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新生长

2018-03-07郑泽涛汤韵若

文化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郑泽涛 汤韵若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手机APP和各类社交软件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而传统的媒体,例如报纸、杂志等行业正在日渐黯淡。2017年1月1日,致力于服务长三角经济带的《东方早报》和由人民报社主管主办的新闻类都市日报《京华时报》正式休刊。值得注意的是,两家报社在放弃纸质传媒后均全力投入到新媒体的运营中,尤其是《东方早报》在2014年便运营的澎湃新闻,早已在新媒体市场站住了脚跟。在媒体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能否借由新媒体之手二度开花绽放值得深思。

一、传统文化及其传播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反映民族特质和思想观念的总体特征,起源于民族文明,带着强烈的民族色彩,最能反映一种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传统文化的各个部分都是应运而生并在历史进程中起着积极作用,但其主要的传播方式还是依赖于传统媒介,而且传播速度很慢,传播形式也相对单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有的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有的墨守成规,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也有的传播到他乡异国,礼失于野,或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它们都是传统文化。

随着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传播至中国,曾经被我们无上推崇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开始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德先生”和“赛先生”则为近代中国输入了先进的科学。一方面,它们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们削弱了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这代人心中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

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较单一,传播速度相对较慢,而且严重依赖于传统媒体。所以,在网络技术迅勐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它们的文化精髓被刻在竹简上,传播范围和速度大大受限;在汉代发明造纸术后,传统文化被压缩在一摞摞纸中,直到现在,也仍以书籍的形式传播。虽然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但人们看到的依然是枯燥冗长难以理解的文字,很难有持久的兴趣,特别是那些毫无国学基础的人。再加之信息化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被剥离成一个个碎片,难以有机会长时间坐下来毫无杂念地阅读。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人们的关注点很容易被吸引和分散,更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两微一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也逐步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微博、微信的高普率和新闻客户端的蓬勃发展都说明了新媒体的实力强劲。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诸多考验,如果还是一味地遵循旧路,与兴起的新媒体脱节,那么它的传播可能会处于寸步难行的尴尬局面。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特征

在互联网平台多种资源的支撑下,新媒体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来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着人们参与社会的方式和交往习惯。[2]

(一)交互性和广众性

在社交平台的推动下,我们处在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那么人人也都可以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不同于旧时的四书五经,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可以增添现实的内容或例子使之更加形象生动,以适应于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抓住当代人们的兴趣,再借助于论坛、博客、微博等互动平台,对传统文化展开即时的交互讨论,大家可以在线交流自己的看法理解,提出自己的困惑,与他人讨论某一段话的深刻含义。而且新媒体的受众面广泛,下至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学生,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此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们获取到的信息也更加广泛,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二)开放性和自由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接收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书信、报纸或者书籍。[3]而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智能终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正如互联网的开放包容和自由性,传统文化一旦借由互联网这个媒介,必定也会变得开放自由。人人都可以在自媒体上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甚至可以将自己的见解写成一本书在网络上进行连载更新。再者,互联网将世界各地连接在一起,一些对我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国外学者和友人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实时获取最新的资讯,有利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多样性和综合性

以书籍为代表的旧媒体媒介只有文字这一种传播载体,有时可有极少的图片。而新兴的新媒体媒介可以使用文字、图片甚至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对于古人来说,听评书是一种既享受又能学到知识的途径,而对于当代人来说,读图和看视频比读文字要更方便。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用纯文字来诠释,则会使人感到乏味枯燥。倘若配有图片和视频,则更能引发人们的兴趣,更愿意主动地去接受传统文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受之影响,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思考

(一)主动占据新媒体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蓬勃发展,出现了一些内容空洞的标题党,新闻客户端或网页上充斥着大量没有营养的娱乐新闻、八卦新闻。白岩松在一次读者见面会上谈到新媒体时说:“无论是旧媒体还是新媒体,形式再怎么变,还是内容为王。没有扎实的内容,新媒体就是死媒体。”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融合能够互相发展。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借助全新的形式得到展示并加快传播;另一方面,新媒体也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解决现有内容空洞的问题。传统文化要主动利用新媒体,挖掘新媒体的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形式,用图片、视频的形式生动地展现自我,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

(二)加强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创新

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创新,故宫博物院做出了良好表率。文化、科技与新媒体的融合,加速了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及渠道终端向受众呈现展馆内陈列的内容,与实物博物馆一同对外开放。数字博物馆将实物博物馆通过新媒体技术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在网络上。参观者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就能浏览博物馆藏品的三维仿真模型,并能通过数据库自行检索与查阅博物馆内藏品的信息。北京故宫博物院更是借助新媒体平台不断地向外界推广自己的数字博物馆,领先了于其他的博物馆。传统文化可以模仿类似于慕课的形式,以一种网络讲授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留有讨论区促进相互交流,升华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三)抓住国内市场需求,推进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纵观华夏千百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绝不仅限于四书五经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典籍中。从最早的诸子百家到后来的四大发明,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谓是涵盖文学、地理、科学技术、医药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国民中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人人都在学国学,似乎学国学是一种新的时尚。市场有这样的需求,传统文化的传播就要抓住需求的主动性。首先要深入挖掘那些已经被淡忘的优秀传统文化,做一次大范围的再发现。其次,积极全面地向市场提供各个方面的知识信息,满足当今人民日益高涨的文化层面消费。[4]最后,要积极利用联通全世界的互联网,运用新媒体的平台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目前,国外的许多高校都在校园里创办了孔子学院,使更多的人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5]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展示了国家和社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要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在当今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1]杨小花.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播模式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2]彭丽娟.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6,(22):26.

[3]张晓娴.新媒体时代下报纸的生存状况及出路[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4]邓安球.论文化产业概念与分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44-147.

[5]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实现中国梦呼唤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红旗文稿,2014,(10):16-17.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