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

2018-01-20郑朝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抗结核肺结核实验组

郑朝霞

(锦州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锦州 121017)

肺结核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由结合菌感染引起的,病毒潜伏的时间比较长,并且病毒会逐渐侵害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其他器官与组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结核并的高发人群为老年群体,由于老年患者自身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该病。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肺结核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1]。由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容易出现误诊与漏诊的现象。针对该病的治疗,通常会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与治疗后,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2]。对8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8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60~82岁,平均(74.7±3.6)岁。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合并动脉硬化7例,合并心脏病4例。实验组(43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61~81岁,平均为(73.9±3.9)岁。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动脉硬化6例,合并心脏病4例。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护理前均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对其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汇报。需要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并对其进行用药指导,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来完成。有针对性的护理应用在实验组中,其具体护理干预如下:

1.2.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对患者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告知该病的发病原理、治疗措施、预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以便让患者对其进行一定的了解,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告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必过于惊慌、恐惧,告知其相关不良反应的对应处理措施,并告知其治疗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以便确保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与护理。

1.2.2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讲解该病的传染性,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随地吐痰,或对他人咳嗽、打喷嚏等,降低其传染率。同时,还需要告知患者与家属打喷嚏、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护理方法与应对措施。并定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访问,告知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并提高患者依从性的重要性,以便确保患者能够严格按照医嘱或护理人员要求进行治疗与护理。同时,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作息习惯,禁烟禁酒,确保充足的睡眠。

1.2.3 不良反应护理:首先,针对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时,包括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等,需要告知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者直立位,使用柔软的物体将头部抬高30°。并且在饮食方面,需要告知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形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当患者出现呕吐的时候,需要及时对口腔进行清洁处理,选择胃黏膜刺激小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的调节药物剂量与用药次数。其次,针对患者出现中枢神经不良反应时,包括失眠、头痛等,需要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与访问,需要采用适当的药物对症治疗。并在医师的指导下更换药物,或者适当的降低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次数。再次,针对患者出现瘙痒不良反应的时候,需要适当的采用链霉素治疗,并在该药物治疗前需要进行皮试,避免出现过敏现象。同时,需要对瘙痒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对症治疗。最后,针对患者出现肝脏功能受损的不良反应,例如总胆红素升高等,需要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密切观察与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现象需要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保护处理。

1.3 观察指标:评价护理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综合考虑到护理的各个方面内容,满分100分,90~100分:非常满意;60~89分: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不满意。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各种症状消失不见,无不良反应,均恢复正常。有效:各种症状改善显著,轻微的不良反应。无效:症状无改变,不良反应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9.07%(34/43),其中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9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02%(40/43),其中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70%(39/43),其中非常满意23例,比较满意16例,不满意4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6.74%(33/43),其中非常满意18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10例;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肺结核疾病对人体的生命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威胁,其传染性较高,病死率高,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病的治疗。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容易出现支气管扩张、肺部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3-4]。在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老年患者的耐受能力逐渐下降,或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导致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消化系统、中枢神经以及肝脏功能等方面的不良反应,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需要加强对其进行护理干预[5]。对8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时,有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较好。总之,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缓解不良反应症状,提高预后效果。同时,需要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1] 罗红霞,申俊婷.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肺结核药物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6.

[2] 杨霞.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用药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2):67.

[3] 熊水印.老年肺结核患者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皮疹的临床[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662.

[4] 张海燕.老年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96.

[5] 高姗.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48.

猜你喜欢

抗结核肺结核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