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面临的任务与全科医疗管理实施状况的分析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全科卫生

汪 帆

(新疆石河子中医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当前全科医疗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模式,在满足社区居民追求健康生活的要求,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当前基层医院理想的服务模式。同时建立以社区为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医院卫生服务的功能实施健康管理,是实现疾病有效防治的很好途径。全科医疗管理模式创建以改善基层医院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方式为目标,能为居民提供最有效的全新健康促进模式[1]。

1 基层医院面临的任务

1.1 疾病谱的变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卫生服务的普及,基层地区的疾病构成和死因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慢性病已从为基层医院所收治病例中构成比最大的疾病,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存在与日常生活中,如吸烟、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其影响程度处于持续增加趋势[2]。目前,我国基层卫生部门有着防治传染性疾病和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量大使命,在这关键时期,除了卫生部门医务工作者,还要立足于家庭和社区,一起完成这项医疗保健服务。

1.2 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当前我国社会已经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也带来了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比如城市居民预防性、干预性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居民需求表现为多样化、个体化和家庭化。农村居民就诊率、就诊次数和急诊就诊率等卫生服务需求指标均低于城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农村的疾病谱构成中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为此要求医疗服务的内容、方式以及服务组织体系进行调整。

1.3 需要构建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我国现行的基层医院服务服务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存在利用效率不高、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现象等情况,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为此需要构建新型多的基层医院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服务机构布局,要求基层医院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转变服务模式,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扩展基层医院服务对象。

1.4 积极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当前我国基层的卫生费用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居民对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的反应强烈。在基层医院中,其卫生服务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远低于上层的卫生机构,为此需要基层医院在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基层医院全科医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当前多数基层医院中,多数医护人员对全科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学习不到位,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导致执行过程中标准不严、不规范,执行患者讨论制度、会诊制度、病案管理制度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三级查房不够及时,不够深入,记录不够完整。也有部分医护人员漠视患者的权利,医患沟通制度执行不好,对于患者的权利都不能做到心中有数。

2.2 医疗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医疗活动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医护人员缺乏人文素养,他们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因此产生了应付式工作的心理,部分医护人员搞医疗活动商业化,与社会效益背道而驰,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患者身上。同时很多医务人员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在实际中处理问题时多不能做到完整有序的处理,在实际中出现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导致医疗质量无法达到监管要求。

2.3 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基层医院由于人才流失及招聘困难,无法安排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同时由于监管不足,医疗环节过多,在实际操作中,管理漏洞较多,日常质量监管过程中监管环节复杂,缺乏有效的质量过程管理,影响了整体的医疗质量。加之基层医护人员容易安于现状,缺乏学习热情,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知识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从而导致医疗技术水平停滞不前。

2.4 医疗管理理念陈旧:当前很多基层医院对于全科医疗管理的管理、考核都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缺乏明确的规定和体系,临床上医疗管理多以薪金挂钩,进行单纯的奖励及处罚。多数医疗人员自身既是医疗活动的执行者,也是医疗活动的管理和改进者,认为医疗管理属于医院职能部门的责任,与自己无关,导致医疗质量管理不佳。

3 加强基层医院全科医疗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全科医疗服务支持系统:全科医疗服务支持系统的设置要求是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有利于体现全科医疗服务的基本特点,使有限的卫生资源产生出最佳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追求健康生活的要求,使卫生服务保持较高的可及性。在城市,构建三级医疗保健网。在农村,组成医疗保健网。为此需要建立区域性的健康维护组织或利益共同体,建立各级医疗单位分工合作的机制,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为全科医师提供最佳工作环境,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通过健康保险体系的调节与控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3]。

3.2 建立“医院社区联动”健康促进模式:“医院社区联动”健康促进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健康促进模式,通过针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社区培训等措施,提高对慢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起到控制慢性病的作用。它不但要转变传统“医师-患者”的模式,同时还涉及社区部门职能的转变。为此其需要基层医院调整卫生服务模式,街道社区居委会需要协助医护人员,从而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主动性。相关研究也认为慢性病的控制与管理应当实施多部门合作,强调个人对疾病和健康负责从而调动个人主动参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人群为基础、立足社区建立运行平台,从源头上控制慢性病[4]。医护人员和街道居委办事处协作完成社区动员的各项工作,落实研究计划拟定的各项工作,定期举行社区服务,免费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宣教手册。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调查患者的饮食指导、有效运动、用药及戒烟酒遵从情况,态度友善、耐心,注意互动,避免说教。

3.3 建立全科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全科医疗是基层医疗的最佳模式,是社区居民最容易得到、及时、经济、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它主动为社区中的全体居民提供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为此需要建立与优化全科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全科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全科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益、诊断质量、综合性治疗效果、预防保健效果、用药质量、康复服务效果等。

3.4 确保全科医疗基础管理质量:从中青年的医务工作者中,选拔出能力突出的人员,通过重点人员的带头作用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着重进行培训和思维学习。通过加强质量管理,降低医疗活动的风险情况;创建医院文化,并不断革新;加强医疗服务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基层医院综合效益的关键,且管理要科学、规范,建立制度化的管理模式。

总之,基层医院面临的任务比较重,全科医疗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要进行联动管理,在三级转诊中做出国有医院,包括民营医院的资源配置指导原则,协调沟通上下级医院转诊的细节工作。让下级医院敢收重患,让上级医院及时为下级医院给出强有力的支撑和指导,引导并减少相互指责拆台的行为发生。患者能在、敢在基层医院就诊,并降低整体基本医疗费用的支出。要增强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保障全科医疗所用,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增强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加大薪酬制度改革力度,着力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全程督办和宣传引导,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惠及群众,推进药品“两票制”,构建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全科医疗管理高效治理机制。

[1] 王丽芹,徐乃伟,郭闯,等.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干预策略架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13(3):17-21.

[2] 郑爱萍.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88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245-246.

[3] 何松,张爱萍,杨书云,等.基层医院应用《病理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的粗浅体会[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46(2):143-144.

[4] 范军,龚光梅,齐五松.基层医院医师对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的认知现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5):288-289.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全科卫生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保护环境卫生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