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骨折概况

2018-01-2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4期
关键词:蒙医患处患肢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骨折为常见骨科疾病,是指骨结构连续性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发于儿童及老年。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骨折部位的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音,有时还可能伴发热、疼痛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骨折疾病的发生逐年增多,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一大疾病[1]。目前骨折治疗的主要手段还是西医手术,主要手术方式是切开内固定术和微创手术。切开内固定术虽然疗效较好,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内置的钢板和螺钉会破坏骨质和骨外膜,进而影响骨质的血液供应,使骨痂形成缓慢,同时人体对钢板和螺钉的排异反应容易造成感染等并发症,骨折愈合后还要进行二次手术取出内置物,又对人体造成极大创伤[2],如果忽视术后功能锻炼,很有可能留下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患处肌内萎缩等后遗症[3],而微创手术虽然可以避免以上的弊端,价格却比较昂贵。而在我国民族医学中,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在治疗骨折方面体系完整[4],经验丰富,方法众多[5],疗效显著,价格低廉[6]。因此,本文将简述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的基本概念、治疗骨折的具体方法及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1 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的基本概念

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是蒙医整骨术的主要手段,整复疗法包括手法复位和喷酒捋抚按摩,功能疗法包括小夹板外固定和功能锻炼[7],以减少骨膜损伤,保护白脉、黑脉(白脉指神经系统,黑脉指循环系统),补肝益肾三大理念为指导,为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创造出了有利环境和条件,取得很好的疗效[8]。

1.1 手法复位 蒙医治疗骨伤的手法是在蒙医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有其独到之处,以“动静结合”为治疗原则,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法,主要包括10种手法:横断型骨折用牵拉法横向复归,压扁型骨折用提推法反向复原,嵌入型骨折用钩拉法复正,粉碎性骨折用捏拿法复齐,凹陷型骨折用提推法复平,螺旋形骨折用转拉法复原,斜型骨折用拿压法复贴,裂缝骨折用拿推法复原,撕脱型骨折用掐压法复回,复合型骨折根据情况选用适当的手法[9],手法顺应人体解剖和骨折断裂处的结构,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复位时间。从现代骨伤力学的角度讲,骨折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复位应该遵循“以力对力”准则沿骨折发生的反过程实施。受力分析得知,10种复位手法很好的遵循了“以力对力”准则,在作用力之下,纠正骨折残留的小角度和切向错位,使骨折端得到更准确、紧密的吻合,具有良好的疗效[10]。

1.2 喷酒捋抚按摩 喷酒捋抚按摩是在骨折复位、固定之后实施的一种促进骨折愈合的辅助疗法。喷酒捋抚按摩基于“血受养于食物精华,血随气行”的观点[11],在骨折处先喷上酒,然后再施用特殊的按摩手法以刺激患处的肌肉、神经等组织,防止伤热内陷、筋腱拘紧,促进患处的愈合。蒙古族把酒作为万物之圣,用带有悦耳尖叫声的高速流、喷雾状酒汽喷射到骨折端时,酒雾以其高速流、低压、低温和易挥发性带走骨折部位的大量热量来迅速散热从而达到消炎、散肿、止痛的作用。另外,喷射到骨折处的酒的“酒因子”可以随手法捋抚渗透到患者的患处里,与皮肤、肌肉、血管等组织及其细胞产生作用,可以刺激组织产生兴奋,这种兴奋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极大的激发与调动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快伤处愈合,也为手法复位创造了有益的条件。喷酒捋抚按摩法有14种手法,包括摩捋法、抟摩法、按压法、揉摩法、揉摩法、搓合法、抖动法、挤推法、攥捏法、掐摩法、抻摩法、搓摩法、掐入法、蹭摩法,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散结止痛的作用[12]。临床上会根据骨折部位和阶段采用不同的手法,例如骨折一周内主要是局部组织的损伤,症状以红肿热痛为主,故采用活血化瘀的摩捋法和掐摩法;骨折两周后红肿热痛症状基本消失,伤情趋于稳定,这时期当补肾益肝健骨,采用蹭摩法和搓摩法;在骨折愈合后由于气血、筋骨的损伤和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出现气血亏损、筋骨肌肉萎缩的症状,这一时期应补气养血、强壮筋骨、散结通络、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在伤肢处采用按压法、抖动法、搓摩法,在伤肢关节处采用揉摩法、摇摩法,对伤肢肌肉采用抟摩法、搓摩法。另外对胃、大肠、膀胱经有关穴位尤其是脾俞、胃俞、三焦俞进行喷酒按摩,施以搓摩、抖摩、推摩法,增强人体机能。喷酒捋抚按摩可以散患处热,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补气养血,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补益肝肾,补充患者的元气,从而调理“三根”,促进骨折愈合[13]。现代骨伤生物力学认为骨折符合“继发性长周期功能适应”的过程与环境有关,可以进行干预。喷酒捋抚按摩顺应这一观点,通过“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来治疗骨折,有着极好的疗效[14]。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明,喷酒捋抚按摩可以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CF-1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的分泌,这些因子可以刺激骨细胞的增殖,促进和改善骨折处的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系统,降低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促进骨蛋白的合成,加快骨折处的钙磷代谢和增加矿元素的含量,促进骨折的愈合[15]。

1.3 小夹板外固定 蒙医有独特的一套骨折固定方法,是骨折复位和愈合之间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小夹板固定疗法和沙袋挟挤法。小夹板固定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人、不同部位、不同骨折选择相适应的4~8块柳木、松木做的小木板固定,在骨折端用1~5块松软的毡子、绷带做压垫,用3条布带捆扎小夹板的两端和中端,形成三点挤压患肢的杠杆固定法[16],能够顺应患肢的结构弹性和韧性,适应患肢的肌肉压力变化,把外自固定方法和患者的主动性、能动性结合,充分发挥骨折自固定能力,为患肢的自我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骨折的愈合[17]。患肢两侧再用沙袋挟挤法进行固定,用装上沙子的布袋放在患肢两侧向内挟挤。沙子能根据骨折部位形状而改变形状来固定和施加作用力,具有按需而动、固定牢靠、稳定患处、加速愈合的优点[17]。小夹板固定具有几何和力学的稳定性特征,二者相互制约,在稳定固定的同时不影响患肢血液循环和压迫患肢神经,做到了动静结合、整体固定[18],很好的满足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动稳定固定系统[19]。现在主流使用的石膏固定具有固定后患肢上下关节不能活动,长时间会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弊端。而夹板固定只固定骨折部位,既保持骨折复位后的稳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活动,可以防止关节僵直,减少患者功能康复时的痛苦和后遗症,而且随着患肢关节的活动,可以带动患肢肌肉的收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加快肿胀消退以及骨折愈合[19]。

1.4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骨折康复和功能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蒙医认为保持患处的功能正常可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快患处红肿热痛症状的缓解和消散。合理适度的功能锻炼可以加快骨折愈合,同时能够防止关节僵硬及患肢肌肉萎缩,所以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要同时进行,功能锻炼要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始终。功能锻炼分为早中后三期,按照早期以静为主,中期追求动静平衡,后期以动为主的原则进行。具体实施为:早期:从复位固定当天开始的二周内,这时患肢肿胀疼痛,做小幅度的四肢肌肉收缩舒张练习,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及用力程度,促进红肿热痛症状的消失;中期:整复后2~6周,这时期红肿热痛基本消失,开始做髋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关节的灵活度训练;后期:整复后6周以后,骨折部位已长出大量骨痂,断端比较稳定,可以开始做全面的肌肉、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拄拐下床负重[20]。功能锻炼通过肌肉有节律的舒缩运动,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效防止患处角畸形,肌肉僵直萎缩,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

2 临床疗效

为了了解蒙医的临床疗效,本文检索了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选出如下研究以证实其疗效。孟和额尔敦[21]用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结合骨牵引治疗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3个月、1年优良率分别达到90%和93.3%,患者满意度为100%;包青山[22]用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18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半年后恢复优良率为98.9%;银锁[23]用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260例Colles骨折患者,6-10个月后有247例完全康复,优良率达到95%;许青[24]使用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12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有效率达到97.5%,治疗8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2.6%;巴虎山和王青春[25]将87例桡骨远端colle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发现治疗组的骨折愈合天数为(30.21±3.12)d,对照组骨折愈合天数为(35.65±2.69)d,蒙医整复疗法和手法复位组骨折愈合时间短,恢复快;巴虎山和王青龙[26]将347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组和单纯手术治疗组,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发现用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的患者治愈率为91.9%,优于单纯手术治疗72.54%;红兵[27]将60例桡骨远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对照组用石膏固定治疗,随访8~12周,统计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100%,优于对照组的96.67%,治疗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86.66%;何龙[28]将116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分为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组和石膏固定治疗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3.10%,总有效率为84.48%,蒙医治疗组疗效优于石膏固定组;包木仁[29]将10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组和西医手术治疗对照组,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优于西医手术组的总有效率86%;巴虎山等[30]将80例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组和西医手术治疗组各40例,观察疗效得知,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组骨折复位优良者为32例,优良率为80%,西医手术治疗组骨折复位优良者为19例,优良率为47.50%;骨折愈合时间上,蒙医组平均为(6.9±1.1)周,西医手术组平均为(10.99±2.3)周,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治疗组疗效更好,愈合时间更快[30]。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疗效好,恢复快,但其疗效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治疗骨折方面,相比西医手术治疗,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具有风险小,方法简便,患者痛苦轻,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愈合快,治愈率高等优点,符合国际上更加重视骨折预后的康复训练、功能恢复和人体的营养状态的大趋势。但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理论体系比较原始,还没有达到现代医学体系的高度,还有待于发展和完善;研究手段比较原始,技术落后;对人体和疾病的规律认识不全面,研究不透彻[31];目前蒙医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数量少,质量偏低,其疗效还需大量的高质量临床实验去证实。针对这些缺陷,笔者提如下建议:坚持蒙医传统,发挥蒙医治疗骨折的优势;吸收现代医学、中医学和其他医学的理论和优点,完善蒙医理论体系,提高蒙医整骨理论的现代化水平;学习现代医学的先进科研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人体和疾病的规律;严格按照临床实验标准,进行大量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来证实蒙医整复疗法和功能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追求更加规范、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蒙医患处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治疥疮
治斑秃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医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