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

2018-04-19游祖敏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途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构成内容,优化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初中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学科教学的效率,全方位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途径

语文学科以其包罗万象的宽广胸怀容纳了缤纷多彩的知识,为学生初步地了解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开启了一扇窗。语文学科以其充满人文性的特点关照人们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灵魂憩息的后花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教会人们识字与表达,为学生开展其他学习活动做好了准备。鉴于语文学科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应提起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充分重视,深入地分析语文学科教学低效的表现与成因,积极地探索优化初中阶段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语文学科教学的效率,才能发挥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一、 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缺乏有效教学设计的指导,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就不会正常运转,致使课堂教学的内容缺乏逻辑性,也会使教学的秩序变得很混乱。但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很多教师以熟悉教学内容为由,不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进行设计,或者只进行简略的设计。这样就不能彰显教学设计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导向功能,容易使教学失去逻辑性,不利于学生把握语文学科知识的脉络和重难点。因此,教师应创新对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的认识,积极探索科学设计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方法,保障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有序实施。

例如,在对《桃花源记》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目标:理解与掌握文章中的一些实词,熟练地朗读课文并对整篇文章进行背诵;理解课文以人物行踪为脉络的写作手法,正确地认识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社会理想;体会课文中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引导学生以远大的梦想为目标,并为之积极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既包含了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同时也包括了情感方面,教学目标设置得较为全面、合理,有利于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素养,有助于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地发展。同时明确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做好了准备。

对于本课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注重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与积累,学会古今异义词的用法,以及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用法;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和理想。明确了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就能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中心和侧重点,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条理性。这样就能使学生快速领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详略得当、科学合理,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效率。

二、 趣味导入课程

引入部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能否引发学生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兴趣,取决于课程引入部分是否有效。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表明,趣味性较强的课程引入能有效地聚焦学生精神,调动学生探索语文学科知识的积极性,能使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大幅提升。但是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觉得课程引入部分不太重要,他们认为直接引入语文学科新知识能节约课堂时间,使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学科知识。持有这种想法的教师往往不设计教学的引入部分,或者只是简单地进行了设计。殊不知教师的这种理念与做法使其错失了培养学生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一个良好时机,不利于语文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引入语文学科知识的方法,提高引入部分的趣味性。

例如,在引入《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资源,使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激起学生探索语文学科知识的热情。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互联网大量搜集紫藤萝的图片,并通过反复地对比每张紫藤萝图片,筛选出最漂亮的几张。教师筛选出来的紫藤萝图片首先要是高清的大尺寸图片,以保证图片在大屏幕上放映時的清晰度;其次,教师筛选的紫藤萝图片要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一经放映就能让人感觉眼前一亮,为之赞叹;再次,教师展示的紫藤萝图片应与课文中描绘的紫藤萝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才能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心弦,才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作用。

上课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紫藤萝的精美图片。教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种十分漂亮的花要分享给大家,大家想不想看?”学生开心地答道:“想!”这些美丽的紫藤萝一经展示,就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纷纷发出了惊叹声,感叹大自然如此美妙的杰作。教师:“同学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是什么花吗?”学生:“紫藤萝!”教师:“对!这就是紫藤萝,这些紫藤萝真美丽啊,课文中的紫藤萝瀑布比这还要壮美,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学生:“好!”这样教师通过一些精美的紫藤萝图片,不仅引起了学生对本课课文的好奇心,还成功地引入了新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通过设计恰当的语文学科教学情境,能成功地缩短学生与语文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探索的兴趣,能有效增强语文学科教学的生动性,优化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素养。例如,在学习《黄河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设置歌曲情境。课文《黄河颂》就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通过设计歌曲情境有助于学生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的中国文明,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中国人。这首歌曲描绘了黄河的恢宏气势,以及其象征的我国人民顽强的抗争精神。歌曲气势磅礴,热情豪迈,凸显了黄河的巨大力量与我国人民英雄的血性,歌颂了像黄河一样坚强伟大的中华儿女,歌颂了我国人民保卫祖国与黄河的决心与气概。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磅礴的气势强烈震撼着人心,一经播放就使学生感到热血澎湃,使学生纷纷惊叹,使其感受了黄河儿女顽强的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这样教师通过一首歌曲,引发了学生的情感,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能帮助学生领悟《黄河

颂》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主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歌曲情境时,选取的歌曲要与语文学科新知识有内在的关联,规避生搬硬套地设计情境。

除了歌曲情境,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如对于语文学科阅读中需要学生层层探索才能明晰文章主旨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实施小组探讨活动。由于文章主旨难以理解,需要学生逐层探索才能获悉,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是单个问题,而应是多个问题。教师设计的每个问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各个问题之间应具有逐级深入的联系。通过抽丝剥茧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图与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探索语文学科知识的意识,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学习的有效方法。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情境。将语文学科知识融入游戏中,能引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热情,能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学科学习环境,优化语文学科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复习已学词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猜词游戏。教师可以选取四名学生并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中有两名学生,他们分别负责表演和猜词,教师在旁边负责限定时间和替换词语卡片,其他学生可以根据台上同学的表演一起猜词,但是不能出声,参与游戏的小组在同一时间内猜对词语最多的获胜。通过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设计游戏情境,激起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 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

对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的评价,不仅能表明学生对整堂课所讲知识的学习状况,而且能反映出教师语文学科教学的情况。通过语文学科教学的评价活动,还能促使教师反思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帮助教师及时地汲取语文学科教学的有益经验,并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与改进语文学科教学,才能使语文学科教学的效率不断得到提升。很多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中直接忽略了这一内容,有的教师即使设置了评价活动,评价的方式也较为单一。教师应转变语文学科评价的理念,探索语文学科教学评价的丰富形式。

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评判初中生语文学科水平的途径大多是通过考试进行。然而这种语文学科评价形式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范围有限,并不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状况。因此,教师应努力探索形式多樣的评价方法,优化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的效果。例如,对于初中生交上来的作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间互相批改。这样不仅增强了语文学科写作评价的时效性,使教师的负担有效减轻,而且能使学生在评价别人作文的过程中借鉴别人有益的写作方法,同时还能根据别人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省,不断提升语文学科写作水平。

五、 小结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增强课程引入的趣味性,科学地设计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并设置恰当的语文学科教学情境,建立合理的语文学科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优化语文学科教学的效率,才能提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罗万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1):108.

[2]李艳敏.试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路[J].学周刊,2013(35):136.

[3]赵彦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4):64-65.

作者简介:

游祖敏,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峡阳中学。

猜你喜欢

途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