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差异性设计和实施的思考

2018-04-19张婷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语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导学案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学案导学”的高效课堂模式下,面对不同的学生,如何让同一份导学案得到有效实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激励与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和面对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并立足于学生差异,在语文导学案差异性的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研究,致力于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语文成绩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导学;差异性设计与实施

西方学者德勒兹说过:“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丧失个性的木偶。”苏联苏霍姆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实,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的确,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培养具有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兴趣天赋、能力水平、思维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并且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才能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一、 实施学案导学差异性设计和实施的必要性

(一) 学生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经历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也各不相同;男生通常擅于抽象思维,而女生擅于形象思维。学习方法上,有的学生擅长于直观记忆,有的学生擅长于语言记忆,同一篇文章会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有的深刻,有的甚至与文本的价值观相背离,甚至阅读完了不知道文章究竟写什么。我们必须正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方面的差异,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二)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不同学生。

高中语文课程提出:“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实施新课标,落实新课标的要求,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唯有实施差异性教学。因此,在语文学案导学中实施差异性教学势在必行。

二、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差异性设置和实施的方法

(一) 学案导学中体现学习目标的差异性。

差异性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性格特征,找到差别,做到因材施教。学习目标既有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目标和高阶目标,使其分层达标。学习目标在学案上第一项内容明确具体的标注出来,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本课必须要掌握的知识,需要努力的方向,鼓励不断超越自己。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上C层学生只要了解词的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即可。B层学生理解辛弃疾风格,阅读辛弃疾其他词。A层学生必须理解辛弃疾词风格并揣摩词里用典的好处,可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比较。

(二) 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差异性的课前预习。

学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大多是语文基础知识,课前的积累部分。可以是积累整理,也可以用填空和简答的方式。学生往往通过预习能轻松完成。课上可以把预习作业交给成绩中下的学生来展示,有不足的地方其他同学纠正补充。这样可以夯实基础,同时也增强后进生的兴趣。

例如在导学案中我设计《小狗包弟》的课前预习作业:(1)熟读文本,以填空的形式给重点字词注音解释。(2)通过学案,简单了解作者和背景,了解巴金,查找有关作者巴金的资料,如果有兴趣的话,查找有关文革的历史,阅读巴金的其他散文。(3)整体把握,了解文章的脉络。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们注重引导他们进行课外迁移,广泛查阅资料,增加积累。后进生则要求他们熟读课文内容,不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课前检查《孔雀东南飞》一文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采用必答和抢答的形式。必答主要针对班级语文能力稍差的学生,知识全部来源于教材,重点是夯实基础,而抢答主要针对掌握知识扎实,积累丰富的学生,得做一些扩展和迁移。

(三) 学案引领下课堂差异化的教学。

导学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语文学科导学案的运用过程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本也容易被一个个预设的问题肢解,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差异性地设计两三个能够统领全篇的问题来导学即可。类似《荷塘月色》品味语言的教学:可以让基础稍差的学生找出拟人比喻的句子;类似作者为什么那么写这一类稍难的问题可以让中等生完成;最后让一些语文能力强的学生模仿这种方法描写景物。

(四) 导学案中练习的差异性设计。

导学案中设计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要有量和难度的差异,这样才能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例如作业可以设置“基础题”“能力题”“提高题”和“选做题”等差异性练习。对那些基础好的学生,设计一些综合题让他们解决,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设计一些简单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力争使全体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升。如在教学《故都的秋》一课后,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以下几项练习题,让学生选择完成下面一至两题: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本文的优美词句进行摘抄。

(2) 背诵你最为喜爱的语段。

(3) 根据课文中秋景的描绘,画一幅古都秋景图或者描写自己故乡的秋景。

(4) 查资料,加深对郁达夫的了解,阅读郁达夫其他作品。

(5) 请为自己设计一项练习,并完成。

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给同樣的人不同的待遇,给不同的人同样的待遇都是不公平的。语文学案导学中实行差异性教学,是语文学科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促进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婷,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级中学语文组。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职高数学教学中设计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
“学案导学”之我见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