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探究

2018-04-19马振敏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语文素养初中生

摘要: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这一阶段,有很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因素,为了使初中生语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就要从原因上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积累知识的能力,全面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素养;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初中生在经历过小学的基本素质教育之后,已经进入了新的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更独立、更具体、更有主观性,学校方面在此阶段主要是对重要的语文知识的传达讲解和丰富,并且在语文的基础方面,即听、说、读、写方面要继续加强,目前,我国初中生的语文素养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原因,对语文素养的加强具有重要意义。

一、 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

1. 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生的语文素养现状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 语文知识现状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知识”和“能力”一直是教学的两种理念,学生在这两种理念的推动下,认为老师才是知识的基础,老师才是能力的传达者,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教师认同感。在行为和学习方式上就逐渐依附于教师,这就会造成学生思维发展的局限性增大,将语文教材和教师教学作为了获得语文知识的唯一途径,进而出现了“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2) 语文积累现状

在初中阶段,语文的获取之后主要的是巩固和积累,而作为巩固和积累的主体的学生却在该阶段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初中是独立意识得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独立思维和主观意识在逐渐地增强,作为教师,本应该抓住这点并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索的能力。然而在实际当中这种情况却恰恰相反,学生无法实现自我意识的发展,很多时候被要求趋近,符合所谓的标准答案。长久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得不到提升,反而会因为标准的介入而被束缚,成了机械学习的机器,在语文的积累上无法做到丰富性和深入性,而仅仅停留在片面和表面上。在目的式的提高了语文素养的同时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度,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情况不得不让人担忧。

(3) 听说读写现状

语文素养的基础的直观表现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能力与读写能力相辅相成,四者不仅关系着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也直接影响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其中听说本应该占有相同或者更大比重,但是在实际当中却相对另外两种有明显的不足。在实際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读写方面,因为考核的主要方式和目标就是读写,因此很多教师主观将读写能力重点发展,只为形式上的语文素养的快速提升,而不注重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以及课堂讨论。这就好比盖一座大楼,不注重钢筋水泥的荷载,而只在意快速的铺砖,这就很容易造成外实内虚的现象,最终在语文素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仅不会继续提升,反而会出现下滑。

二、 影响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原因

造成以上现状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以有三个方面:

1. 应试教育环境原因

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和教师只是片面的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成了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唯一指标,学生也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机械化的认识,既能力=分数,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的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语文教材与教学形式原因

语文教材与实际偏差较大,很多时候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教材中的观点和知识,只能片面的死记硬背,而且更新程度缓慢,更新周期较长,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和丰富,在教学形式过分单一,“讲-背-讲”的机械式教学只会使学生慢慢地疲惫。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打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 其他因素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是学生知识的引领者,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中起着辅助和引导的作用,然而有些老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就不充足,并且不努力加深自己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某一“够教”的水平,认为只要能将课本知识表达清楚,讲解清楚,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完全不在意教学的效果。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水平的弱化。再有,对于一些初中学生来说,正是到了爱玩、爱闹,好奇心强的年龄,因此在学习的主观性上较低,再加上没有老师的引导,家长的看护就会造成学生的顺势发展,最终使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 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 增加语言知识的累积

要增加学生语言知识的丰富、巩固与积累,完善知识层面,提升学生素养,把握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向。要使语文学习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开展建立在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单一的语文课程讲述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课外活动使得课程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当今,网络传媒的发展,使得学生的生活形式愈加丰富,教师可以引导或组织学生观看文艺电影或宣传教育片,把热映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穿插在日常教程中,让学生自行交流讨论,而后发表其自身的观后感,以此来提升学生文化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对语文知识渴求的欲望。

3.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应摒弃应试教育的理念,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与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到加强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为了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及精神文明建设,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成绩考核。教师应摒弃以往理论知识硬性灌输的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进行文化的熏陶和知识的汲取。

四、 结束语

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整个文化课的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加强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水平,就应实现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燕萍.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途径探究[N].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2]张廷亮.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N].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年第9期.

[3]徐桂芳.谈话,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19期.

[4]黄道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课外途径举隅[J].课外语文:下,2015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马振敏,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枝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语文素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