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中的“太初”之道
——以第十七章为例

2018-03-07李元元

文化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法令君王君主

李元元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一、“太初”之道

(一)“治道”的四个层次

老子在《老子·十七章》将“治道”层次划分为四个,按照“仁”的划分标准,意即成君主的类型可以分为四种:

太上*指最好的世代。本章所说的“太上”“其次”,是价值等级的排列,并不是一般旧注所谓的以时代先后为序的排列。,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

看待君王,君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知有之”,一类是“知有之”。即是说,一类是人们感知不到其存在的;一类是可以认知的。从情感的维度考察君王,“知有之”这一类君王又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亲而誉之”“畏之”“侮之”,即人们亲近爱戴的君王、人们畏惧的君王、人们蔑视的君王。这样,结合认知与情感,把君王划分为四类。[2]从“太上”“其次”这样的字眼,说明老子将君主划分为这四种,并不是简单的划分,而是按照高低优劣来分类排序的,老子最提倡的就是“不知有之”,能做到这个层次的君主,老子称之为“圣人”,其他的三类都是老子所要批判的对象,其中最不齿的就是“侮之”这个层次。君主的分类也就决定了政治面貌的层次之差,分类如下:

第一个层次是“道治天下”。君主主张“以道化人”,其中,“道”指的就是“自然无为之道”。原文说“太上,下知有之”,于此理想的世代,人民只知道有君主的存在,但却不知道君主是谁,圣明的君主常常“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不自恃,他们彼此相忘,互不干扰,顺性而为,在“贵言”的政治情况之中,人民根本不知统治者是谁,政权的压力完全消解,不管是君主抑或是人民,都能与万物混合为一,和谐共生。这也是老子所理想的政治蓝图的最高境界。

第二个层次是“德治天下”。君主主张“以德育人”,“德”指的是“道”落入到现象界中发挥作用。原文说“其次,亲而誉之”,意思是说君主依靠“德”切切实实地在人民身上发挥作用,真正地落实到实践当中,而不只是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并且以仁义治民,施恩于民,如此一来,人民便会心甘情愿地亲近他,赞誉他,在内心深处,渐渐对君主产生崇拜和敬仰之情,无形之中形成一种约束力与奴性,自觉遵守君主约定俗成的规定,天下自然和谐安定。这种德治天下固然是好,但在老子看来已经是多事的征兆了,统治者此刻的慰问以及安抚固然值得称誉,但这已经是百姓忧伤残缺的开端了,因此这也是政治境界开始下堕的开端。

第三个层次是“刑治天下”。君主主张“以刑律人”,这个“刑”指的就是统治阶层所制定的严苛、冷酷的法令条文。原文中提到“其次,畏之”,这个层次的君主,已经无法用自身高尚的品性德行来教化人民,君主组织尊卑有序的统治阶层,制定维护其自身利益的法令条文,这一套完整的政教刑法,条目众多且带有不可抗拒的强制性,人民在这样的高压管制下,顺从服从,实际上只是海市蜃楼版的虚幻的假象,人心互相窥探,相互防备。统治者采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也是其诚信不足的一个表现,政教遮掩了实质,刑法戕害了人们的心灵,道德也就愈加地衰微了,老子认为这些手段都是一种“有为”的措施,这种治理天下的手段“治标不治本”,君主从未得到过民心,容易营造出一种虚假的“太平盛世”,在这种高压政策的统治下,国家走向末途亦是不可避免了。

第四个层次是“暴治天下”。君主主张“以暴制人”。君主“以暴制暴”,无视法令,粗暴治世,毫无章法可言,人心惶惶。原文中说“其次,侮之”这最末一等的国君,所谓的政教法令在这样残暴的君主面前形同虚设,君主对于人民而言,毫无诚信威严可言,君主可为一己私利而以权术愚弄人民,以诡诈欺骗人民。等到法令失效,人民便会怨声载道,无所顾忌地轻侮、谩骂国君,面对此等国君,天下豪杰必会群起而攻之,匡扶正义,以正民心,这样一个残破不堪的国家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摇摇欲坠,社会动荡,而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只会变成一种虚假的维系,一种外在的装饰,难以持久。

(二)“治道”政治面貌层次的划分依据——“信”

1.儒家的解读。关于儒家所持之“信”,从《论语》中的一段话中可见一斑: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孟子》中,“兵”多指兵器而言,但也偶有解作兵士的。如《左传》隐公四年“诸侯之师败郑徒兵”,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顾炎武、阎若璩都以为“五经”中的“兵”字无作士兵解者,恐未谛(刘宝楠说)。但此“兵”字仍以解为兵器为宜,故以军备译之。。”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3]

政之答,原文意思是:如果到了万不得已,必须去除两项,那么孔子认为即使去除军备以及粮食,也要守住百姓的信任。虽然古话说“民以食为天”,百姓失去口粮当然会饿死,但“人生自古谁无死”,倘若一国之主失去了本国子民的信任,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复存在了。“君舟民水”的思想亦是体现出人民的重要性,《老子·七十八章》提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下万物没有任何能够比水更柔弱,但是攻克坚强之物的,却没有能胜过它的,因为不管用什么也不能够代替它。因此,国君若失去人民的信任,舟必倾覆,国将不国矣。这种思想不管是在孔子的杀身成仁抑或是是孟子的舍生取义中都有所体现。孔子的本意指一个国家若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就会垮掉,但现今引申为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没有了基本的立足之地。

2.道家的解读。《老子·十七章》有云:“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家重点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就是“信”,即诚信。当然,人民与君主之间,最重要的也是信任度。当信任崩盘,诚信出现危机与缺失,人民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相信君主,君主因此就会失去民心,失去统治根基,造成天下大乱。这正如《左传》所言:“皮之不存,毛将安附?”[4]以此引申指一个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了。因此,“信,乃立国之本”。轻诺必寡信,给予承诺,但缺失诚信,必然会丧失人民的信任。当一个人的诚信缺失,那么他将会离“道”越来越远,因此这也是一个失道的过程,“治道”的层次也就随着信任度的减少而逐渐下堕。

综上所述,崇尚清静无为的老子,亦有王道之术,便是“太初”之道,通过对道的四个层次的分析,老子所主张的王道是“道治天下”,同时辅之以“信”。只有采用这种方式,君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才能达到高度的融合状态。虽然这种政治主张过于理想化,但是对后世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141.

[2]陆建华.老子与治国——君主四类与治道四种[J].国学, 2014,(1).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141.

[4]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384.

猜你喜欢

法令君王君主
乘风破浪的法令纹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笑”谏君王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瑞士:龙虾下锅前要无痛死亡
姜太公钓鱼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