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晓雯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浅析

2018-01-2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绝经期肝肾症状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 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围绝经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又称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潮热,汗出明显,焦躁易怒,心悸不寐,腰酸膝软,情志异常等症,主要由妇女在绝经前后性激素出现波动或减少而导致。相关研究证明,我国该疾病发病率为68.15%[1-2]。当前西医治疗MPS主要采用激素疗法(HRT),但其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如患子宫内膜出血,乳腺癌[3],子宫内膜癌,卵巢癌[4]等风险增高,且我国妇女对激素的使用存在抵触心理,长期应用及临床推广受到很大影响。而中医学在改善MPS患者症状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陈晓雯教授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内分泌科主任,长期从事与内分泌相关的临床工作,针对内分泌与代谢性相关疾病治疗经验丰富。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在治疗MPS方面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现将陈晓雯教授治疗MPS的临床心得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在祖国医学中,无“围绝经期综合征”之病名,多数学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将本病归为中医学“不寐”“脏燥”“百合病”“郁证”“老年经断复来”等范畴。MPS的发生责之于肾,认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女子到了二七之年,肾精肾气充沛,天癸来至,进入绝经期前后,肾气自半,天癸将去,导致冲任二脉亏损,损及脏腑、气血、阴阳,机体功能紊乱,月经错乱而至断绝,发生MPS。肝为藏血之脏,冲脉血海之源,妇女经血之本。藏血充足,则冲脉盛,血海盈。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气行则血行,故使任脉通,太冲脉盛,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心情舒畅,则情志活动正常。故肝的疏泄和藏血机能正常,可使气血和调,心情舒畅,月事按时而来。女子以血为本,所经历的经、带、胎、产,与气血情志紧密相连,故肝藏血及疏泄机能贯穿始终。肝肾乙癸同源,精血互生、相互为用,七七之年后,女子天癸渐竭,肾气已衰,肾精不足,则肝血无以化生;肝肾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阳亢上扰则出现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头晕耳鸣,烦躁焦虑、夜寐不安等不适症状。故导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肝肾亏虚,而出现脏腑阴阳的功能失常,同时心为火脏属阳,肾为水脏属阴,若肾阴亏虚,水不济火,君火亢盛,则易出现躁扰不宁、心悸、失眠等心肾不交的绝经表现。肾为先天之本,若肾脏虚衰,调节机体水液代谢功能失司,水湿困遏,则首先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为后天之本,若脾胃之气渐衰,气血生化之源匮乏,也会反过来影响肾及冲任二脉。综上,导师认为MPS发生的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涉及心、脾。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药治疗 陈晓雯教授针对该病的基本病机,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自拟方二至消更汤治疗MPS,二至消更汤包括: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白芍、百合、合欢皮、茯神、炒酸枣仁、浮小麦、麦冬、太子参、肉苁蓉、杜仲、银柴胡、地骨皮。本方以二至丸为基础,女贞子为清补佳品,可滋养肝肾之阴,兼具乌须明目之效,与旱莲草联合应用,以增强补肝益肾之功,缓解患者因肝肾阴虚导致的燥热、汗出、头晕、耳鸣等临床症状。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柔肝、敛阴止汗,滋阴补肾,且现代药理研究[5]表明,白芍甙有镇静作用。归芍合用,共奏养血柔肝之效,且兼具行气活血之功,可促进全身的气血运行通畅,助药力散及全身。百合清心安神,且有抗疲劳、提高免疫的作用[6]。炒酸枣仁、浮小麦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合欢皮为悦心安神之良品,善疏解肝郁,茯神宁心安神,诸药合用旨在滋养心肝,解郁安神,调节患者情绪,缓解患者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的症状。银柴胡清透虚热,地骨皮可清透肝肾之虚热,乃除有汗之骨蒸之要药,二者相须为用,意在滋阴清热。麦冬养阴润肺,清心,生津,太子参补脾肺之气,兼能养阴生津,二药合用缓解患者阴虚导致的心悸、不眠、虚热汗多等症状。肾为“五脏阴阳之本”,内寓元阴元阳,阴阳互根互用,肾阴亏虚损及肾阳,肾阳虚衰则累及肾阴,陈师在大队滋阴之品中配伍肉苁蓉、杜仲补肾助阳,不仅可籍阳中求阴而增滋阴之功,且阳药之温通可助阴药滋养而不黏腻,阴药之柔润可助阳药温通而不伤津,二者相辅相成。陈师以此方为基础,因人而治,临证加减取得显著疗效。

2.2 情志调摄与摄身调养 陈晓雯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时除了运用药物治疗,还特别注重患者情志的调养。其认为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环境恶化,围绝经期女性易出现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同时伴随着情绪异常,因此,恰当的心理疏通对围绝经期女性情绪的缓解有很大的帮助。在诊病过程中会给病人耐心的心理疏导,嘱咐患者日常生活勿大怒、勿忧思,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建议患者家属陪同治疗,与家属讲解绝经期女性疾病特点,希望家属多理解患者,告知患者家属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能帮助患者尽早康复。饮食上嘱患者口味清淡、营养饮食,多食豆类(有子宫肌瘤的女性不建议食用)、粗粮、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A、C 的食物等。陈晓雯教授还指出起居有常可助调养神气,故嘱患者顺应天时,作息时间要有规律性,逐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建议患者适当运动,如慢跑、快走等。

3 验案举隅

朱某,女,52 岁,2017年12月2日初诊。主诉:潮热汗出,伴夜寐不安1年余。患者1年前已绝经,此后出现阵发性潮热汗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严重时彻夜不眠,情绪起伏较大,时而悲伤欲哭,时而烦躁易怒,并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等症状,大便量少、干结难解,约4日一行,小便正常,舌质偏红,苔少有裂痕,脉弦细。诊断为MPS,证属肝肾亏虚证。治宜滋补肝肾,敛汗生津,佐以宁心安神。给予二至消更汤加减,处方: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当归15 g,白芍15 g,百合20 g,合欢皮15 g,茯神15 g,炒酸枣仁15 g,浮小麦30 g,肉苁蓉15 g,杜仲15 g,银柴胡15 g,地骨皮15 g,怀牛膝15 g,宣木瓜15 g,酒大黄10 g。7剂,日1剂,患者睡眠欠佳,故嘱分中、晚2次服。并给予心理辅导,嘱清淡饮食。12月9日二诊时患者潮热汗出减少,大便二日一行,睡眠稍有改善,但仍少寐多梦,初诊方加首乌藤 15 g、煅牡蛎30 g(先煎)。服 14剂。12月23日三诊时,患者潮热汗出,腰膝酸痛,睡眠症状明显好转,无头晕耳鸣,手足心热等症状,大便不干不稀,每日一次。患者大便已调,二诊方减大黄,嘱患者继续服用 14剂,巩固疗程,加强疗效。2018年1月6日四诊时,患者自诉诸症皆除。

按:本案患者年过半百,肾气渐衰,天癸衰竭,肝肾亏虚,脏腑失养,故见潮热、汗出明显、烦躁焦虑易怒、腰酸膝痛、头晕耳鸣、睡眠欠佳、大便干结等阴虚内热之症,舌脉为其佐证。陈晓雯教授认为,肝肾亏虚是发生此病的根本,故调补肝肾是治疗此病的关键。患者腰膝酸痛,大便干结难解,故在二至消更方的基础上加用牛膝补肝肾,强腰膝,木瓜柔筋止痛,大黄泻下通便;二诊时患者睡眠障碍改善不理想,加首乌藤、煅牡蛎镇静安神,四诊时肝肾得滋,心神得宁,虚热得清,诸症悉去。

猜你喜欢

绝经期肝肾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