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8-03-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充血性卡维地洛安全性

郎 东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综合征,这种病情已经发展到了心脏病的终末段,所以临床上病死率相对较高。病情的主要表现是患者左心室功能出现障碍,患者内分泌出现紊乱,同时,存在有心律失常和运动耐受能力下降等多种特征[1]。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本研究主要分析为患者选择采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并且将相关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此次所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选入本研究74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7例。对照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中,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59岁,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4±6.3)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观察组患者中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61岁,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4±6.3)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患者进行性功能分级,32例为Ⅱ级,40例为Ⅲ级,2例为Ⅳ级。本研究当中排除有心肌梗死患者和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急性肺水肿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所以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而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分组后采用统计学软件调查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根据患者入院以后为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利尿剂、洋地黄和ACEI等药物进行治疗,做好对患者抗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选择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为患者以口服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初始剂量选择2.5毫克/次,每日为患者给药两次。如果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可以逐渐为患者增加药物的使用剂量,每次增加5 mg,每两周增加1次,患者的口服剂量能够达到25毫克/次,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控制,控制心率为55~70次/min,所有患者连续治疗半年。

1.3 效果评判:评价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以后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对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映情况进行比较。如果患者治疗以后,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程度达到二级以上,表示患者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程度达到一级以上,但没有达到二级,表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见明显的好转,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迹象,或者患者死亡表示治疗无效[2]。[注: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涉及的数据均选择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本研究选择的统计学软件为IBM公司的IBM SPSS23.0统计学软件,所有的技术资料全部纳入卡方值(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将治疗有效率调入统计学软件当中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不良反应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不良反映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映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神经体液因素激活核心是重塑等是导致患者出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个基本的发病机制。临床上在神经体液系统过度激活的情况下会对患者心力衰竭的心脏产生有害效应,心室的重塑能够使心肌结构和心肌功能出现变化,这样就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3]。本研究选择的卡维地洛属于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地阻断β1和β2受体,还能够起到抗氧化和抗增生的效果。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治疗时,这种药物能够对患者的交感神经活性产生抑制效果,这样就能够保证血液当中儿茶酚胺的浓度明显下降,缓解这种情况,对于患者的心肌毒性的损伤。而且药物治疗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本研究结果也能够证实。此外本研究和临床上相关文献就有不谋而合的地方,能够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选择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而且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1] 石大环,李济福.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13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01):145-146.

[2] 樊晓洋.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213-215.

[3] 余洋.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2):87-89.

猜你喜欢

充血性卡维地洛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