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分析

2018-03-15刘梅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舌后全麻麻醉

刘梅

(成都市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全身麻醉属于临床最常见的麻醉方式,其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呼吸道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产生可逆性丧失、失去痛觉。全麻手术后,会导致不少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咽喉疼痛等症状,还会引发呼吸道感染,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是呼吸骤停,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在全麻术后复苏期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减少呼吸道并发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20例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全麻标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60例患者。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6.5±9.1)岁,其中胸科手术18例、耳鼻喉手术10例、腹部手术27例、口腔手术5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5±9.4)岁,其中胸科手术17例、耳鼻喉手术11例、腹部手术27例、口腔手术5例。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以下数据对比。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神志均清晰;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疾病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心理指导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全体征,积极判断其病情等日常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1)咳嗽咳痰护理:术前指导患者排痰方法,向其讲解深呼吸方法,及发病原因、注意事项,缓解不良情绪及躁动现象,同时鼓励患者积极排痰[2]。(2)舌后坠护理:在麻醉复苏期,如患者出现舌后坠现象,立即抬起患者下颌,分离口咽后壁,保持声门、下咽部位气道通畅,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通气治疗[3]。(3)喉痉挛和水肿护理:若患者出喉痉挛,快速帮助患者镇静下来,减少氧消耗量,及时给予吸氧护理,必要时将其下颌轻提,以缓解喉痉挛现象;若患者为喉水肿,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4]。(4)呼吸抑制护理:当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时,立即实施面罩吸氧,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打开气道,轻托患者下颌,保证呼吸道通畅[5]。(5)反流、误吸护理:麻醉复苏期间,患者如出现反流、误吸、呕吐现象,立即帮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体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呕吐物,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此外,术后及时检查胃管情况,保持负压有效进行,从而减少误吸[6]。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呼吸道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情护理、服务态度、病房管理、并发症护理、等5个维度,每项1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2/60),其中出现舌后坠1例、呼吸遗忘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5%(9/60),其中出现舌后坠3例、呼吸遗忘2例、呼吸抑制1例、水肿1例、呼吸道分泌物聚积2例;组间对比差异明显,χ2=4.904,P<0.05。

2.2 比较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n=60)

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n=60)

组别 基础护理 病房管理 并发症护理 病情护理 服务态度观察组 9.1±0.5 9.3±0.3 9.1±0.5 8.9±0.5 9.2±0.4对照组 8.2±0.4 8.3±0.5 8.3±0.6 8.1±0.5 8.5±0.6 t 10.887 13.284 7.934 8.764 7.519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全麻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全麻手术后,患者会由于麻醉从而导致生理功能出现紊乱,再加上麻醉药物的残留,使得患者机体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呼吸道并发症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从而出现麻醉风险[7]。因此,加强麻醉复苏期间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不同并发症,实施强化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显示,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3%低于对照组1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P<0.05。原因分析:在护理过程中,细致入微的护理观察,对麻醉复苏期患者非常重要,可做到早期发现各种呼吸道并发症,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针对舌后坠、反流、误吸、喉痉挛和水肿、咳嗽咳痰等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早期进行预见性处理,降低并发症的同时,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还可有效提高患者信任感,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8]。

综上所述,在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立馨.全麻患者术后呼吸道疾病的护理干预[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6):142-143.

[2]李临博.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740-2741.

[3]王阳,王春艳.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2013,11(3):338-340.

[4]武雪婕,栾凤霞.1000例全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临床分析与护理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8-49.

[5]赵曼.麻醉苏醒室全麻患者常见并发症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313-314.

[6]黄毓婵,罗文颖,陈旭素.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75-76.

[7]孙钰蓉,林美惠.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5,5(31):244-245.

[8]李临博.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740-2741.

猜你喜欢

舌后全麻麻醉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舌肌功能训练对舌后缩的无牙颌患者修复效果的初步研究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气道开放新方法用于婴幼儿术后舌后坠的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