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研究

2018-04-19林少淇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自信”,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通过分析作为独立学院的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问题,并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学生特征,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路径研究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導”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打造文化自信。本文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为例,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通过发放网络问卷调查,显示该校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提法的人数占64.29%。其中认为自己能准确说出十二个价值观的人数仅有4.76%。由此可见,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情况不是很理想。反映出了该校有必要增加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作用。

一、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第一课堂理论教学效果不显著

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上课激情不高,到课率普遍较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相对滞后,很难吸引学生专注听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效果不明显

目前该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没有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党建团建和整体教学评估体系之中,活动开展显得比较随意。其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但经费问题却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第三,社会实践组织形式呆板,实践内容针对性不强,基本上以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为主,形式很少有所创新,调查内容没能与专业相结合。

(三) 校园文化育人作用有待提高

该校由于旧校区面积小、新校区仍处于建设阶段,校园文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配套仍不齐全,学生开展校园文化的场所比较局限。而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偏功利化,学生搞校园活动时,大部分带着比较强的功利心,热衷于从事商业性的校园活动,如摆地摊、搞促销等等。校园文化活动思想引领力量较弱,学生比较热衷“娱乐性强,启迪性弱”的活动,导致学生干部在开展思想教育类活动时为迎合大众口味,将内容弱化,流于形式,丧失思想教育引导作用。

(四) 校园网络平台宣传教育相对滞后

该校对于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教育还没有引起重视和提出相关规划,没有真正意识到校园网络平台对于实施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党建方面并没有开辟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教育,仅仅停留在官网的一个网页建设。

二、 加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建设

(一) 发挥第一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

在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调查中,65.71%的学生选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说明思政课在思想引领上可以帮助大学生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党政思想、理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学校中培育和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授课过程,应结合95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呆板印象和消极态度,增加社会舆情观察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讨,最终把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内需。

(二) 构建协同式实践育人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教学要求,调整学生培养计划,按照“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分散模式与集中模式相结合,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毕业论文、科技创新竞赛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系统化的育人体系。

(三)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化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学习-实践的教育文化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首先,搭建校园文化第二课堂平台,主题积极向上,内容贴合时代,为第一课堂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其次,加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教育的资金投入,使得在校园文化活动能通过更好的硬件设备传递出去。邓小平曾说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亦是如此。第三,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充分挖掘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利用各类网络热点、重要节庆等定时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时政敏感度。

(四) 加强网络平台文明宣传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打入网络平台,建设思想教育网络阵地。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丰富党团建设版块,将党建团建活动、思想引领以及服务版块在网站体现,并结合时事及时更新。为了吸引学生关注度,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网络关注规律,在网络思想宣传教育从内到外、从形到式上下功,吸引学生去点击阅读学校党团建设专栏,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同时结合时代创新趋势,增加微平台的搭建,充分运用学生关心的网络热点,通过多媒体功能性手段丰富平台建设,尽力做到服务性宣导为主。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形式转向学生更喜爱的生动具体的形式,摆脱思政宣传的刻板印象,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周古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立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

[3]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67-70.

[4]董刚.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培育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3(33):50-52.

作者简介:

林少淇,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