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传统砂锅单剂煎药标准化工艺流程的探讨

2018-02-05袁逾喆张吉贵郭全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1期
关键词:煎药砂锅药房

袁逾喆,张吉贵,郭全军,王 璐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3)

汤剂是反映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特色的剂型,自商代始创汤液,因其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并可降低药物副作用。历代医家对煎药极为重视,李时珍认为:“化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汤剂制备的合理与否对功效至关重要,是医家良方奇效的重要保证。目前中医院煎药房因煎药成本、人力等因素限制,多采用机器密闭双煎,一次煎出多剂,包装后,易携带、易贮存、易加热。但是这种机器密闭双煎无法满足特殊煎煮要求,虽有常压煎煮功能,但由于煎药时间过久,多不采纳。为提高中医药特色煎药能力,还原原汁原味古法煎药,我院自2016年8月对原煎药房进行了扩建和重新归置,新的煎药房分十功能机器自动煎药区和传统砂锅煎药区。机器自动煎药区服务门诊患者,传统砂锅单剂煎药区主要服务住院患者。目前国家尚没有制定对传统砂锅单剂煎药各环节标准的操作规程,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1],煎药人员操作的随意性都会影响中药汤剂煎煮质量,所以制定完善的煎煮工艺流程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在设计工艺流程的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 制度建设

健全、规范、科学、可操作、易执行的制度是煎药质量的有效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煎药房工作制度,煎药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清洁、消毒操作规程,煎药质量控制、监测工作制度,急煎制度等。

1.1 煎药房工作制度 煎煮人员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本院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煎药员上岗证的人员,煎药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煎药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保证煎药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煎药人员自觉参加每年体检,有传染病、皮肤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煎药人员要保证工作场所洁净及个人卫生,工作前在更衣区穿戴工作服、口罩、工作帽,个人用品不得带入工作场所,及时清洗煎药设备,定期消毒相关用品;煎药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下班前关好水、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服从煎药房负责人的安排,积极完成交办煎药房负责人的其他工作。

1.2 煎药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①核对规程。煎药人员在取药、浸泡、煎药、包装、存放、发药过程中必须坚持六核对,即核对病区名、床位号、患者姓名、服用方法、剂数、另包药;浸泡、煎药、分装前核对所用设备是否已清洗或已消毒。核对煎药砂锅及浸泡药的专用容器编号与煎药流程记录卡记录是否一致,煎药流程记录卡在各阶段紧随其药,不能分离;发药时坚持煎药流程记录卡与护士或患者所持取药卡相对应(日期、编号、患者姓名、剂数、所随另包、服用方法等),护士或患者在煎药流程记录卡签字确认后方可发药。②浸泡规程。煎药人员按药量大小在专用容器内进行浸泡,液面以完全浸泡药材为准。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记录浸泡起止时间,根据药材特点和性能,浸泡20~40 min;叶花类药材润透,根茎果实类药材湿润。饮片折断检查湿润,表面均有水迹。③煎药规程。将浸泡好的药材连同药液一并倒入煎药锅,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 cm为宜;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煎药时间。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 min;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沸后再煎煮15~20 min;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 min。药剂第2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1煎的时间略短。砂锅煎药过程中要用陶瓷汤勺搅拌药料2~3次,搅拌完一药料清洗后再搅拌下一药料。煎药量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 mL,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 mL,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特殊煎药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以下要求或医嘱操作:a.先煎药应当煮沸10~15 min后,再投入其他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b.后下药应当在第1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 min;c.另煎药应当切成小薄片,煎煮约2 h,取汁;d.另炖药应当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 h,取汁;原处方如为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他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e.溶化药(烊化)在其他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f.包煎药装入滤纸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g.煎汤代水药须先煎15~25 min,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他药料同煎;h.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按相应的要求操作;i.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弃去,重新调剂后煎煮;j.内服药与外用药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1.3 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①清洁、消毒对象:煎药室设备,器具内、外表面,煎药室环境卫生。②清洁、消毒时间:每剂药煎煮结束后,对煎药机、包装机、单煎锅、泡药桶等与药物直接接触的表面进行全面清洗。每日每班下班前,对煎药室的设备、器具、设施进行全面清洁。每周对煎药器具煮沸消毒,表面酒精消毒,空气紫外线消毒,并填写日清洁消毒记录。③清洁、消毒标准:现场无任何废弃物,所有物品表面洁净;设备、器具内、外表面清洁;工作台、摆药架等表面整洁;无肉眼可见污渍和尘埃;地面表面洁净,无杂物;无肉眼可见污渍;无积水;墙面、窗台等表面洁净,无肉眼可见尘埃、污渍和霉菌斑;墙角无蛛丝;用净手触摸,无油污感,在工作光线下观察,手上不得染有油污和尘埃;日清洁记录填写真实、完整。

1.4 煎药质量控制、监测工作制度 ①环境人员要求。药剂科制定《煎药的标准操作规程》《煎药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并由煎药负责人监督落实,对煎药人员培训相关知识,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煎药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干净整齐及设备正常清洁,清场工作规范有序,制度与规范齐全,记录、流程卡完整。质量监督员定期检查。②浸泡质量要求。中药饮片充分浸泡,一般药材浸泡时间应保证30 min以上,特殊药材按要求浸泡。质量监督员定期检查,饮片折断检查湿润,表面均有水迹。③煎煮质量要求。中药饮片煎煮的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煎煮温度、煎煮压力按要求使饮片充分煎煮,饮片无硬心,药渣不焦煳,药汁收量符合要求。有特殊要求的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兑入等)时按要求或医嘱煎煮。质量监督员定期检查。④过滤质量要求。煎煮过的药物要过滤,药渣应压榨,使药液充分利用,药液中不得有药渣。质量监督员定期检查。⑤分装质量要求。药液包装材料应煮沸,趁热无菌分装,分量准确均匀,无漏液,外表干净。质量监督员定期检查。⑥煎煮好的汤剂质量要求。气味:具有中药的特征气味,无焦煳和其他霉烂异味;性状: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混悬液体,允许有少量的沉淀;异物:药液中不得有药渣、焦屑等异物(微量细小纤维、沉淀不在此限),有冲服药物的汤剂在冲服药粉前检查;装量: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中药汤液的装量为在规定装药量的90%~110%。⑦煎药质量的检查。煎药室负责人依照上述标准,定期(每月至少2次)抽查煎药员的煎药质量,将抽查结果及时总结、归档;药剂科定期(每月1次)对煎药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如对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或访谈等,并对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总结、归档。

1.5 急煎制度 中药房在接到新入院患者和急、危、重患者急需服用汤药的处方后,应立即安排调剂,复核员迅速调剂、复核,调剂完成后即刻通知煎药人员到药房取走,并办理相关交接手续。煎药人员接到急煎中药后应立即按照煎药标准操作规程安排煎药,认真填写煎药流程卡。煎药完成后,煎药房立即安排专人把汤药送给患者,履行交接手续。从中药房接到急煎处方到患者服用汤药,全程时间必须在2 h内完成(特殊情况另行规定,如方中有附子需另煎3 h)。各环节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时间,否则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 流程控制

经审核合格的处方,由具有中级职称的药师按照医嘱填写煎药流程卡,卡上表明需要特殊煎煮的饮片名称,特殊煎煮的具体要求,一般药的加水量,浸泡时间,煮沸后文武火切换时间,煎煮后最终药量等。煎药流程卡和发出的中药饮片订在一起,伴随发药、煎煮、汤剂发放全过程。具体煎药操作可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药工严格按照流程卡执行,每一流程开始至进入下一流程之前,必须由质量控制员监测核对签名后放行。收药流程、煎药流程及发药流程见图1。

3 人员培训

审方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煎药人员对制度的依从性,是保证煎药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定期教育和培训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不仅要严格按照制度操作,责任心和自律也是非常必要的,须进行相关职业道德培训。

4 小结

我院在摸索中不断完善,使用的是有两煎浓缩功能的电砂锅,煮沸后自动浓缩,不会溢锅,浸泡药使用1 000 mL量杯,根据药材不同,精确加水量,即使失手多加,也能浓缩至需要药量,煎出量稳定于500 mL。1人可同时操作15~20个砂锅,不需增加人员。目前本院煎煮工艺流程运行平稳,已得到住院患者的认可,希望对有同样想法的医院有借鉴意义。

图1 收药流程、煎药流程及发药流程

[1]李春来,李伟东,蔡宝昌.汤剂煎煮的规范化研究方法探讨[J].中成药,2012,34(1):125-129.

猜你喜欢

煎药砂锅药房
传统煎药与现代大型煎药机的区别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智能化煎药中心设计探讨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做炖菜砂锅最好选无釉的
《中国药房》杂志2017 年第28 卷第1~36 期总目录
机煎药与传统人工煎药的对比
砂锅里也有重金属
打破砂锅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