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力提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问题的处理策略

2018-02-27仲启慧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学习力小学语文

仲启慧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逐渐推进,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变,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也在发生质的变化,教师开始注重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动态生成课堂中,注重学生个体特征的体现,注重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其学习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成性教学 学习力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课堂预设,忽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只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使用价值,因此教学设计难以适应灵活的课堂,教学中主要以灌输为主,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力提升十分有限。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新的教育理念开始注重生成性教学课堂的建构,开始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情感,关注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真正提升。

一、构建民主教学氛围,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参与性不强,因此就需要构建民主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力提升。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如果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推心置腹的教学氛围,学生就能将自己的印象、感受以及疑问积极表现出来,并且展开积极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智慧引导学生的谈话,就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生成性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宽松、和谐以及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质疑、讨论,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对该作家的背景进行搜集,分析为什么文章中节选的文字会打动人心,这与作者的生平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就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此时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之所以生动有趣,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的童年生活的确是无忧无虑的,另一方面就是作者将文字中描写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做了鲜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因为萧红写这段文字的时候生活潦倒,而文字能表达自己的寄托,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在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后,再去了解人物时就会产生共鸣,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进行文章内容分析的时候,学会站在当时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只有设身处地去感受作者当时的写作环境,才能够真正理解文章的情感。基于此,教师进行课堂适当的生成拓展,将学生的写作与真情实感的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只有表达真挚情感的文章才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开放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充分表达的平台

目前教师对课堂预设干扰过多,造成课堂开放性不足,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就需要开放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怀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学生的思想,并且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变化对预设内容做出调整。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体谅学生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在课堂中发展学生个性,彰显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哪吒闹海》这篇文章以后,学生都意犹未尽,这主要是因为这篇文章中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爱玩爱闹的心理,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针对学生的这种课堂表现,教师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哪吒是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而小学生对西游记并不陌生,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并且说出为什么。这个问题就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整个课堂气氛就变得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最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主要是因为孙悟空很勇敢,不畏强权;有的学生说最喜欢《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來孙悟空很聪明;有的学生说最喜欢的故事是唐僧给孙悟空缝衣服的那一段。这些问题将学生的表达欲望都调动起来,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其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些对《西游记》的内容不了解的学生此时已经蠢蠢欲动,想要去了解故事内容。而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学会倾听,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也是需要自己参与的。学生自我表达的过程让学生感到一种快乐,愿意与教师交流。

三、设计弹性教学模块,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

尽管许多教师也在逐步推进动态生成课堂,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因此就需要通过设计弹性教学模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该弹性区域内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对话交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展机会。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多个模块,例如,字词模块、朗读模块以及阅读分析模块等,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来选择弹性预设空间,保证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有效进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石灰吟》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托物言志古诗的写作方式以及分析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在背诵古诗的基础之上,带领学生进行诗句的分析。例如,分析“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的含义,这不仅是单纯描写石灰,更是表达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为社稷苍生粉身碎骨”的大无畏精神,将作者的精神与意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四、关注学生基本学情。发挥教师点拨的功能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不足也会造成目前动态生成课堂教学困难的情况,因此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足够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从而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教材内容;对哪些内容存在疑惑;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点拨;哪些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哪些内容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山行》这首古诗时,上课之前教师在调查过程中就发现许多学生在之前已经熟背了这首古诗,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家长都十分注重学生的早期教育,从小就让学生背诵唐诗宋词,因此就能背诵不少的古诗词,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许多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背诵上,对许多古诗词的含义不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的时候就需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教学空间讲解这首诗的含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开展教学。例如,有的学生提出对“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中的“坐”这个词不能理解,在现代汉语中“坐”是“坐下”的意思,但是如果在这句诗中理解成“坐下”就解释不通。针对学生的这种疑问,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古诗词中字词含义的古今差距,该句诗中的“坐”是“因为”的意思,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诗的含义。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开展教学,提升了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五、把握课堂生成契机。适当调控教学的方向

许多教师在开展生成性课堂的时候对课堂节奏把握不准,会给生成性课堂的构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就需要把握好正确的课堂契机,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随时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此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契机,及时对课堂预设进行调整,促进精彩课堂的生成。即使学生的预设出现了一些错误,教师也需要对这些错误资源进行利用,将其转变为有用的课堂资源。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

综上所述,基于生成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而教师需要观察学生,抓住每一个可能的生成点,及时发现生成性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拓展学习,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而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做出积极的回应,让学生对生成性课堂保持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成性教学学习力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形成与运用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生成性教学视角下健美操教学的影响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