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18-04-19杨斌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途径改革体育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与实施,使得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暴露出诸多不足,体育教师既是改革的践行者,也是改革成败的影响因素,发挥的重要作用值得关注。本文从“明确教学要求,树立清晰目标”“革新教学观念,关注学生感受”“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讲述。着重探讨了当前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希望可为相关学校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带去启示。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途径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体现在观念陈旧、教法滞后、开展形式单一等多个方面,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无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针对上述情况,在推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从观念、教法的创新入手,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全面改善。

一、 明确教学要求,树立清晰目标

体育课分为课内教学、课外活动两个部分,前者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后者的任务则以巩固知识为主,在开展的过程中需借助相应的活动形式来促使学生加强锻炼。结合新课程理念来讲,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组织学生锻炼、开展活动等方式,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和恢复能力。第二,通过知识传授以及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第三,课内教学中应注意向学生普及一些常识,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第四,借助活动及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及民主意识、竞争意识,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我完善能力。上述要求的落实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及能动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并始终以教学目标作为行动指导。

二、 革新教学观念,关注学生感受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决定着教学组织形式,而教学组织形式则直接影响着学生态度。所以,要想实现体育教学的全面改善,就必须要关注教师的作用。教师行为受观念的支配,只有其形成科学的教学观念,其行为才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观念的革新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大重点,对改革成效有着显著影响,这是因为:教师所秉持的教学观念对其行为有着主导作用,同时也决定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在观念陈旧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法以及运用的手段、教学内容都会相对比较滞后。所以,现实中学校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转变体育教师的观念,并借助培训等方式,使他们深入了解新课标的要求,为他们教学思路的调整指明方向。当前,体育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教师大多对技能训练十分重视,对于理论教育,则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这种情况使得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十分随意,对学生意愿关注得比较少,学生进行的运动也往往是跑步等较为枯燥的类型,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便会发生变化,觉得这是一门非常没有意思的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幅下降。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冲出传统观念的束缚,正视学生态度对教学的影响,并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丰富活动形式与锻炼项目等方式,来使学生重新燃起学习体育的热情。

三、 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1. 培养乐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为了避免传统教法弊端,教师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他们产生参与感。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尝试使学生参与到活动设计以及评价中,使其从参与当中感受到乐趣,进而愿意配合教学。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跑神问题,还能够增强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他们锻炼积极性的提高。但同时也必须明确,小学生毕竟能力有限,在鼓励他们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进行引导,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完成锻炼及学习任务。

2. 尊重个性,留有自由发展空间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正视个体差异,并采取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兴趣及需要的差异,为学生成长为各具特色的人才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就要对学生实施个性教育,根据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对于学生的个性需求,也应在可行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对于学生的行为,应适当放宽要求,为其自由发展留下一定空间。在安排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设计可行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围绕该方案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指出不足或者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做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被重视感,有助于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对于教师来讲,上述做法则可以起到弥补不足及查漏补缺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教学计划的科学性。

3. 遵循原则,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教师评价影响着学生对一门课的态度,如果评价方式不当,学生就会因为对教师心存不满或者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出现学习热情消退的现象。为了避免评价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建议教师在课内教学及课外活动中都按照“激励为主、引导为辅”的原则来评价学生。小學生总是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有时候教师无意之间的一句话,就可能改变其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锻炼效果以及活动表现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心理,通过表扬来增强其学习动力。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多观察,以便能够抓住时机表扬学生,增强其学习信心。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就实现。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均是关键要素,尤其是教师,必须要在明确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前提下,以体育教学目标为指导,认真践行教学改革要求,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结合实际来讲,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现必须以革新观念为基础、创新教法为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转变,新课程理念才能真正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岑雅.用灵活多变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31):95-95.

[2]梅其先.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未来英才,2016(15):72-72.

[3]何龙.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如何使课堂具有实效性[J].未来英才,2016(12):84-84.

作者简介:

杨斌,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猜你喜欢

途径改革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改革之路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改革备忘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