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项目布局策略

2018-05-30赞,谢

运动 2018年23期
关键词:认同度后备体育项目

李 赞,谢 云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科学学院,天津 301617)

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合理布局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及后备人才培养规划布局 。竞技体育项目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竞技后备人才的布局和竞技体育资源的配置导向,且对一段时期内竞技体育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新阶段天津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项目布局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天津市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天津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项目布局策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利用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数据库,百度网,超星数字图书馆(www.ssreader.com)等,查阅国内外有关竞技项目布局和调整战略、策略等方面的资料。文献资料研究包括阅读分析、整理、二次阅读分析、内容分析、相关比较分析等。

1.2.2 访谈法 走访天津市竞技体育方面的官员、管理者、教练员、领队及体育学院的有关专家,以获取有关天津市竞技体项目布局和发展策略方面的有关资料。

1.2.3 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为天津市竞技体育领域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项目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共计139人。信效度检验:采用专家(10人)效度评定的方式,效度在“比较有效”及以上的比例为90%;信度检验采用间隔两周的重测法,重测系数r=0.8261,说明问卷的效度可靠,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5 逻辑分析法 基于哲学、运动训练学等理论,对所查阅和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逻辑推导。

2 结果与分析

2.1 坚持“保优,强特、补缺”的指导方针

根据天津市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基于天津竞技体育目前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制定了“保优、 强特、补缺”的竞技体育工作指导方针。所谓“保优,强特、补缺”,使之保持优势项目,强化特色项目,补充短缺项目。天津市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应以比较优势项目为龙头,拓展竞技体育项目,补缺竞技体育新增项目。

由表1可知, 被调查者认同度较高的前5位分别是女子排球(100%)、网球(94.2%)、柔道(88.5%)、击剑(87.8%)和跳水(75.5%)。另外,超过半数(50%)的被调查者认同体操、武术、女子水球、棒球和自行车为天津的优势项目。基于天津市竞技项目的发展现状,访谈竞技体育方面的官员、管理者、教练员、领队及体育学院的有关专家,大家针对制定“保优、强特、补缺”的竞技体育工作指导方针的认同度非常高。

表1 调查对象对天津市竞技体育主要优势项目认同度一览表 n=139

2.2 根据空缺项目增设新的大项和小项

对于天津市竞技体育项目的现有基础和条件,如何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以期在新的阶段获取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现实问题。竞技项目的调整,一般来讲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根据空缺项目增设新大项;二是在原有大项上补充新的小项;三是删减成绩较差项目。

由表2可知,62.6%的被调查者认同“在原有大项上补充新的小项”;“根据空缺增设新大项”得到37.4%的认同度;“删减成绩较差项目”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为29.5%。其中1名教练员额外提出,天津市竞技项目的调整布局要抓好基础项目和青少年以及大众喜欢的项目。由此可见,总体上被调查者首先是认同在天津市原有竞技体育大项上补充新的小项,其次是根据空缺来增设新的大项。而对于删减成绩较差项目,主要是基于投资和收益严重失衡的项目;布局并抓好基础项目和青少年以及大众喜欢的项目,则有利于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天津要从战略高度上来进行项目的布局,在综合平衡所有项目的基础上来进行项目设置,并且要突出对重点项目的投入 。

2.3 补缺竞技体育新增项目

新阶段,天津市竞技体育要上新台阶,则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设新的项目。但是,竞技体育项目的增设布局,需要结合天津实际,必须考虑天津市的人文地理环境是否适合某些项目发展的需要。

表2 调查对象对天津市竞技体育项目调整方式的认同度一览表 n=139

表3 调查对象对天津市竞技体育增设的主要项目认同度一览表 n=139

表4 调查对象对区县项目布局与全市项目布局一致性认同度一览表 n=139

表5 调查对象对天津市解决教练员人才途径的认同度一览表 n=139

针对天津市竞技体育项目新布局中需要增补哪些项目,本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认同度较高的前5个项目分别是羽毛球(62.1%)、女子篮球(56.8%)、女子手球(51.1%)以及认同度接近半数的水上项目和射箭。而其他诸如铁人三项、现代五项、冬季项目、蹦床、射击、马术、拳击、摔跤及男排等项目则认同度较低。

2.4 协调区县项目布局与全市项目布局

项目布局,包括项目设置与空间分布2个层面。基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项目发展的需要,天津市和所辖各区县业余训练项目的发展,应该协调布局,确保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具体到各个区县业余训练布局是否应与天津市开展运动项目相一致的问题,调查显示(表4),有55.4%的被调查者(77人)认同“应该”,有33.1%(46人)认为应该实行重点布局,另有11.5%(16人)认为各个区县业余训练布局不一定必须与天津市开展运动项目相一致。

2.5 基于项目布局优化教练员队伍

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播者,优秀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影响是长远的。教练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素质能力,还需要有较为深厚的知识底蕴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发展。目前天津市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水平和项目分布都不均衡。因此,如何解决教练员人才的问题,是关乎天津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对天津市如何解决教练员人才问题,调查显示(表5),77%的被调查者认同“完善培训机制,本地培养”;“直接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得到52.5%的认同度;“选拔教练员到高水平地区学习”的认同度不到一半(42.4%)。其中,2名教练员额外提出:教练员队伍建设要“立足专项早选拔培养,重才而不重关系”。由此可见,总体上首先是认同通过天津市本地培养的途径来解决教练员人才问题;其次是直接引进高水平教练员或选拔教练员到高水平地区学习。

2.6 完善后备人才培养路径,优化项目布局

天津市竞技体育项目的布局发展,从根本上讲,首先需要解决竞技后备人才问题。对于天津市如何解竞技后备人才问题,调查显示(表6),“完善选材机制”“完善竞技体育激励机制”以及“引进后备运动员”,都获得了半数以上的认同度。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有些教练员额外又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比如加强培养业余训练后备人才;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提高运动员待遇,解决人才流失;积极有效发挥退休优秀教练员的才能等。尽管是个别教练员提出,同样值得重视和借鉴。

3 结 论

3.1 天津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项目布局指导方针是“保优、 强特、补缺”。

3.2 新阶段天津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项目布局策略主要体现在:根据空缺项目增设新的大项和小项;补缺竞技体育新增项目;协调区县项目布局与全市项目布局;基于项目布局优化教练员队伍;通过完善后备人才培养路径,优化项目布局。

表6 调查对象对天津市解决竞技后备人才途径的认同度一览表 n=139

猜你喜欢

认同度后备体育项目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中小学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浅析提升航海类专业认同度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