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阅读与思考”的作用和处理

2018-04-19孙爱霞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处理作用初中数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对数学最直接的评价则是“难”,因此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的兴致也不高,这是影响数学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小学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同时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值得深入思考。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一定要善于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可以使得教学效率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的人教版“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较宽广,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新助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与思考;作用;处理

“阅读与思考”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趣味性、知识性及育人性于一体,是教学内容的很好补充。初中数学教师若能利用好这些阅读材料,把它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起来,发挥出其教学价值,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文将具体阐述初中数学“阅读与思考”的作用及其处理。

一、 初中数学“阅读与思考”的作用

(一)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阅读与思考”中大部分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生活,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如《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容器中的水能到完吗》,《山坡的高度》。当学生的兴趣足够浓厚时,他们的思想就会变得活跃,能极大地提高记忆和思维的效果,改善课堂氛围和效率。

(二) 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

近年来数学试题大多以实际生活为载体,问题的题干愈来愈长,需要阅读的文字量越来越大,在考试中常出现此类问题:学生不能快速地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不理解题目的含义导致会做的变成了不会做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考乃至高考的一大重点,学生长期在课堂或课后学习“阅读与思考”的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 了解数学史实

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只重视中考所涉及的考点的学习,而忽视了其对数学发展历史的了解。学生对数学发展史知之甚少,对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极为陌生,不利于对数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和研究。“阅读与思考”对这一方面做了补充,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通古达今,无穷奥妙。

二、 初中数学“阅读与思考”的处理

(一) 将阅读材料作为教学引新的情景

教学的过程并不是教材的简单复制,知识的形成依赖合适的背景,为使教学有意义,可以适当调整教材顺序,将其放入一定的自然情景中,与生活密切联系更能促进理解。在设置问题时,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添数学学习的探索性。

例如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各地彩票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我在进行《概率》课堂教学时,把阅读材料《概率与中奖》的内容作为实际情景导入新课学习,根据这些阅读材料,为概率的教学打下基础。同学们阅读与生活有关的故事时,不再觉得枯燥乏味,纷纷想通过该课的学习摸索中奖的规律,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升。

(二) 改编阅读材料,创设研究性课题

一些阅读材料的内容是正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将其适当改编,成为专题性的课题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感受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

例如在进行阅读材料《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的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掌握了材料中介绍的模型后,改编材料上的题目加深学生的思考。原题目:对x2-2x-8进行因式分解;改编为:对2x2-3x+1和2x2-3xy+y2分别进行因式分解。原题目考查的是二次项的系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改编后考查的还是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模型,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和常数项含字母的两种情况,在引导学生思考后出得出结果,将十字相乘法完整的、系统的呈现在孩子的认知世界里,希望学生能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努力,同学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原来的例子不是人教版的,既不是教学内容,也不是阅读材料的内容,换成例子,看看行吗?)

(三) 结合阅读材料进行德育熏陶

“阅读与思考”所涵盖的数学发展历史中,有着不少著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他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为数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值得大家学习。其中还有许多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通过对中国古代取得的众多伟大数学成就的了解,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焕发其进行创造的动力。

例如在《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深受影响。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在《九章算术》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学生感到十分自豪,纷纷说要研究古代数学典籍,向优秀的数学家看齐,也燃起了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 完善知识体系

初中的学科较多,因此可分配给数学的时间十分有限,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教师可通过阅读材料的教学,填补学生的知识漏洞,促進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实数时,同学们不理解带有根号的数的意义,“阅读与思考”加入了《为什么2不是有理数》,许多学生起初并不明白,只能死记硬背,但这些内容使大家从理论上真正理解明白了,从而能够正确区别有理数和无理数,为之后含有根号的运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阅读与思考”是对数学教材的合理延伸,初中数学教师应把握阅读材料的特点,灵活处理,有选择、有侧重的讲解,让它发挥最大功效。除此之外,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拘形式的指导学生学习数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各方面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立钢.一切阅读题都是纸老虎——中考数学阅读题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3(06).

[2]金丽萍.初中数学教学中阅读题解题的培养模式[J].文理导航(中旬),2014(03).

[3]任桂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2013(04).

[4]土美庆.初中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数理化学习,2015(04).

作者简介:

孙爱霞,陕西省渭南市,陕西省合阳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处理作用初中数学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