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4-19邱妙锋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初中互联网+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时代悄然到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科技浪潮的冲击,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随机而变,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本文既是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如何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随机应变。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核心素养

一、 初探“互联网+”

近几年,“互联网+”大概是各大媒体甚至普通市民口口相传的最热门的词汇了,在大家眼里“互联网+”成了企业现代化发展的代名词,而“互联网+”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为什么传统的实体行业纷纷朝着“互联网+”的方向发展呢?传统的教育行业,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否迎合“互联网+”的大潮?又怎样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将实体物质或服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和长处,为企业或投资者带来1+1>2的收益,最常见到的“互联网+”的成功案例,比如:自行车加上互联网变成了共享单车,饭店餐食加上互联网变成了美团外卖,各类商品加上互联网变成了淘宝……“互联网+”的成功是基于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联网和信息网络技术,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为各种商品在互联网上构建了一个信息、服务共享的平台,可以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科技现象更是一种共享的思维方式。

二、 “互联网+”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互联网+”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根据上文所说,“互联网+”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人们思维模式的革新,为物联网的发展和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创造了新的契機。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就是实现以下几点:1. 课程信息共享在互联网的并实现实时更新;2. 课程资源的优势共享;3. 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交流与互动;4. 任课教师之间线上的经验交流和探讨研究。从这几点来看,“互联网+”的应用与思想品德课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矛盾,相反“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信息量和充满正能量的资源反而更加能够让初中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更能让初中学生们提起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然而,“互联网+”的缺点在于投入大、花费高,需要稳定的高质量的互联网和大众的支撑,还需要专业人才的维护,这些不利因素导致教育经费支出较高,所以很多学校在教学改革的潮流中并不愿意冒风险去进行“互联网+”的实践。

三、 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新型教学模式下增强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文化修养的高低和道德素养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影响时代甚至国家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蓬勃发展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要把握时机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让自己能够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为祖国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想品德课程有其自身特点,它引人向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同时又存在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教师教学内容容易空洞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互联网+”模式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带来大量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最新的PPT、教学案例乃至新闻等。教师在课堂中播放这些资料,通过图片、事例、FLASH动画等材料将课本中所要传达的内容具体化,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增强。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上到第二单元第四课《人生当自强》,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歌手郑智化的《水手》的视频,以画面和歌词启迪学生,在视频放完后可以将郑智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失去双腿,但坚持求学,最后在音乐的世界打下一片天地的事迹介绍给学生,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郑智化身处逆境仍然能够顽强拼搏,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样的教学,是让学生从“你要我学”转变成“我想学”的过程,原因就在于通过精彩的歌曲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而推进。

传统模式的思想品德教学,最大的缺点就在于缺乏师生交流,教师不知道哪一方面是学生的弱项,不知道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而是没有针对性地教授一些老生常谈的知识点。通过“互联网+”师生可以建立一个互联沟通的平台,如建立QQ群、微信群、贴吧等,这些虚拟平台很好地弥补了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沟通时间的局限性。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线上探讨学习问题,可以向教师表达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和自己对思想品德课上存在的疑问。

初中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提高不仅仅在于学习,更在于有效的监督。初中生的心理和智力机制还没有发育健全,一般难以像成年人一样自律。“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实现,更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初中生在思想品德中的核心素养,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在线评价系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督促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也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提升自己思想道德的核心素养。

四、 结语

“互联网+”模式的思想品德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还有一段路要走,更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学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有赖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实现,本文所涉及的观点如有不足还请广大教育研究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巨秀红.探究融入性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2]李享义,代华.浅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思品课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3(08).

作者简介:

邱妙锋,广东省汕头市,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胪岗镇植英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初中互联网+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