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文化:从启智到育人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65期
关键词:成语中华价值观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形式简洁、内涵丰富的固定短语,是古今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汉语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朵盛开在世界语言文化之林的奇葩。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它既体现了汉语言的表达特色,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又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有人说,一部《成语大词典》,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文化史和中国历史的反映和写照。

作为语言,成语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单从形式来说,占绝大多数的四字成语符合汉语的语音特征,是中华民族审美观的一种直接体现。成语内在的修辞、平仄、节奏、以偶为美的古代语言逻辑是成语独有的语言魅力之一。成语来源比较广泛,如古代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史书典籍。它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天文地理到文学历史,从宗教伦理到军事政治,甚至包括了衣食住行、礼仪风俗。学习成语,其实就是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成语是认识传统文化的窗口与平台,为丰厚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作为文化载体,成语又具有显著的教育功能。首先是语言理解与运用,独特的构词方式,丰富的人文内涵,能促进对语言的建构,这是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其次,成语的学习对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同样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成语的学习与积累,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奠定厚实的人文底蕴。

基于以上认识,成语作为语言的“活化石”,可以从课程的视角来审视与开发,发挥其更重要的育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成语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必然要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学校教育可以凭借“成语”这一文化现象,以多样的主题活动,将其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得学生在学科学习、主题活动中浸润“成语文化”,从而无痕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成语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是完善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课程建设的天地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成语文化”的研究还需要立足学校实际,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构建整个“成语文化”课程的体系,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促进师生的共生共长。

猜你喜欢

成语中华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拼成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