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3-28郭飞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

孙 微,郭飞君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超过310倍,毛入学率增长超过150倍。[1]这对于一个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而文化基础薄弱、教育发展滞后的国家来说,显然是一个震撼的大飞跃,其意义之大绝不亚于GDP增长速度对我国社会发展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如此快速的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大众化背景下的现代大学人格、大学本质、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职能问题等,其研究进程与成果显然并未像高校扩张速度那样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实践层面上,对目前高校教育质量的判断也争议多多,批评之声渐高,这表明我们在高等教育转型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有效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如同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概念一样,大众型高等教育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战”以后,伴随着西方各国经济重建的进程和资本主义竞争新形势的形成,以及教育民主化思潮、人力资本理论、终身教育思想和战后“人口爆炸”所形成的教育压力,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

与以往的精英高等教育不同,大众化高等教育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再被视为生产英才的工具,而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的场所”[2],因此其主要关照的教育目标不再限于社会“精英”,其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逻辑起点也不再是“精英教育”的“高深学问”,而是更具功利性的个人谋生手段和“社会利益”。因此,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体现出三大特点:从单一的“象牙塔”式高等教育结构迈向多维的高等教育结构,即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网络格局;从封闭式办学走向开放式办学,即从招生制度到办学内容与方式都将为社会服务纳入大学的职能(且为主要职能);从一次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使高等教育在时空观、价值观、质量观都发生重大改变。[3]

开放与多样化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更加密切,学术生活与社区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更加直接。[4]典型代表是追求规模效益的美国式有偿服务高等教育机构,它有效地支持了美国战后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军事战略的决策与实施,使美国在主导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操控世界市场时始终处于十分有利的战略地位。

美国这一教育发展战略也被西方其他国家效仿,如日本在战后的重建中紧随其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入手,仅仅用了二十几年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高等教育入学率就高达38.4%,[3]成为继美国之后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第二高的国家。

苏联和东欧各国虽然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与美国迥然不同,但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方面都受到美国的影响,其高度分科化的院校设置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细化到不能再细的程度。这种培养模式、专业方向、学科定位从精英教育阶段一直延续到大众教育阶段。我国及东欧许多国家深受苏联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从我国至今仍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教学体系即可见一斑。

必须指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这是我们在审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世界大势时不能不引以为戒的。教训之一是规模扩张过快,忽略了经济基础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忽略了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教训之二是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教训之三是办学理念过度推崇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的推动意义,甚至迷信科学、排斥人文,将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推向极端。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由于后进后发的原因,我国在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有意无意地借行西方的强国之道,所以在西方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问题,我们也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亦如此。不同的是,西方的现代化用了200多年的时间,而我们只有二十几年的经历,所以在这种“压缩饼干”式的发展轨迹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显得比相对平和的渐进式转型更为突出。

(一)教育观念因循既往

以计划经济精英教育的理念面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变,理念转变不及时。

究其原因,一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使人们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大众化教育几乎一无所知,既无理论准备,又无实践体验。在观念形态下,大众化概念几近空白,转型意识淡薄。二是教育决策突兀,扩招突然,缺少铺垫。高等教育界在整体上仓促上阵,反应不及,观念上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因而计划经济的精英教育仍然在事实上占据着教育观念的主流地位,制约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

对策:从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理论素质的实际出发,进行全方位的高等教育转型问题讨论,不断完善大众化高等教育理论建设,重点对象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大学党政一把手。

(二)教育功利化驱使

在认识层面上将教育现代化简单归结为学生在校人数的增加,以为扩招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的速度越快就越现代,国民的素质也就越高。

这种认识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从历史上讲,我们有喜欢用数字说话的习惯,似乎数字越大成绩越大。从现实上讲,不正确的政绩观、片面发展观、似是而非的效益观和招生操作上的不规范都是个中因由。

以发展观为例,有人喜欢讲美国、比印度,却不知美国有美国的教育基础,有美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及“二战”后特殊的经济、政治地位——GDP长期占世界GDP总量的50%,黄金储备最高占资本主义世界的60%~70%;印度则有长期积累起来的IT产业规模和世界工程师摇篮的背景。而我国与美、印不同,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力从原始积累到垄断经营的二三百年渐进过程。我们的产业结构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调整,对由此产生的就业问题几乎没有反应和调控时间。我国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自主创业意识和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择业趋势远未形成。处在中国就业压力最大的当口上,扩招虽未改变就业人口的绝对数量,却在失业人口的学历构成上增加了一个沉重的砝码,由此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

对策: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条件及其发展规律出发,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全面、更科学的规划和考量。当前,有必要适度调控,给协调解决教育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矛盾关系以必要的时间。借用列宁看问题的方法,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三)教育政策导向失衡

作为一条“高压线”,外语不仅是高校教学中学时总量最高的一个学科,而且实际上是学生质量的“标尺”。然而事实上,外语教学质量与其被关注的程度并不相称,且已引发了一个应试产业的形成,并成为高校考风问题的焦点和人力资源构成中的一个特别成本。说其特别,是因为目前的外语教育成本,包括人才成长中的道德伦理成本与其社会效益倒置。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

对策:给外语交际与沟通能力以适当的评价,将外语水平测试改为资格证书考试。除必须的专业领域,一般行业与岗位至少在一个阶段内不再作外语水平特别要求,为全国范围的“外语热”降温。

(四)教育质量有待提升

扩招之后,普遍的情况是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加,院系和专业设置也相应增加。但是院系只有一个专业以及一个专业中没有一名学科带头人的情况并不鲜见。有的办学单位甚至连专业定位和学科性质也不明了便开门招生、开科授业,其教学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更普遍的是,坚持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条件下形成的分科教育思维,或者在理论上冷对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相统一的综合化教育及科学与人文的整体性发展;或者在实践上不求进取、不思改变。在培养方向上,各类高校同类专业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哪怕是面对扩招前的专科生源,甚至是职业高中生源,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评价办法上仍是校不分南北,“全国的中文系都一样”;生不分东西,只要学艺术,就都要做“大师”。从教师到学子,对所在省、市、区及所驻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知之者少,对学校所在社区能说出个一二三的更是寥寥。“高视野、厚基础、宽口径、会学习,具有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这些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文关注的实践之路还行之尚远。

对策:从扩招后大众化条件下的学生基础条件及现代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共性需要和个性需求出发,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为人之道”和“立身之本”。前者强调的是“学”做人,后者强调的是“会”做人,意在将着眼点由关注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关注人格的健全成长和学会学习上来。

以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课程观来重新审视现行高等教育培养方向、内容、形式,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国式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应对世纪挑战、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课题。

三、结语

从我国的国情和高等教育的基本条件出发,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把握各个发展环节中的关键点应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立足点。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握住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将全民族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首次发布——事实和数据说话,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自信与自省[EB/OL].(2016-04-07)[2017-11-03].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6n/xwfb_160407/160407_sfcl/201604/t20160406_236891.html.

[2]夏跃平.“大众化”高等教育应树立的教学质量观[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2(4).

[3]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项贤明.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与结构[J].教育研究,2000(9).

猜你喜欢

大众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浅谈新闻语言的大众化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