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梯度、密度及关联度探索

2018-04-02王燕楠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关联度梯度关联

王燕楠

(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 226100)

一、教学梯度的精心设计

首先教师需要对提问梯度进行精心设计,以强化学生思考问题的水平.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都会遵循从易至难的规律,循序渐进的习得是普遍学习状态,对于那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知识而言,学生理解起来便相对费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化难为易的策略,让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有梯度.通过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的提问策略,启迪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状态,让学生的思维深度与理想教学目标深度相一致,最终更加顺利地处理相应的问题,完成思维释疑明理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到函数和方程有关内容之际,虽然函数与方程可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其中均能够表现出等量关系,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进行相互转化,尤其是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更是处理各类问题的必要依赖关系,操作可行性很强.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促使学生进行梯度化训练,也就是先使学生夯实基础,再使学生接受提问,让学生以问题为跳板,实现知识掌握度的进一步跨越,实现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效果.

二、提问密度的合理把握

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密度如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在一节数学课上,提问数量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并不完全正相关,只有质量与密度相适宜、密切与需要相一致,才会保证提问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注意提问节奏的控制,以强化学生思维训练.如果提问密度过高,不但教师压力很大,学生也会因为产生应接不暇之感,而呈现出紧张的心理状态,将无暇于有效的思考.而若是提问密度过低,则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同样无益于活跃课堂氛围的提供.密度高低的把握,直接体现出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强弱.比如在教学至数列概念和简单表示方法之际,教师可以在导入时提出理论性问题以供学生思考.而当学生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师则可以提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进入到练习环节时,提问频次则要相应降低,以便使学生有更为充裕的时间进行练习.在进入到总结环节,则需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提问,用自问自答或者自问互答的方式去除知识点上的疑惑.

三、提问关联度的深入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关联度包括下述几方面内容.

首先是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当综合考虑到问题的所有方面,像内容、目标、切入点、具体提问方式等,所提问题需要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佳.比如在探索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有关内容时,出于使学生对本部分新知识更好掌握的考虑,教师即可以找到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强化对新知的探讨欲望,像某地区一天内温度变化曲线问题、股票市场走势图问题等等,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信息整理,或者把这些内容制作形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函数理论知识和生活的关联.这种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弥学生的“函数”恐惧心理,使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宽、问题处理能力将因此变得更强.

其次,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关联,也需要提问发挥出其特殊的使命.在新程课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出于训练学生注意力的考虑,做好情境创建工作极有必要,而创建情境时则需要以学习内容为依托进行,二者的关联如果没有问题的引导是难以想象的.比如在探讨空间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课题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室中地面与屋顶间的空间,分析房顶上任一直线同地上任一直线的关系,由此进入到新知学习情境中去,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这个时候,学生会因为教师的合理提问,而受到积极的引导,从而走向更加深入的理论知识探索境界中去,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新知.

最后,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是提问所应当负有的责任.知识的环环相扣,能够让学生对其的把握更加有效.可以说,高中数学所涉及到的知识之间具有较强耦合度,一般的新知识获取均需要以旧知识为基础才能进行.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其认知过程通常是从具体至抽象,从感性至理性,从浅层到深层的,其环环相扣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教师需要注意以合理的提问为契机,使新旧知识妥善相联,以便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深入的思考,展现出问题的连续性,达到知识结构完善化与网络化的效果.比如在探讨等比数列前n项和有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即可以先指导学生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推导方法进行回顾,接下来提出更具关联度的问题:同等差数列比较起来,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有哪些特点、探讨等比数列求和时的特殊性,以及怎么样从等差数列各个求和方式中得到等比数列求和方式的启示等.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也就是关联新旧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可谓功莫大焉.

教师利用课堂提问的形式,可以达到对于课堂的实时调节控制效果,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训练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以多元化的提问方式,确实可以收到激活课堂之效,让高中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给“以生为本”教学原则以充分的发展机会.所以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以基本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为前提,通过合理的设问,从教学梯度、教学密度与教学关联度几个层次对此课题进行梳理,不断完善课堂结构与细节.

猜你喜欢

关联度梯度关联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沉香挥发性成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奇趣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