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幼儿开展性知识教育问题的思考
——基于幼儿园、家庭视角

2018-04-02张雁影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防性儿童性性知识

张雁影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陕西西安 710061)

一、儿童性侵案件引发的思考

在2017年8月12号到16号的几天时间里,全国各地网友在微博上爆出三起儿童性侵事件,有文字、有图片,引发民众的气愤,尤其令人悲痛的是受害人在受害的过程中浑然不知自己受到伤害,其中一名受害女童一直在玩手机[1],既没有求救意识,也没有反抗行为。再看近日来电视、网络等媒体不断爆出各地儿童性侵事件,我们不得不将研究视角转向儿童性侵问题。

据《“女童保护”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433起,受害人约778人,平均每天曝光1.21起;女童遭性侵人数为719人,占92.42%。68.63%的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防性侵教育;21.44%的家长认为性侵害离孩子很遥远;30.32%的家长不确定儿童性侵害是否会发生在身边。[2]

看着这一组组数字触目惊心,儿童本该生活在无忧无虑的阳光下,可有一些“恐怖分子”却把魔爪伸向了婴幼儿群体,使儿童性侵案件不断发生。性侵案多是熟人作案,由于是熟人、亲近的人,容易接近孩子使得性侵案件更易发生,且隐蔽性强,家长、幼儿园往往在第一时间难以发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对性侵儿童犯罪分子惩治不力,措施不当,使犯罪分子有恃无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幼儿园性教育知识的匮乏和大多数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系统防性侵教育,这才给性侵犯以机会。痛定思痛,我们必须对儿童开展性知识教育,以提高儿童防性侵能力。

在TED:《儿童与性,保护还是教育》中著名讲着桑德琳·范·多芙谈她对儿童性教育的思考时说道:如果我们只是把性当做成人的话题而不回答儿童关于性的提问,有可能产生三种后果,最可怕的一种是,儿童面对性侵害时,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说。[1]不管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幼儿教育专家的呼吁,对幼儿进行性知识、防性侵教育都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刻不容缓且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二、对幼儿开展性知识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一)性知识教育的概念、意义

性知识教育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狭隘的性生理教育,它是广义的性教育,还应该包括认识身体发育、两性差异以及与异性相处之道,是情感教育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3]。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对幼儿开展性知识教育可以唤醒社会对幼儿性教育问题的重视,让社会重新审视幼儿性教育问题。

在幼儿园开展性教育,对幼教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教育任务,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性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对幼儿进行性知识教育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观念冲击,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不配合,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性知识教育是“多管闲事”,容易让孩子早熟,于是,幼儿园一般情况尽量回避此问题。其实,性问题不谈并不等于不存在,回避并不等于没问题。幼儿园可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性教育,改变人们对性教育问题的不谈(难以启齿)、不教(无从下手)、不引导(长大即知)的观念,从而在幼儿阶段就树立科学、健康的性知识教育思想,预防幼儿对性知识的认识偏差或错误。

在家庭开展性知识教育,可以构建幼儿健康人格,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性别,并且根据自己的性别差异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性别角色和情感反应,还可以克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伤害的心理障碍,构建幼儿健康、健全的人格。

(二)幼儿园性知识教育的内容选择和教育方法

1 .引导幼儿及家长科学理解性意识和性知识教育的含义

在幼儿园开展性知识教育,对幼教工作者来说都是全新的话题,中国传统观念里对孩子“谈性色变”,教师是不想也不愿意谈,家长是不愿也不知怎么谈,因为对一个幼儿讲生命起源,谈性,担心孩子听不懂,又难以启齿,就用其他话搪塞过去,岂不知,这是失去了一次很好的生命起源和性知识教育机会。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应该选择最简单的、适合幼儿年龄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性教育的含义,比如,为幼儿讲解性的含义只需告诉他们性是关于人的不同划分,根据性别可以分为男孩和女孩[4];教师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从生命起源讲起,一方面使孩子明白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要有报恩之心;另一方面,孩子也明白了两性的区别,对今后防止性侵犯打下基础。所以,幼儿园有必要在“幼儿家长学校”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对幼儿开展性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指导家长对幼儿开展正确的性教育方法。

2 .重视幼儿性意识教育,使幼儿建立性别角色

幼儿由于年龄小,性别自认能力不强,容易产生关于性和性别方面的疑惑,也使得他们在遭遇性侵害时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性别自认就是幼儿最终确认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的过程。幼儿在接受性知识教育的初始阶段,首先,应该教会他们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性别的认识,如,对女孩进行性教育时,告诉她们,女孩有什么生理特点,再告诉她们男孩有什么生理特点,怎样区分男孩和女孩,和男孩相处时应该注意什么?在幼儿建立了初步的性别意识后,再进行其他性别保护的教育。

幼儿园开展性教育活动,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内容,不能跨越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超越幼儿年龄段的性信息进行普及教育,也不能不间断的进行性教育,给幼儿造成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如果幼儿有了抵触情绪,其性教育课程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背离了性教育的初衷。

3.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各种活动中进行性知识教育

幼儿园开展性知识教育活动,不是作为一门学科单独教授,而是贯彻到其他学科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教育,如,幼儿一般比较喜欢动画类视频和图片,教师就可以在讲小动物故事中播放有关动物世界里动物求偶或者交配的视频,在播放画面的同时,教师要为幼儿讲解动物之间正常交配是成长的需要和繁育的需要,也是动物从小到大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特征,而小朋友就是小动物的小时候这个阶段,也有不同的小伙伴,让幼儿根据兴趣爱好了解基本的人的特性,侧面进行性知识教育。

4.培养科学的性态度,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长期以来,性神秘、性禁忌的传统观念,使得大多数父母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和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的性知识教育简直是一片空白,有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未涉及过这方面的教育,即使孩子问起也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幼儿园更是避而不谈。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如同吃饭喝水一样重要。对幼儿的性知识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讲解生理知识,还应将幼儿的品德、情操联系起来,把价值观教育联系起来,在对幼儿教育中要遵循基本的伦理精神:首先,完善自我,不受他人侵害,也不去侵害他人;应当自尊并尊重他人;其次,性行为是美好的,但不能以牺牲他人来满足个人的私欲,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不受侵犯。幼儿园每天开展各种活动,教师有意将性知识教育渗透其中。

5.正确面对幼儿告状,妥善处理幼儿“性游戏”

在幼儿眼里,幼儿园老师既是老师,又是法官,还是调解员,更是维护正义的化身,所以,在幼儿园,教师时刻面对幼儿的各种告状问题,很多教师对幼儿接二连三的告状是非常头痛的。有位幼儿教师讲,他们班有几个小男孩去掀小女孩的裙子,甚至去摸女孩的隐私部位,一开始女孩由于害羞没有告知老师,后来有个胆大的小女孩就给老师告了状,当时,老师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这么小的孩子就品行不端正,她准备好好批评这几个小男孩,对来告状的女孩说:“老师批评他们”。后来冷静下来,觉得这个问题不是批评教育几句就能简单解决的,几个小男孩都有此种行为,说明儿童性知识教育应该进行了,后来与园长沟通,征得园长支持,率先在她带的班级开展幼儿性知识教育,这个教师专门上网查询了有关幼儿性教育的启蒙相关材料,买来相关的影像光碟,在家园活动日开展了“我是谁”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观看,通过影像资料,班上孩子明白了男孩与女孩的生理区别,对异性的神秘感逐渐消失,并学会了保护自己身体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来这个经验推广到其他班级,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教师没有把“品行不端正”、“下流”等帽子轻易扣在小男孩身上,这是正确对待幼儿性游戏的做法,性知识教育应该是未来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内容之一。

(三)家庭性知识教育的内容选择和教育方法

1.正确回答幼儿提问,实施恰当的性知识教育

每个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许多的疑问,对家长是不小的考验,如,我们常常听到孩子问父母:“我是哪里来的“?大多家长的回答啼笑皆非:“你是河里捞的”、“在医院捡到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姥姥在菜市场拾的”,现代更有一句经典回答“充话费送的”;还有的家长是“等你长大就知道了”搪塞过去;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扣一顶“下流”的帽子;还有的家长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这样的做法,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害怕和抵触情绪,疏远与父母的距离,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这是很危险的。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很小,他们懂什么,讲也是白说。其实,著名性教育专家阮芳赋说过:“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时期(3—6岁),孩子在周围环境影响下,对事物的各种观念开始逐渐形成,其中包括性观念、性态度、性道德标准等”。家长对孩子的性知识教育,不是专门进行的,要顺其自然,对于他们的好奇心不能随意抹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要采取自然的、温和的态度,坦诚回答,不要欺骗也不要详细回答;应用科学的术语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幼儿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对孩子似是而非的疑问,家长回答应坚决、果断,不要引伸,不要联想。

2.掌握好性知识教育时机,树立性别角色意识

一般讲孩子在2岁左右通过对父母性别角色差别的认知,形成了最早的性意识,之后又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行为示范和语言熏陶,到3岁前形成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性身份意识,即完成性别认同。3岁后性意识向全面认识男女性征的方面发展,伴有相当大的性好奇,直到青春发育期,这种性好奇都是十分强烈的。[5]

国外的性学者主张从零岁开始进行性教育,指出5岁前是性知识教育的关键期,这与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一致的。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曾经站在教育的立场发出了感叹:“遗憾的是,在这种基础教育中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它完全回避了性的启蒙,这是一个应当引起教育家和改革者充分注意的大问题”[6]。5岁是幼儿进行“性探索”和创造“性理论”的关键时期,幼儿对任何新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对男女生理上的差别格外关注,如,幼儿从电视上听到“强奸”一词,他会好奇问父母:“什么是强奸?”因为不懂,所以求证父母,这是他求知的表现,这时候,父母就应该抓住时机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话回答他的问题,既不能搪塞,更不能嘲笑孩子,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他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渠道,父母要耐心、正确的回答孩子的各种问题。如,很多小男孩没事就喜欢摸自己的外生殖器,家长看到后一般会大声斥责儿子“没出息”。其实,幼儿对性有不同的体验、接触和认识,他们没有十分清晰地性意识,他们只是潜意识里探究,因为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就像玩弄脚丫、摸鼻子、耳朵一样摸生殖器,家长的反对,孩子这时可能会产生疑惑:爸妈为什么会暴跳如雷呢?身体中这一部分为什么不能摸、不能动呢?这时的家长就有责任给孩子讲清楚这个问题,以免给孩子造成不正确的性意识。

3.坚持正面教育,了解两性生理特征

幼儿的好奇心和性活动是自然发生的一种本能,孩子的问题越多说明他思考的东西越多,是孩子急于了解世界的一种表现,对家长而言是好事,家长对幼儿的性知识教育就要利用生活中的一切事件及时教育,如,在幼儿5岁前,父母可以利用与幼儿一起洗澡的机会,教给孩子各种性器官的名称,不要用污秽的词语或者不洁的字眼来称呼性器官,并交给孩子性器官的清洁方法,在孩子极其自然的情况下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消除对两性差异的神秘感,家长还可以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展示给孩子看,通过照片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在聊天中自然地解答幼儿的各种性疑惑,教会幼儿正确的使用手纸,学会对身体的清洁方法。

4.家长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5岁以前是儿童身份的确立和性角色培养的重要时期,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进行符合他自己性别的身份体验,如,家长给幼儿起的名字、穿衣打扮、买的玩具、玩的游戏都会对幼儿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影响,这也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性知识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生活中,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的喜好,给男孩梳小辫,穿女孩衣服,有意按女孩模式抚养;还有的家长则相反,使幼儿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性别,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异性癖,产生不正常心理。

5.正确看待幼儿的“性游戏”,实时为幼儿解答疑惑

有位家长带自己的女儿到同事家玩,同事是一名男孩,两个家长在一起聊天,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这位家长上厕所时无意听到男孩对女孩说:“咱俩结婚吧,结婚了咱们就能天天在一起玩,”说着还上去亲了女孩一口,女孩怯怯地说:“我妈可能不让”。面对此情景,这位母亲说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装作没听见,事后又觉得不妥。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幼儿也有“性游戏”,他们的游戏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究,是对成人世界的模仿,家长对幼儿出现的“性游戏”既不能大惊小怪,指责孩子“下流”,也不能全然不理,顺其发展,应该用比喻或者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明男女方面的事情,家长要在语言、表情上恰到好处,自然大方,让孩子感到这些问题很普遍,不值得深究。

三、防性侵教育——幼儿性知识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

(一)儿童性侵犯概念

儿童性侵犯也称儿童性侵害、性虐待,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个概念研究很多,大多是从各自研究的视角进行论述,没有一个可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但纵观大家的研究,归纳总结可将儿童性侵犯分为两种:非身体接触和身体接触。非身体接触性侵犯是指侵犯者只是向儿童暴露自己的生殖器,或在儿童面前手淫,或对儿童进行性挑逗,或者让儿童观看色情或淫秽电影或录像;身体接触性侵犯包括侵犯者触摸或抚弄儿童身体敏感部位、迫使儿童对其进行性挑逗和性挑逗式的触摸其身体、在儿童身上故意磨擦其性器官、试图与儿童性交和强行与儿童性交。儿童性侵犯受害者不仅限于女童,男孩也可被性骚扰和性侵犯。[7]

(二)家长教育孩子防性侵的内容和方法

1.教育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家长在孩子能够听懂话的时候,就要明确告诉孩子性侵犯的危害;其次,告诉孩子自己身体私密的地方不允许别人碰,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进行解释,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需要正面解答,采用温婉隐晦的说法只能使孩子更加糊涂,如,明确告知女孩子背心裤头覆盖的地方不给别人看也不允许别人摸,同样不要看或者摸别人的隐私部位;男孩子的生殖器也不允许别人摸,自己也不要去摸别人。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父亲尽量不要在女孩面前穿过分暴露的衣服,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做父母的,关键一课就是要教孩子学会防性侵,学会保护自己。[8]

2.教会幼儿求救方法和力所能及的反抗

有的时候,孩子对性有一定的认识,也知道别人的某些行为是错误的,但因为惧怕侵犯者的报复而放弃反抗;有些孩子甚至在受到伤害后选择沉默,加剧了侵犯者的肆无忌惮,为所欲为[9],这会使性侵案件更为隐蔽,更难被发现,更容易引发二次侵害。对此问题,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说“不”,及时阻止坏人的行为; 还有,要告诉孩子无论是谁,只要他亲昵的举动让你感到不舒服,就应该拒绝他这样做,哪怕这个人是老师、邻居家的叔叔或是警察。有专家建议,家长可设置情景问题与幼儿互动交流,比如“如果不认识的叔叔请你帮忙跟他去找丢失的东西,你会怎么办?”、“如果邻居的叔叔抱着你,摸你的小屁屁,你会怎么办?”、“如果有陌生的人脱自己的裤子给你看,你会怎么办?”幼儿由于年龄小,单纯,很容易相信熟人或者老师说的话,所以,幼儿园及家长都要告知孩子,一旦出现猥亵甚至类似猥亵的情况,第一时间向周围人大声求救,或者告诉老师或者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家长一定会无条件的站在你身边保护你,使孩子愿意说、也敢说,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害减轻到最低。如,给孩子教儿歌《小小秘密藏心里》:“小小秘密藏心里,谁也不会告诉你,坏人要是欺负你,告诉妈妈要牢记”[10]。经常教孩子唱儿歌,加深孩子的记忆。

3.对孩子进行生命安全意识教育

孩子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常是遭受不法分子侵害的重点区域。对于年龄较小、自身缺乏保护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一定不能让其独自外出,更应当加强保护;尤其面对有生命危险时,求生是第一要务,教会孩子首先学会珍惜生命,其次,再观察周围环境,及时呼救。另外,家长有急事时,不要把孩子临时托付给异性大人照看,尤其是熟人,孩子的自我警惕性会自动降低,也是非常危险的。家长尤其要告诉女孩十句话:“和陌生人说不、裤衩背心覆盖的地方不允许别人摸、小小秘密告诉妈妈、问我名字不能说、放学早回家、永远不要打黑车、男孩女孩独处一室不要超过30分钟、慎坐别人顺风车、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面对侵害可以不遵守诺言”[11]。让孩子牢记这10句话,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

(三)幼儿园开展防性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提高防性侵意识,教会幼儿防范措施

在幼儿园,教师可通过看电视、读绘本、背儿歌的方式教育儿童防性侵,如王大伟教授的平安歌谣《小熊好宝宝》:“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边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12]。儿歌简单易学也容易记忆,幼儿在无意识当中提高防性侵能力。在语言、生活或者其他课上,用童话故事教育幼儿如果陌生人敲门时,独自在家不要随便开门,这不仅仅是预防性侵害的发生,更是预防入室盗窃、拐骗等案件的发生;还有如果坏人对孩子做出了不好的行为时,有的坏人要求孩子保密或者威胁利诱,教师要明确告知孩子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发生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这样才能够避免孩子受到二次伤害[7]。还有在讲故事、做游戏时告诉幼儿尽量不理陌生人的搭讪,不跟陌生人讲自己的情况等。如,儿歌《小鬼当家》:“一人在家放暑假,生人敲门不应答。问路送奶查电表,决不开门我当家”。另一首儿歌《遇到坏人可以骗》:“我家有个好宝宝,诚实守信又可靠。遇到坏人可以骗,二小放牛立功劳”。还有儿歌《前边追上小朋友》:“一个人呀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低下头呀快点走。前边追上小朋友”。[12]教导幼儿保持警惕是应当的,但幼儿教师需要注意表达方式,不能用过多的描述来恫吓孩子,让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影响心理健康。

2.加强幼儿园内部管理,减少性侵事件发生

目前,性侵事件有很多发生在幼儿园,这是要坚决杜绝的。对幼儿园来说,园长要加强管理,从制度上杜绝漏洞发生,如,规定不管是教学还是休息时间,尽量避免男教师和女幼童单独相处,有事要和异性幼童商谈时必须有2个教师在场;对幼儿园大门要有一定的防范措施,安排专人看管,防止陌生人进出,实行接送幼儿持证制度;对幼儿教师来讲,要热爱幼教事业,要热爱幼儿,绝不做任何对不起家长和幼儿的事情;对幼儿园的其他辅助部门,如,门房、值班室,告诉幼儿尽量少去,有事直接找老师,不要被大人的各种借口吸引,教会幼儿与异性长辈的相处方法,使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3.家园密切配合,开展各种亲子活动

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安排家长与幼儿开展一系列活动,如,玩游戏、讲故事、演话剧等,创设一定的环境、情景,教育幼儿面对坏人时如何应对,游戏结束后对幼儿不正确的做法及时纠正,以引起幼儿重视。

四、健全国家法律法规,强化国家和社会责任

对幼儿进行性意识、性知识、防性侵教育,除家长、幼儿园做好各自的工作外,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健全法律机制,加大处罚力度。陈岚说过:“性侵幼童,是一种及其隐蔽的犯罪,常常隐蔽在家庭、熟人的保护伞下,不能仅靠执法机关,儿童无力自卫,需要周围每一个公民的警觉和对孩子的关爱”。 可见,防性侵教育不仅是幼儿园、家长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一)完善幼儿保护法律

首先,要完善法律。目前,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大多是笼统的规定,没有实施细则,很难落实,当一个孩子受到性侵犯以后,除了向公安机关报案,还能向谁去申述?去报案?[13]可见保护儿童防性侵犯的法律法规体系需逐步完善,如,国家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刑法》等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专门的《性侵害防治法》,明确社会各界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14];其次,细化处罚条款,比如,要专门设立“性侵儿童罪”,更加细化处罚措施,对在现实社会、虚拟空间中性侵儿童的各种行为在法律上予以明确、具体的处罚规定。因为有些案例表面看起来对孩子的身体伤害不大,但是,对其心理上的伤害却是难以估量的,有的甚至一辈子消除不了阴影,比如,孩子孤独、抑郁等。所以,未来如果涉及到性侵儿童案件中的民事赔偿,建议设定额定的最低赔偿标准,使得受性侵害儿童既能得到身体治疗也能接受心理治疗,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二)健全“二次伤害”防范机制

对于已经造成性侵害的儿童,要避免对其二次伤害。目前,江苏淮安建立了“暖阳之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中心[15],他们的做法是对遭受性侵害儿童询问时配上心理咨询师,公检法统一使用一次录音、录像资料,这样既能使得孩子进行完整地表达,又避免多次重复询问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这个经验是值得学习、推广的。

(三)学习、参考世界各国对儿童性侵案的处罚方法

美国及其他国家对儿童性侵案的处罚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德国允许性犯罪者自愿选择是否“化学阉割”;韩国对性侵犯者实施“化学阉割”,是亚洲第一个使用此方法的国家;瑞士对不满12岁儿童进行性侵或者色情犯罪的诉讼,将不再有时限约束,他们可以随时将犯罪者绳之以法,让受害儿童永远都有开口的机会;日本在1999年设立了儿童买春及儿童色情处罚法,与未满18岁的儿童进行性交或者猥亵行为时,无论有金钱往来与否都要受到严重处罚;美国《梅根法案》颁布,对性侵儿童的罪犯,实施假释期间须佩戴手腕警告标志与电子追踪器方法,若一个人曾经犯案两次以上,出狱后还必须每3个月前往警方接受一次问询,甚至胡须、发型等体貌特征有所改变时,也必须及时向警方报告,更禁止其从事与儿童有接触的职业[16]。世界各国对性侵儿童罪犯的处罚方法我们虽然不能全盘照搬,但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保护儿童权益,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

[1] 新浪教育.性侵就在身边,孩子的性教育你该怎么做?[EB/OL].http://edu.sina.com.cn/zxx//doc-ifykcppx9185381.shtml.

[2] 赵子宇,黄茂婷.儿童性侵频发,防性侵教育老师家长不该羞于谈“性”[EB/OL].(2017-06-16)http://news.cyol.com/content//content_16196934.htm.

[3] 任晓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EB/OL].http://www.baby611.com/.

[4] 由琨婷.幼儿园开展性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实施方案[J].科教导刊,2014(2).

[5] 360百科.性意识[EB/OL].https://baike.so.com/doc/6920203-7142147.html

[6] 钱雨.儿童哲学的意义—马修斯与李普曼的“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9(8):19-24+29.

[7] 中国教育在线.真实案例分析: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EB/OL].http://xiaoxue.eol.cn.

[8] 林甲针,等.家有儿女:防性侵教育家长读本[M].福州:海峡发行出版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9] 杨柳,沈沉沉.校园儿童性侵背后的冷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15-18.

[10] 中华励志网.儿童防性侵害的童谣[EB/OL].http://www.zhlzw.com/gy/sr/795577.html.

[11] 宝宝树.女孩若听过这10句话也许这一生就不会受到性侵[EB/OL].http://www.babytree.com/community/beijing/topic_74268785.html.

[12] 坐看云起的日志——网易博客.王大伟教授的平安歌谣[EB/OL].http://www961952350.blog.163.com/blog/static/1066627772010624730275/

[13] 许可.我国农村幼儿性教育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10):46-49.

[14] 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924/c1001-23013075.html.

[15] 网易新闻.江苏省首个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中心成立.http://news.163.com/16/1013/14/C3913H3000014SEH.html.

[16] 陕西手机报. 盘点世界各国对性侵儿童案件的法律规定管制方法[EB/OL].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3-06/22/content_9589342.htm.

猜你喜欢

防性儿童性性知识
防性侵教育在初一学生中的实践研究
“防性侵”讲座促健康成长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用“东方红”和“新锋尚”诠释少先队政治性与儿童性——东方红小学少先队品牌建设两例
我国儿童性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小学生防性侵的教育策略
幼儿园防性侵教育的实施策略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