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与经济体制改革

2018-03-28翟文华徐传谌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发展

翟文华,徐传谌

(1.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吉林大学 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以及新任务决定了改革已步入新时代。在今后一定时期,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实现中国经济体制现代化而采取新思路、新框架和新举措。

一、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与基本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当前,中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泛市场化的问题,如公共部门乱收费,还有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如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原则没有切实贯彻、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管理经济的权利没有充分落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还未能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的长处还未充分发挥出来。

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部署、总动员。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改革与法治相向而行、破立并举、相得益彰。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奏响了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奏”。201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新部署,开启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方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确立了主要领域改革的主体框架,构建了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面对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既要顶层设计,又要基层探索,实现“上”与“下”的良性互动;既要统筹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既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又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寻求改革与法治的最佳结合的路径。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研究重大战略问题,及早部署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指导,把谋划大事和制定具体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宏观和微观、国内和国外、战略和战术紧密结合。只要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只要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只要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就坚决地破、坚决地立、坚决地改,不断提高改革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适应国家现代化总体进程,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

破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要实施全面、系统、协同的改革。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和整体利益。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封闭僵化,也不能改旗易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更为充分、有效的结合,重要的是处理好如下六方面的关系:

一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在继续鼓励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国家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三是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微观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国家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努力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以及寡头垄断、经济危机、贫富分化、金钱政治等严重弊端。

四是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大力研发和创新核心科技,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五是统筹规划与兼顾各方利益的关系。在“全国一盘棋”、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整体规划的原则下,尊重群众和基层单位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企业与劳动者的积极性,努力使改革决策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六是公共部门的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关系。在坚持公共部门的公益性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引入市场竞争,不断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三、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性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性

与以往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现阶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发生了重要变化,具有如下特性:

一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日渐成熟、人们对改革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入,经济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协同推进。

二是随着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人们对改革分歧和争论的加大,经济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广泛聚集民心民智、形成共识和改革合力。

三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人们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和敏感程度不断加大,要更加发扬壮士断腕的精神,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四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从体制外的增量层面推进到体制内的存量层面,经济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存量改革,形成统一、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五是社会领域和民生领域改革重要性的上升,经济体制改革要更加注意保障和实现公平正义,实现效率与社会的公平正义相统一。

六是随着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建设重要性的上升,经济体制改革要更加明确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二)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依靠自身雄厚的政治资源和强有力的行政执行力,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制度能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创造者、推动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为适应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性,政府要实现如下几方面的职能转变:

其一,由全能型、集权型政府向法治型、有限型、服务型政府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服务,弥补市场失灵,让“无形之手”释放能量。

其二,强化政府保护产权、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政府要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平竞争的保障者、市场失灵的弥补者、共同富裕的促进者、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者,充分尊重和保障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利,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动员一切社会能量,从而激发全社会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合力。

其三,进一步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由市场主体按照法律和市场规则自主行动,由市场规则来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问题,都应该交给市场解决。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政府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实现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经济,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公民协同治理社会。

其四,增强国家规划的前瞻性与预见性,对重大社会经济活动作出战略规划与宏观决策,从宏观上引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结构和方向,协调部门比例,改善区域结构,降低再生产周期的波动幅度,缩短经济萧条的时间,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组织、兴办、承担和发展一些投资多、风险大、利润无保障的基础研究、共性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核心科技的研发,掌握芯片等一批重大科技的知识产权,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四、结语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目标。要把重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效率为先的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结合起来,有效实现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的协同,按劳分配为主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协同、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协同,促进国家由大到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N].人民日报,2017-01-23.

[3]金社平.全面深化改革三年了[N].人民日报,2016-11-14.

[4]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5]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张宇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J].经济研究,2016(6).

[7]周志太,段学慧,周玉梅,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8]白永秀,王颂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J].改革,2013(7).

[9]胡鞍钢.关于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3).

[10]李克强.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J].求是,2014(9).

[11]程恩富,刘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翟文华.核心科技创新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改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