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理念下中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18-04-19洪朝阳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创新方法

摘要:终身体育意识是一种综合性的体育指导活动的意识,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学校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场所,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状况正逐步成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将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就业岗位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完善具有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培养终身体育习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教学形势和发展需求。

关键词:中职体育;终身体育理念;方法;创新

一、 引言

中职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在体育教学中,展示自己矫健的身影和拼搏的精神。但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指导,使体育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作为体育教师,应立足于中职生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展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为生产一线服务。

二、 终身体育理念下中职体育教学创新意义

终身体育理念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要符合中职学校专业特点,更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还要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掌握体育健身方法,为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发展奠定基础。中职体育教育改革,要根据职业教育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职业人才。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要结合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育运动意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以有效发挥体育运动的价值,以实现终身体育理念下“终身体育”思想指导要求。因此,终身体育理念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 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终身体育理念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属于中职学校的必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一些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虽然也设置了体育课程,但是教学内容流于形式,不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体育项目技能,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传授,还要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作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一定要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使中职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运用所学的体育技能进行健身,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体育动作,掌握某项体育项目参与体育比赛,体育教学如果只关注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忽视体育项目的健身功能,很难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也难以满足中职学生体育需求。

四、 终身体育理念下中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1. 科学选编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根据所学的不同专业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要结合不同专业职业劳动者身体活动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教学目标。例如:文秘、财务专业的学生,将来就业以后主要从事伏案型工作,眼手协调能力以及手指、手腕的力量需要增强,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的运动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由于伏案型工作者长期工作还会导致视力疲劳、颈椎酸痛等现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安排的体育项目有健身跑、游泳等,使学生能够利用工作期间以及业余时间,多进行健身跑步、伸展脊柱,不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于烹调、纺织、护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日后工作性质长期站立,易患腰肌劳损、下肢肿胀酸痛等疾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太极拳、健美操、跳绳、游泳等运动项目,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下肢节律性活动,消除下肢肌肉紧张,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结合职业特色选编和搭配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实现“健康第一”体育指导思想。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运动项目,有利于增强学生未来职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2.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中职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是“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因此,中职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根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够顾此失彼,也不要厚此薄彼,要通过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学目标,有效满足不同学生体育需求,为提高中职学生体育素质奠定基础。中职体育教学培养目标要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刚入学的学生体育课以基础体育为主,培养学生基本体育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体育选项及练习时间,有特长的学生可以根据其特长给予重点培养,其他学生应根据其素质培养其感兴趣的项目,使其逐步通过兴趣培养向特长转化。到了第二学年度,体育教学应以选项教学为主,有了第一年的体育兴趣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状况以及身体素质,逐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体育教学要逐步走出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使学生能够利用更多的休闲时间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育参与能力,同时,教师还要能够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终身体育方向,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五、 结论

本文遵循终身体育教学的理念,针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以有效发挥体育运动的价值,以实现中职教育“终身体育”教学目標。

参考文献:

[1]郑秋梅.健美操运动中的心理训练问题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健美操队和专选组为例[N].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3).

[2]杜放,郑洪才,罗彭,马文卿.“建构主义”视域下终身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02).

[3]刘俊一,徐莹,马睿.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1(06).

[4]邹志俊,田烨.终身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趋势[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04).

[5]孟凡钧.浅议教学改革之“终身体育”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作者简介:

洪朝阳,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创新方法
微课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可能是方法不对
基于身体与职业素能的中职体育创新教学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