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2018-01-20蒋玉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肝性脑病病患者

蒋玉红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内分泌消化内科,辽宁 朝阳 122400)

临床上肝性脑病主要是因为严重的肝肾疾病而导致的一种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中枢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临床上患者主要会表现出性格改变、举止异常等情况,一般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分析患者的诱导因素,这是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腹水排放、高蛋白饮食、安眠药使用、镇静剂应用、麻醉药物使用、具有便秘和尿毒症等情况而诱导的一种疾病[1]。从临床内科来说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危急症状,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并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本研究据此主要探索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干预的价值,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的1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从我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中抽取15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的年龄为32~78岁,平均年龄为(42.5±13.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为34~75岁,平均年龄为(44.3±12.8)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诊断,确诊为肝性脑病患者,分组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重视患者病情:因为肝性脑病一旦确诊后,就需要对患者进行降低血氨的治疗,同时需要为患者给醒脑药物,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还要消除诱因。需要有效的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的意识情况和瞳孔、生命体征等状况进行观察,调查患者的血氨和原发肝病的症状和体征等等[2]。该疾病在发病之前会有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患者存在有睡眠倒错和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明显减退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患者存在有表情淡漠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在对患者进行巡视的时候,注意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和性格等情况是否出现改变,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是否存在倒错情况。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准确的对患者24 h的液体出入量进行记录,特别是对于使用脱水剂和利尿剂的肝性脑病患者,在尿少的时候,患者不宜吃橘子和蘑菇等含钾类较多的食物,尿多的时候需要为患者及时补钾。如果患者存在有腹水等情况,每天需要为患者测量腹围,并且记录24 h尿量,以便于供医师参考。还需要对患者排便的性状和质量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有柏油样的大便,那么便提示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处理。

1.2.2 避免各种诱因对患者的影响:患者在治疗期间,如果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应避免为患者应用催眠镇静剂,否则可能加重患者的症状,临床上如果确实需要治疗,需要提醒医师并遵医嘱用药,适当的为患者给地西泮、氯苯那敏等药物,其用量需要为常规用量的1/3或1/2[3],并减少给药次数。同时要预防患者出现感染,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要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情况,保持患者的口腔、会阴部的皮肤整洁,注意对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了相关的感染症状,就需要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对患者遵医嘱及时准确地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防止患者出现大量的进液和输液情况,因为体液过多就可能导致其低血钾情况发生,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加重患者的肝性脑病。避免为患者应用快速利尿剂和大量的放腹水,及时纠正频繁的腹泻和呕吐症状,防止患者的血容量减少,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要保证患者大便通畅,需适当地降低患者肠道的pH值,要减少氨和毒素的生成,如果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需及早的为患者采用0.5%的食醋进行灌肠,可有效地减少血液在肠道停留,减少血氨的产生。

1.2.3 饮食干预:对于肝性脑病的患者,需要及时的对患者的家属讲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饮食之间的关系,患者的饮食主要以低脂、低盐、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患者存在昏迷状态,应禁止为患者给予蛋白质食物,可以采用鼻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的方式为患者给予能量的补充,足量的葡萄糖能够为患者提供相关的热量,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组织蛋白分解产生氨,还能够有效的促进氨和谷氨酸的结合。在神志清醒以后,需要逐日的增加蛋白质,首日给患者增加2 0g,此后每天可逐渐的为患者增加10 g,至蛋白质摄入量为1~1.5 g/(kg·d)。同时要限制患者食入动物蛋白,最好为患者给予植物蛋白,以豆制品为主。腹水患者需要限制钠和水量的摄入,每日的奶量摄入为250 mg,水量摄入一般为每日1000 mL。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禁止为患者给予维生素B6,因其可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递质。

1.2.4 安全防护:需要做好对患者的安全防护工作,因为有部分肝性脑病患者会存在性格异常和行为错乱情况,这导致可能患者出现自伤和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同时要做好一定的防护工作。病房内需要避免一切不安全因素存在,将病房床头的热水瓶、玻璃杯、刀子等移除,避免患者伤害他人。在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现狂躁的情况时,需要来说服和劝导患者,如果劝导无效,为避免患者误伤自己和他人,需要为患者应用约束带。

1.2.5 药物干预:如果患者存在有肝肾综合征和少尿无尿的情况,需要为患者慎用或禁用谷氨酸钾,可有效防止患者血钾过高情况发生;存在严重腹水、水肿、心力衰竭和脑水肿的患者,需要慎用谷氨酸钠。谷氨酸盐为碱性,使用前可先注射3~5 g维生素C,碱血症者不宜使用。为患者静脉点滴精氨酸的时候,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避免患者出现流涎和面色潮红、呕吐等不良症状。静脉应用支链氨基酸,有利于维护结肠的正常菌群及酸化肠道。需要对患者进行能量补充时,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警惕发生低钾血症、心力衰竭。

2 结 果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9.3±6.2)分,对照组为(71.5±4.8)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 小 结

本研究主要分析肝性脑病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配合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全面地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患者提供周密的护理,促使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下获得恢复。因此,临床上在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邹晓琴,邓华琼,邹利.肝性脑病使用白醋灌肠的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7):514-516.

[2] 刘同英,朱春丽,赵庭智,熊弦.肝性脑病诱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5):13-15.

[3] 潘俊芳,高旭,陶美琴,李海英,董丽.31例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14,30(5):2544-2546.

猜你喜欢

肝性脑病病患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