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2018-01-20张馥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内科药物疾病

张馥丽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老年心血管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受到环境改变、疾病折磨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常常会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和治疗效果[1]。研究通过探讨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方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7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85例,对照组男52例,女33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5.2±7.1)岁;观察组男48例,女37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5.6±6.9)岁。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并进行睡眠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2.1 心理护理:要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心理状况,结合其认知水平,为其讲解疾病基础知识,使其明确治疗及护理操作的目的,为其介绍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的基本情况,为患者解释注意事项,使其明确治疗效果。要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要积极热情,熟练执行各项操作;引用临床治疗的成功案例,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使其可以主动地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

1.2.2 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为其提供舒适的床铺,确保洁净度,给予其柔软的被褥和高低适宜的枕头,并为其选取卧位等舒适体位。加强日常护理操作,加强用药指导和夜间巡视,重点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等体征进行全面监测。夜间要及时添加注射泵,及时地监测输液泵中的药液,及时地添加,以确保药物治疗的效果。

1.2.3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休息时间表,医护人员在上午应及时地查房、给予治疗药物,安排患者聊天或下棋、看电视等各种活动,其目的在于避免患者睡觉,中午要督促患者保证有1 h左右的午睡,晚上针对入睡困难的患者,为其播放柔和音乐;夜间要保证病房内绝对安静,睡前要尽可能地避免不良刺激,清晨7:00左右,护理人员应叫醒患者,如果患者夜晚睡眠质量较差,告知其可以午睡作为补充,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2.4 药物护理:针对失眠严重的患者,可遵照医嘱给予其镇静催眠药物,以帮助患者入睡,但是护理人员要及时地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药物的基础知识,包括作用机制、使用时间、服用方法等,针对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有效的预防方法,要为患者解释清楚等。

1.3 评价标准:睡眠质量采用PSQI[2]进行评估,总分为21分,<7分表明睡眠质量良好,≥7分表明睡眠质量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系统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记录计量资料并用t进行检验,若P<0.05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中护理1周后PSQI<7分的患者29例(34.1%),护理2周后PSQI<7分的患者40例(47.1%),观察组分别为61例(71.8%),71例(83.5%);由此可知,观察组护理1周后和护理2周后的PSQI<7分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长期较差的睡眠质量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紊乱现象,如血压、血糖升高等,严重时也会导致心内科疾病,需要及时地给予有效的干预[3]。临床实践发现,睡眠质量较低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夜间睡眠时间减少、易惊醒、易受环境干扰、作息时间紊乱等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人群容易出现活动能力减弱、生理功能紊乱等情况,这种影响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会放大,致使其儿茶酚胺类激素水平显著升高,会影响其机体代谢,加重其病情[4]。在临床上,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强调个别差异,其重点内容是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能够增进其对于疾病的认知,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增强其治疗的依从性;通过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患者能够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其夜间睡眠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改善其身心状态和预后生活质量均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1周后和护理2周后的PSQI<7分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了给予老年心内科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苗洁,郭丽梅.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3):79-80,81.

[2] 芮雅青.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6):1304.

[3] 古丽奴·艾山,迪丽尼格尔·买合苏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6):206.

[4] 黄利平,吴艳丽,黄玲等.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30):90-91.

[5] 胡春丽.综合护理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239-240.

猜你喜欢

心内科药物疾病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