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8-04-19张接明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方法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中之重,能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驗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试验教学;初中物理;方法;探究

一、 引言

新课改下要求创造性地改造物理教学方法,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的方式,认识和总结物理现象和形态的变化。将一种抽象的概念,向具体的现象教学方式转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等教学方式的运用,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素养。本文与一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经验相结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进行了探究。

二、 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观察方法

在物理实验中,观察是创新试验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无处不在。学生认真观察需要贯穿在整个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实验观察方法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开展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①本实验研究的重点,是要观察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观察思路?光屏、透镜、火焰三者,是怎样的位置关系?②有什么样的影像出现在光屏上?③将蜡烛的距离适当改变后,大小有何特点?是否一直有像呈现在光屏上,在什么情况下没有成像?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可先让学生细致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出示以上问题,让学生给出答案。对于观察方法不当的学生,教师在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重新观察,以此将学生求知欲激发出来。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讨论观察方法,这些物理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具体原因是哪些?这些结论,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验得出,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将各种条件在黑板上罗列出来,那样会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物理演示实验,就是指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有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有效观察实验过程。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主体是教师,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被动地接受知识。一些学生根本看不清教师的演示过程,使实验课形同虚设。这样的演示实验,对学生潜能和智能的发展,都形成了直接的限制,对提高学生实验心理素质,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将演示实验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将学生视为是被动接收实验知识的“仓库”。在演示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调论,以合理地推出实验结论,以此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些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操作,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演示实验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清楚实验现象。同时,教师还应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想方设法地增大。一些常用的演示实验方法,包括利用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机械放大、投影放大等,进行演示。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过程,使学生对实验内容充分了解。通过多次练习,对物理知识加深记忆、巩固和理解,让学生动一动手参与或上实验台前来读数。例如,在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却无法拉开两个半球。教师在将活塞打开,在半球中融入空气,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女学生来拉,两个半球却被很轻松的分开。通过对比两次实验,证明存在着很强的大气。通过这样的演示方式,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在老师的指导下,人人都可以参与演示实验。这样不仅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充分展示实验技能。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探究能力。既可以对物理的规律知识和基本概念加深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对物理科学探究方法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对物理科学探究的乐趣真正体验,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 创设实验问题情景

有机的结合归纳法、发现法、引导法和研究法,是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为此,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对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创造环境,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条件。所以,除了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外,教师还可采用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如调查小实验活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等,鼓励学生进行创造。例如,讲述重心越低的物体越稳定的知识后,教师可对情境问题进行设计:新疆的阿迪力高空表演走钢丝绳时,为什么手里总握有一根长杆?让学生认真思考,并引导学生课后对三个重心高低不同的不倒翁进行制作,从三个重心高低不同的不倒翁竖立的不同的程度,对阿迪力高空走钢丝绳时的奥秘进行领悟。在对固体能传声的知识进行讲授后,引导学生对土电话进行制作。

五、 运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实验步骤和不同的器材进行试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筛选信息,取舍各种元素。同时,还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应变的能力和统领全局的能力,训练学生综合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对自己的思想习惯及时转变,不断创新实现方法和实验设计,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进行气体压强的实验中,对易拉罐中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等到罐口出现白雾,再将罐口用面团堵住,冷却易拉罐,会发现易拉罐出现变形。这种实验状态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气体压强实验时,实际上常常会发生易拉罐漏气等问题。为了解决这问题,在实验时可换个角度进行,不必运用一种方法反复试验。

六、 结论

物理实验易形成悬念,生动有趣。教师应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时,采用灵活的实验方法,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对知识不断探索,求根溯源,培养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性思维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2]王增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0).

[3]余国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意义及发展研究[J].教育观察,2017(22).

[4]于好保.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

[5]丁娅,郑玉梅,彭天凤.初中物理实验教具的开发研究[J].亚太教育,2016(34).

作者简介:

张接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探究方法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可能是方法不对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