促进有效地防范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发生和发展

健康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类对健康这一理想生存状态的需求是无限的.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发展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我们关注的是单纯的卫生知识传播和宣传,现在转变为旨在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广义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1986年1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首先提出“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作出健康的选择”[3].针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特征,健康促进的内容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大学生内化并有效利用健康信息,逐步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有效地防范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发生和发展.

区域或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与国家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现代化过程对人的体质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倡导以“人”为本和以“健康”为核心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促进整体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只有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体能是通过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运动能力,健康体能以增进健康和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为目标.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表现,重视和加强学生各种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的培养,指导他们合理地利用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的知识、技能和服务,养成和建立健康生活的模式.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确立追求健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科学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提高.进而通过健康知识技能和科学健身,增进学生的体能素质,提高他们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降低常见病的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发生和发展.

3.2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体质健康测试与学生体能素质互动与融合

美国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质健康测试既注重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征,又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符合人类动作发展规律.现在美国体质测试系统是在健康基础上的总统青少年体质项目[4].

德国大学体育课程建设起步较早,有着明显的优势.德国政府在体育方面的投入也相当可观,德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质健康测试也在适应世界潮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给予教师和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多途径地实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教学目标[5].

20世纪60年代初以东京奥运为契机,日本发起以增强国民健康体质为目标的国民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增建体育场馆,鼓励学生参与课外运动并普及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和提高学生体力、运动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为重点,精选教学内容,从而实行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6].体质测试指标始终随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项目选择的空间较大,有利于激发测试者的兴趣,体质测试不再枯燥乏味[7].

综上所述,国外现行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及变更、评价标准与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一是各国对体质健康的理解日益趋同化,重在构建“身体练习”和“运动参与”的指标体系;二是突出力量性的指标引领,涵盖和强化体质健康测试与学生体能素质“互动与融合”更加全面;三是注重对未来职业岗位体质健康的需求,从“运动能力评价”转向“体质健康评价”;四是注重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3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课课练”的隐退与回归之启示

我国体育教学中“课课练”源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体育教学大纲(1978)》中提出:“在安排体育教材时,都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并且明确指出了“体质主导教育”的指导思想[8].伴随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多次改革与发展进程,在“体质论”“技术论”“快乐论”“实用论”和“自然论”等思潮的影响和变化过程中,“课课练”逐渐隐退.

体育教学“课课练”的内涵是指教师在每次体育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及其相应的运动负荷,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身体素质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较长时间的“课课练”,强化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体能素质.毋庸置疑,在当时条件下,“课课练”确实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9].

纵观世界各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国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区域特点.同样,我国的体育课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多次改革[10].比如,21世纪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 》.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形式多样的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和手段,既为执行“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材料,也为“课课练”的重新提出做好了时间准备与舆论氛围.

“课课练”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消失和回归的复杂而又奇特的历程.作为体能素质“课课练”教学模式再度回归到体育课堂,其重点是主动适应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和体育教学诊断和改进之需求.同时“课课练”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对接融合提供多种路径.基于多元需求背景下,体能素质“课课练”再次被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

3.4 体能素质“课课练”提升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平的策略

体能素质“课课练”提升了学生体质目标的指向与锻炼策略.基于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标准包含1个充分条件和2个基本标准,结合不同学生身心状态和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笔者进行相应的分层体能素质“课课练”锻炼内容和健康促进行动计划,以求获得最大的科学健身效益,促进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平的提升.虽然不同层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能素质“课课练”锻炼内容有所区别,但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是取得良好锻炼效果的前提,所以,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能素质“课课练”的时间以20~30 min为宜,运动负荷可调控在中大强度范围内.因为:若运动负荷太小,则锻炼效果不大;若运动负荷过大,则不但影响锻炼效果,甚至可能产生对机体造成意外伤害而不利于体质健康的结果,具体见表2.

体能素质“课课练”必须着眼于局部需求与整体调控的全面锻炼.人类的疾病与体质健康是个体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共同活动的结果.因此,针对体质弱势群体(通常占学生总数的8%~10%)设计和实施体能素质“课课练”的具体锻炼内容,应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其主要构成与特点类似“运动康复”或“保健康复”,运动处方有利于确保“课课练”的安全系数,尽可能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各器官之间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所以,身体素质的提高与活动能力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体能素质“课课练”必须从整体出发,合理调控局部运动与全身运动相互交替,各类运动相互穿插,使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及柔韧性等素质均得到发展.只有进行全面锻炼,才能有利于体质健康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才能掌握更多的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具体见表3.

表2 体能素质“课课练”提升学生体质目标指向与锻炼策略

表3 体能素质“课课练”局部需求与整体调控的全面锻炼

任何一种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均有所侧重,对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测试结果未达到及格的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通常占学生总数的5%~15%),其中力量素质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不及格率高达45 %.迄今为止,多数高校非常重视如何尽快提高学生引体向上的及格率,较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采用专项力量体能素质“课课练”,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小型健身器材,如:哑铃、拉力器、背力器、握力器和健身棒等,主要用于发展人体的上肢肌肉力量,并力求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寝室日常体育锻炼活动之中,既可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又能尽情享受健身运动的乐趣.为数较多的高校还购置了轻便灵巧、实用安全、高新科技含量高的引体向上综合练习器械,用于专项力量体能素质“课课练”,主要是指导和帮助学生系统性、有规律性地体验和参与静力引体向上和借力引体向上(可以摆动身体)两大类练习.经过一定阶段的专项力量体能素质“课课练”,男生引体向上的及格率会有所提高[11].

笔者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建设高职)2014级学生进行了为期16周的体能素质“课课练”追踪实验研究,发现学院专门拨款购买了课外体育锻炼的辅助器材,让学生在寝室也能开展身体素质练习,拓宽了体能素质训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天天练”中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女生仰卧起坐的合格率从原来的56.67%提高至80.45%,良好率从4.94%提高到15.59%;男生引体向上的不合格率从85.82%降低至72.36 %[11],见图1和图2.

图1 870名建设高职大二女生体能素质“课课练”实验前后仰卧起坐成绩变化

图2 1 594名建设高职大二男生体能素质“课课练”实验前后引体向上成绩变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体重超标或肥胖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浙江高校新生中超重和肥胖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6%和7%~9%.虽然大学生对自身生存质量的更高要求和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更加关注,对肥胖的本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超重或肥胖则是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中最难以干预的“硬骨头”.超重或肥胖患者不仅体态臃肿、大腹便便,工作生活不便,而且很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危害健康,缩短寿命,肥胖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文明病”之一.理想而有效减除体脂的方法就是将运动与控制热量摄入结合起来,即运动和平衡的膳食.

专项减肥体能素质“课课练”要做到合理、科学,最好与运动医学医生共同开具运动处方.就某种意义而言,运动不足比多食更是引发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律管理,基本要点是保持摄入与消耗的热能平衡,再通过各种体能或体力活动消耗适当的热量,使摄入与消耗接近一致,方可取得预定的、理想的减肥效果.笔者对在杭10余所高校的专项减肥体能素质“课课练”进行现场观察和实地调研,多数采用跳健美操、健身舞蹈、武术拳操等有氧运动,有利于超重或肥胖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尽情投入科学健身活动,结合阳光与绿叶、蓝天与空气、音乐与节奏等丰富多彩的专项减肥运动,不但可以清除多余脂肪、增强体质、健美形体,而且还可以调适身心、陶冶性情、涵养道德.

实践证明:体能素质“课课练”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而且也使体能素质得到有效改善,还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上半年浙江省教育厅对全省54所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的大三学生和44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大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主要指标(5项)进行了现场抽测,结果见表4.与2015测试成绩相比(见表5),测试成绩继续保持平稳趋势,令人欣慰的是力量素质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分别提高了2.5%和1.7%.由此可见,身体素质练习与体质健康是成正比的,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体育运动,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表4 2016年浙江省本科院校大三及专科院校大二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数据(单项成绩指均分)

注:引自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2016年全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情况通报》,浙教办函〔2016〕126号.

表5 2015年浙江省本科院校大三及专科院校大二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数据(单项成绩指均分)

注:数据引自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2015年全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情况通报》,浙教办函〔2015〕191号.

4 结论与建议

1)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研究与发展既受到教育国际化思潮的影响,又得益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结果,并在“健康促进”和“阳光体育”的推动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为了充分利用我国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需要我们借鉴和吸收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

2)体质弱势群体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忽视体育锻炼,锻炼的强度较小,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应顺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和开展,采用多种锻炼形式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3)在各类各级高校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有评价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要关注每个大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提高他们接受健康教育的自觉性,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真正有效地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4)实现体能素质“课课练”,促进体质健康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康管理制度,将《标准》测试成绩与大学生评优、评奖和可否毕业等紧密挂钩,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5)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科学健身指导与健康促进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价体系力求达到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建立区域或国家层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健康促进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价的信息平台,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能素质“课课练”及其健康促进的软件开发和利用,以求资源共享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白莉.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体育科学,2003,23(3):23-28.

[3]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孙忠伟,张冰,马慧敏,等.中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系统的比较[J].体育学刊,2013(3):85-89.

[5]龚大利.中日两国大学生现行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22-1224.

[6]余双燕,张崇光.德国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特点及启示——以运动体验与参与课程模式为例[J].教育科学,2016(11):142.

[7]于可红,母顺碧.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J].体育科学,2004,24(7):51-54.

[8] 刘俊.基于发展的视角对体育教学“课课练”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1(6):91.

[9]何海峰.体育-课课练-回归课堂之我见[J].体育时空,2016(10):170-171.

[1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7.

[11]胡茵,赵士雷.高职院校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路径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学生为例[J].运动,2016(20):122-123;129.

猜你喜欢

课课练课课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例谈提升初中体育“课课练”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课课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课课练”:增强学生体质的催化剂
身体素质趣味课课练
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体能“课课练”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结项总结报告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