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繁育场应用定时输精技术效果分析

2018-03-12李晓锋余陵峰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受胎率输精黄体

李晓锋, 马 阳, 刘 波, 余陵峰, 熊 琪*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4;2.蓝田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蓝田 710500;3.沙洋县汉江牛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 荆门 448200;4.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随着我国肉牛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育肥场不断涌现,育肥牛源日趋紧张,而牛是单胎动物,繁殖周期长,母牛繁育已成为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环节。青年牛及时、成年牛尽快配种,缩短空怀期,是提高母牛繁殖率的关键。当前人工授精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品种改良、群体选育、优秀种公牛快速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母牛正常的繁殖机能、及时准确的发情鉴定是牛人工授精的基础,但生产中也会遇到安静发情、卵巢静止、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异常状况,影响母牛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受胎,延长产犊间隔,增加淘汰率,抬高饲养成本,给母牛养殖带来很大损失。

定时输精是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近年来在养牛业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该技术通过施加外源激素,调控卵泡发育时间,使母牛在预定的时期内发情并排卵,在预定的时间实施人工授精,可省去发情观察环节、提高配种效率,能有效解决安静发情、持久黄体等问题,提高母牛繁殖效率,可调节配种时间、实现集中或错峰产犊,适合规模化母牛繁育场应用。据张力青(2016)[1]、刘念锐(2011)[2]、于淼(2017)[3]、程蕾(2011)[4]等报道,与自然发情、常规人工授精技术相比,母牛定时输精的受胎率可提高9~31个百分点。

由于定时输精客观上增加了试剂成本,为了准确评价该技术的效果,更好地指导生产应用,笔者将肉牛繁育场3年来的应用情况整理分析如下,供同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时间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湖北省沙洋县,整理分析某肉牛繁育场3年来的配种孕检记录,配种记录的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孕检记录延续到2018年4月。

1.2 试验牛及分组

牛群为西门塔尔牛,膘情中等或中等偏上,直肠检查为空怀、子宫及生殖道健康状况良好。青年牛满16月龄后有自然发情者,常规人工授精;满20月龄、且未观察到自然发情者,适时采用定时输精。成年牛产后有自然发情者,常规授精;产后60 d未观察到发情者,适时采用定时输精。

1.3 试剂耗材

注射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注射用氯前列醇钠(PGF2α)均购自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注射器、手套等耗材市购,输精枪、恒温水浴锅等常规人工授精器械设备。

1.4 定时输精程序及妊娠诊断

第0天,母牛健康检查,肌注GnRH,100 μg/头;第7天,肌注PGF2α,0.4 mg/头;第9天,肌注GnRH,100 μg/头;根据母牛卵泡发育状况,第10天上午或下午人工授精。在激素处理期间若母牛出现发情,可根据卵泡发育状况进行人工授精。授精20 d后,通过母牛的发情表现进行初步判断,有必要实施直肠检查;授精50 d后,通过直肠检查法进行确诊。

1.5 数据统计分析

分年龄(青年牛、成年牛)和配种季节(春季3-5月份、夏季6-9月份、秋季10-11月份、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份),分析定时输精与常规授精的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χ2法检验差异的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的受胎率

不同年份之间的定时输精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份之间的常规授精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1。因定时输精与常规授精的母牛生理阶段不同,因此两者间不作比较。

表1 不同年份的受胎率 %

2.2 不同年龄的受胎率

青年牛的受胎率极显著高于成年牛(P<0.01)。青年牛与成年牛的定时输精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常规授精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的受胎率 %

2.3 不同季节的受胎率

在定时输精方面,冬季的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其余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3。在常规授精方面,春季的受胎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冬季的受胎率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显著高于夏季(P<0.05),其余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不同季节的受胎率 %

2.4 经济效益分析

在一个情期内,定时输精比常规人工授精增加试剂及耗材成本36元/头。母牛每天的饲养费约为12元/头,按定时输精平均44%的受胎率计,提前一个情期受孕可节约饲养成本110元(12元/天×21天×44%)。

3 讨 论

3.1 定时输精的对象

定时输精通过激素注射,调节母牛生殖激素分泌,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受胎率。第一次注射GnRH可促进优势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以及诱导新一轮的卵泡发育,第二次注射GnRH可促进新生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注射PG可溶解黄体,诱发母牛发情[5]。根据其原理,定时输精对卵巢静止、持久黄体、隐性发情等母牛具有较好效果,本次试验对象为未观察到发情的满20月龄的青年牛、产后60 d的成年牛,第一期情受胎率分别为45.1%和43.8%,支持了这一观点。

3.2 定时输精的时机

青年牛的配种一般在16~18月龄,满20月龄、且未发现发情的青年牛通常是卵巢静止或隐性发情,可以实施定时输精。成年牛通常是分娩40 d后发情配种(本场2017年151头牛的平均产后配种时间为64.5±15.4 d),产后60 d未发现发情,则可能存在卵巢静止、持久黄体、隐性发情等问题,应及时实施定时输精。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为获得较好的效果,应避免在夏季开展定时输精,这与李文瑞等(2017)[6]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定时输精的激素处理期间,少数牛可能恰好处于卵泡成熟期,在GnRH的作用下有发情表现,此时应实施直肠检查,根据卵泡发育状况适时授精,而不应继续既定流程。

3.3 定时输精的成功率及效益

本次试验2种授精方法的受胎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应该是试验对象的差异所致,不能说明定时输精技术不如常规人工授精,两者各有应用的侧重点。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有可能正常发情配种的牛(16~18月龄的青年牛,产后40~60 d的成年牛)是否有必要实施定时输精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牛都有必要实施定时输精。从经济角度分析,实施定时输精、提前一个情期受孕,平均可节约母牛饲养成本110元/头,但施加外源激素是否会干扰母牛正常的内分泌,造成下个胎次发情配种困难等潜在风险,目前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猜你喜欢

受胎率输精黄体
赖床憋尿,竟然黄体破裂
提高牛人工授精覆盖面的试验研究
提高母牛受胎率有啥妙方
浅谈影响驴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黄体破裂 是一种什么病?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肉牛人工冻配受胎率试验研究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输精周期和数量对绿壳蛋种鸡受精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