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性化手术室下肢

李 勇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心手术室,辽宁 沈阳 110013)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疗条件的逐渐成熟,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肢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多发于老年人。而且,多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极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加上受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会增加手术治疗难度,影响临床疗效[1]。这就需要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良好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进行缓解,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本研究以104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研究组52例患者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2.8±2.4)岁;17例为股骨颈骨折,14例为股骨干骨折,12例为胫腓骨骨折,9例为其他。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2.7±2.5)岁;16例为股骨颈骨折,15例为股骨干骨折,13例为胫腓骨骨折,8例为其他。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病情、常规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基础护理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内容包括:

1.2.1 术前护理:①术前1 d,加强病房巡视,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核查,选择恰当的方式向其介绍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室环境、手术操作流程及术后配合要点,消除患者顾虑,使患者感受到人性化关怀。②患者送至手术室后,巡回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对其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并适当掩盖,尊重患者隐私,照顾患者情绪,提升其舒适度。③再次对手术操作、护理措施等进行介绍,询问患者舒适情况,及时了解并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其心理舒适度。

1.2.2 术中护理:①提升静脉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确保术中输液安全。②熟悉各项护理操作,提升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配合默契度,避免出现护理意外。③术中不做无谓交谈,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情况,及时以轻柔的话语及肢体动作对清醒的患者进行安抚。

1.2.3 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送回病房。患者清醒后,告知手术顺利进行,并及时肯定患者术中表现,缓解其心理压力;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预防护理措施,给予患者鼓励和正确引导。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①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入院时、术前、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得分越高,提示情况越严重[3]。②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SAS、SDS评分对比:①入院时,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7.0±8.0)分、(58.0±2.4)分,对照组则为(57.2±8.1)分、(58.1±2.3)分,差异不显著(P>0.05)。②手术前,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5.0±2.5)分、(46.1±2.2)分,对照组则为(51.0±3.3)分、(52.1±3.1)分,差异显著(P<0.05)。③手术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2.0±2.4)分、(36.0±1.8)分,对照组则为(46.2±2.6)分、(45.2±3.0)分,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满意度为98.1%(51/52):1例不满意,12例一般满意,39例满意。对照组则为80.8%(42/52):10例不满意,10例一般满意,32例满意。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骨折类型,下肢骨折的患病率、致残率均较高,老年人为多发人群,考虑与老年人肢体协调能力差、骨骼亚健康等因素有关。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极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存在手术风险[4]。而且,多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及手术治疗的正确认识,加上受病痛折磨及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都会给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临床效果产生影响,需辅以良好护理干预[5]。

人性化护理是临床上普遍探索的护理模式,强调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综合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将更多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融入护理工作中,确保每一个护理环节中均渗透着发自内心的关怀。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是在手术室这一特殊治疗环境中实施的全新护理模式。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三部分。术前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手术治疗的正确认识,从而缓解其负性情绪,促使其以平稳的情绪迎接手术。手术过程中做好体位护理、适当遮盖身体、熟练操作、适量交谈,尽可能对患者不良心理进行缓解,提升其心理舒适度。术后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做好并发症早期观察和预防。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差异显著(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6]。结果表明,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此外,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凸显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越性。综上所述,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 石云.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182-183.

[2] 王艳.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4):88-89.

[3] 况翠红,李昕,熊祖军.舒适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8):130-131.

[4] 李洁.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41-242.

[5] 江翠金.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57-158.

[6] 仇爱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53-54.

猜你喜欢

人性化手术室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