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模型构建研究

2018-05-30叶东海

运动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师生互联网+

叶东海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互联网+”行动计划于2015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目的是在生产要素配置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互联网的成果切实应用于经济发展中。“互联网+”的创新理念为金融、教育、医疗、物流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迅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一大背景下,“互联网+”与体育产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并形成了“互联网+体育”这一热点词汇,并受到体育领域的重视。于是,如何通过“互联网+”构建高校智能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模型,成为很多高校体育教师研究的重点。

1 高校体育信息平台基本状况分析

1.1 高校校园体育移动信息服务平台调查分析

在被调研的高校中,所有的高校都有WAP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的校园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但只有3所高校有校园App服务平台。在内容方面,大多数高校侧重介绍学校概况、专业划分、师资力量介绍、成绩查询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大约20%的校园网站或公众号上设置了校园体育模块,但是这些体育模块推送的消息主要是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相关信息、大学生体能测试等方面,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至于校园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几乎很少有学校专门构建。

1.2 大学生基于移动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情况调查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所拥有的移动终端设备中,智能手机位列第一,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而拥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所占比例也达到62.30%。由此可见,智能移动终端上网已成为当前大学生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由图2可以看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阅读书刊、观看电视节目变成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获取信息。随着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构建高校智能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从图3可以看出,休闲娱乐是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的主要目的,所占比例高达58.6%,欣赏体育竞赛是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的另一主要目的,占比为51.00%;另一较为重要的原因是了解体育动态,占比为49.2%。由此可见,当前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比较关注体育信息,构建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2 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2.1 平台构建目的和思路

图1 大学生拥有移动终端设备统计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平台主要为师生提供一些体育方面的常识、体育新闻等内容,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十分有必要,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完整的,集体育信息咨询、健身康复指导、健康心理咨询、体质监测评价等于一体的体育公共服务系统。此外,高校还可以联合起来开发一款基于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手机App软件,软件包括以下内容:(1)将高校的信息资源呈现到软件中,通过定位功能可以搜索学校体育场馆的相关信息,如体育场馆图片信息、项目介绍、最新的排期数据等。根据这些,学生可以随时预定体育场,更方便地享受体育公共服务;(2)搭建社交平台,与普通健身爱好者分享运动体验,形成线下健身活动;(3)建立高校合作的体育商城,提供各类健身产品,如运动电子产品、健身器材、健身疗养等商务服务;(4)建立评价反馈平台。根据学生的使用情况和信息反馈,应对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改进,不断丰富体育内容,拓展模块功能,从而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

2.2 平台的逻辑框架

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框架设计结合了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并以体育资源和高校体育信息要素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健身咨询指导、装备购买、场地预订、体育文化交流和个性化体育需求等服务。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校教师和学生高度参与体育锻炼的发展目标。该平台主要分为5个方面:数据库管理、存储管理、连接管理、安全控制和完整的数据服务总线。

2.3 智慧体育平台系统设计

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结构分为数据采集业务层、数据访问和数据呈现层、数据管理和决策层3个层级。高校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系统一方面可以通过Web应用方式供PC端访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同时开发无线接口和Web应用程序,可以快速将PC端的功能复制到App中,因为这两者是基于相同的应用程序的。

3 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

3.1 体育资讯

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师生提供全球体育新闻、校园体育新闻等方面的体育资讯,以便于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体育动态。其中,全球体育新闻模块可以包括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新闻推送、留言板、观赛提醒等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订阅。校园体育新闻模块可以为用户推送校园体育新闻、体育文化节、运动会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在体育资讯模块,师生可以自由观看体育赛事、谈论体育、发表评论等。体育资讯是只会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最基本的内容。丰富的体育资讯能够极大调动师生使用平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体育教学角度来讲,体育资讯能够极大拓展体育教材的广度与深度,对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图2 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途径调查

图3 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的目的调查

3.2 自主选课及课程安排查询

线上自主选课,即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或体育教师,并查看所选课程的课程安排。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学生选课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环节,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就目前来看,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体育课,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教师讲授的体育知识或教师的课程安排。线上自主选课给学生的体育学习更多的自由,让他们能够以自己的意愿选择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师,从而提高了学习动机。线上自主选课是体育教学贯彻“以学生为本”的重要表现,它强调体育教学肯定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主体需求。另外,课程安排查询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有了更加明确地认识,从而制订出更加科学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

3.3 体能测试数据和分数

管理员可以上传整个学校学生的体能测试数据,系统会自动分析上传数据,并实现学生个性化的体能测试报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薄弱项,并根据系统给出的建议进行系统的训练。相比教师线下对学生的体能测试,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借助先进的数据统计软件将更加科学严谨的体能测试数据报告以文字、图片、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直接将体能测试报告下载到自己的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中。下载之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阅览。相比传统的纸质体能测试数据报告,存放在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的电子体能测试数据报告保存更长久。

3.4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模块的目的是让教师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回答体育方面的各种问题,方便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外体育锻炼。当学生有问题时,体育教师可以及时回答,这种互动无疑能使教学、学习和实践有效统一。在智慧体育平台上,师生互动可以通过在线留言、论坛发帖、QQ或微信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与线下体育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相比,智慧体育平台上的师生互动打破了线下师生互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不仅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而且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3.5 场地预订

通过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随时查看体育场地的使用情况并提前预订场地,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体育场馆的管理问题,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场地利用率。学生可以定制体育场馆使用提醒,系统将定向推送体育场馆的动态,以满足学生不同借阅模式的需求。

3.6 体育普及

体育普及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帮助大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向学生普及科学的健身知识、运动方法、运动饮食搭配、健身计划等。体育普及能够有效补齐体育课堂教学的短板,对增强学生的体育认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意义。

4 结 语

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极大地提高了高校体育的信息化水平。高校应基于大数据技术,合理地构建智慧体育框架下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了更好地构建这一平台,应切实做到数据标准化共享,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扎实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师生互联网+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麻辣师生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