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018-04-02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笔记遗传多媒体教学

唐 静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枞阳中学 246700)

传统教学模式因其形式简单、枯燥、单调,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饱受争议.在大家的殷切期盼中,中国教育部于2001年制定了新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在教学的实施中要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高中生物有大量的概念、原理、生物现象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想和生物学思维的目的.在众多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教学因综合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很容易发生教师盲目演示、忽视课堂中的师生交流,学生懒动手、不动脑的情况.笔者经过多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提高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方法如下.

一、教师掌控全局,做好引导者

1.教师课前认真备好课,务必使教学内容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

教师施教的对象是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例如,借助多媒体构建模型进行“假说—演绎法”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四步骤,将孟德尔实验与多媒体模型相结合,带学生理清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重点部分要做重点强调,在黑板上板书.

2.课前要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和时间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反馈、纠正、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方法除了观察学生外在的表现外,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的知识内化情况.提问最好设在概念和重点知识学习之后进行.例如,在学习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转录”概念之后,要及时提问转录的模板是什么?通过提问可知:转录的模板是要表达基因的解旋后的一段单链.接着再提问,DNA复制的模板是什么?通过提问可知:DNA复制的模板是DNA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以免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后摄抑制作用.

3.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创造和谐课堂生态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被束缚在讲台上,这样会使教师和学生有距离感和不平等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走下讲台,走向学生,不但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还可以在讨论环节中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为孩子们解疑答惑.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中,通过和学生对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理解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为课堂定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节课的氛围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给学生带来了多项感官的刺激,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的内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教学时,可以采用flash动画模拟的形式,既能化难为易,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接收知识的速度和牢固度.

二、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唱好主角

1.课前布置好任务,做足预习工作

进行多媒体教学,课堂呈现的信息量大、知识多,学生需具备要接收迅速、转化快的能力.要想课堂收效好,课前的预习是必要的.在学习“建立血糖的调节模型”教学时,就要提前把小组分好,每组剪好“糖卡”、“胰岛素卡”、“胰高血糖素卡”卡片,为课堂上的血糖调节模拟活动做好准备.

2.学生做线性题纲笔记,以备课后整理笔记

因为多媒体教学中知识的传递多采用PPT形式,它不像板书可以在黑板上留下痕迹,便于学生做课堂笔记,利于课后及时巩固、复习.所以,多媒体课堂中的草稿纸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进行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时,八种细胞器的化学组成、结构、分布、功能等知识点琐碎而繁多,课堂上无法及时消化,学生可以在稿纸上做线性纲要记载,课后互相讨论整理笔记.为了保证稿纸的质量,课后可以把稿纸收上来检查,然后每周专门留一节课,让学生相互讨论十分钟,然后整理本周生物笔记,进行再学习.

3.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进行独立思考,表达个人见解、看法.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深化与拓展需要使用讨论法.例如,对“基因突变”概念的深化.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通过学生讨论得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才能称之为基因,发生在非编码区或内含子区段上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就不是基因突变.讨论法还可用于易混点知识辨析.例如,“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两概念的辨析.通过讨论得知:“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伴性遗传”是指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两者基因所在位置不同、影响机理不同.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利有弊,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也有其不足.做为教师要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它的优势,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助力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笔记遗传多媒体教学
非遗传承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