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在大肠肿瘤引起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2018-01-20毛立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平片征象大肠

赵 挺 毛立军

(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大肠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指的是结肠黏膜上皮因遗传或环境等的影响造成恶变的一种情况。大肠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对于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会产生严重威胁[1]。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准确率,对病因准确分析,并对患者进行尽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文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的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患者82例,分析CT诊断在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患者82例,男性43例,女性39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2±1.8)岁。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了程度不一的腹部隐痛、大便不规律、腹胀、呕吐以及体态消瘦等临床症状,其中19例患者出现压痛、反跳痛等体征,17例患者经听诊可听到肠鸣音亢进。在手术开始前,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以及X线摄片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完整。

1.2 方法:所有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具体方法如下:选择CT扫描仪,将其作为诊断仪器。在诊断的时候,患者取俯卧位。先对患者腹盆部进行常规平扫,将扫描的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s,且层厚以及层间距都设置为10 mm,螺距设置为1.375[3]。之后在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选择碘海醇作为对比剂,碘海醇浓度为300 mgl/mL。经过肘中静脉注射,注射100 mL,注射的速率设置为2.5~3.5 mL/s,对患者实施多期扫描。扫描的范围是自膈顶到下腹,扫描需要在患者一次屏气中完成。需要对患者腹盆病变进行仔细准确观察,并对肠梗阻患者的实际病因进行分析,仔细观察患者重要器官、组织结构的大小以及形态[4]。并对所有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检查时,对患者腹部立卧位进行相应的扫描观察。两种诊断操作需由一种医师完成,以手术病理实际诊断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对不同方法诊断大肠肿瘤引起肠梗阻的准确率进行分析比较[5]。

1.3 诊断标准:①进行直接征象判断:对患者梗阻部位进行观察,观察其有无出现肿块、肠管是否出现不规则狭窄以及肠梗阻形态等等。②进行间接征象判断:对梗阻近端以及远端肠管是否出现塌陷或出现扩张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肠内是否出现积液以及积气、肠壁改变情况进行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缺血性结肠炎以及盲肠孤立性囊性扩张等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T诊断以及X线平片诊断符合率和病因检出率比较:所有患者经CT诊断后,发现肠梗阻的患者有75例,诊断符合率为91.46%。经X线平片诊断后,发现肠梗阻患者有52例,诊断符合率为63.41%。经过比较发现,利用CT诊断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利用X线平片诊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经CT诊断发现病因为结肠癌的患者有75例,病因检出率为100%。患者经X线平片诊断发现病因为结肠癌的患者有14例,病因检出率为26.92%。经过比较发现,利用CT诊断患者的病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利用X线平片诊断的病因检出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CT诊断和X线平片征象比较:CT诊断和X线平片的直接征象比较发现,利用X线平片检查对于引起肠梗阻的肿瘤大小、狭窄段、侵犯周围组织以及脏器、正常肠管与狭窄段的交界处出现改变等等情况很难进行清晰显示。而利用CT诊断则能对大肠肿瘤的直接征象进行清晰显示,显示的肿瘤长度在2~11 cm,平均长度为(3.64±1.01)cm。狭窄段与正常肠管的交界处发生改变,并且正常肠管与僵硬的狭窄段形成了“袖口征”。对这两种诊断方式的间接征象诊断进行比较,发现X线平片可对部分间接征象进行显示,而CT诊断可对缺血性结肠炎、结肠梗阻表现以及盲肠扩张情况进行查看。

3 讨 论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大肠肿瘤的发病率也大大提升了[6]。现今,临床上对于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大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明确诊断,从而为临床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做好手术之前的充分准备,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当前对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采用的诊断标准主要是电子结肠镜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利用电子结肠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测的成功率虽然较高,但是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来说,其具有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等特点,因此,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这样在临床上就缺少足够的时间对患者行内镜检查。传统的对大肠肿瘤诊断的方式主要是X线平片诊断,但还存在30%~58%的患者腹部平片仍不能对其病情进行确诊,也不能对大肠肿瘤的发病原因进行确诊。随着现今CT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CT诊断的图像质量越来越高,且在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水平进行了显著提高。利用X线平片诊断方式,只能对部分具有很大特异性的盲肠孤立性囊状扩张进行显示,因此,在诊断的时候经常被误诊为小肠梗阻。而利用CT诊断方式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诊断,可对患者肠梗阻的病变位置、性质、程度、狭窄肠腔的长度以及肿瘤侵犯肠腔程度、周围组织发生的粘连情况进行清楚显示。同时,也可以对盲肠出现的扩张以及扩张的程度进行清晰显示,从而防止因误诊导致手术风险增加。

综上所述,CT诊断在大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治疗中具有诊断率高、病因诊断率高,且对于肠梗阻的病变位置、周围组织情况等可清楚显示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王永利.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0):1969-1970.

[2] 谢金华,潘涛,赵文桌,等.MSCT低剂量扫描诊断肠梗阻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5):165-166.

[3] 袁烨,王秀英.螺旋CT在小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7):95-97.

[4] 王喜东.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154-155.

[5] 胡金文,王恩雨,都继成,等.MSCT后处理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78-82.

[6] 韩述山.螺旋CT诊断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504.

猜你喜欢

平片征象大肠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冠心平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