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20李岩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儿科输液静脉

李岩峰

(凌源市中心医院,辽宁 凌源 122500)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是减轻患者因为静脉输液针反复穿刺带来疼痛的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因其操作手法简单、易上手,可以在患儿的任何部位进行穿刺,极大的减轻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1]。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患儿的血管刺激极小,通过长时间的留置,可以有效避免头皮针等反复穿刺的痛苦[2]。鉴于此,我院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手段,以此达到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我院通过与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儿科患儿13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均符合静脉输液治疗标准[3]。入组实验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检验,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等不适宜实验研究的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为67例,男性患儿为41例,女性患儿为26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为(6.34±1.16)岁,住院时间2~4周,平均住院时间为(3.98±0.02)周;实验组患儿为67例,男性患儿为34例,女性患儿为33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41±1.59)岁,住院时间1~5周,平均住院时间为(2.85±0.15)周。对比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之间具有良好的对比性。同时两组患儿及其家属都在签署知情书以及同意书的前提下,自愿进组进行实验研究。

1.2 护理方法:在确定两组患儿都符合静脉输液治疗标准的前提下,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常规检查,并详细记录,同时进行治疗药物的皮试等,在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后,要及时将输液针拔出,并妥善处理。

对实验组患儿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穿刺方法。选取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作为此次试验研究主要设备,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选择患儿手足背、头皮部等较粗且弹性佳的血管进行静脉注射治疗,首先护理工作人员采用乙醇对注射点进行细致全面的消毒,然后将食指与拇指捏紧静脉留置针的针柄处,以15°~30°的角度对患儿进行穿刺,在出现回血后,继续穿刺进入2 mm,护理工作人员的左手要将静脉留置针的外套管及时固定,右手抽出静脉留置管的枕芯,然后用透明敷贴或者是药用胶布将其固定,并注写时间,同时要注意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操作,以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一般情况下,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尽量控制在4 d左右的时间内[4]。②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①选取确定利于穿刺的弹性佳的血管。②选取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儿科通常情况下会选取24G的静脉留置针,在特殊情况,比如输血时,会采用18G的静脉留置针。③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护理原则,采用碘伏消毒以及酒精消毒。③并发症护理。在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穿刺点是否出现红肿以及渗出严重的现象,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的拔出静脉留置针,并重新穿刺,要时刻注意穿刺区域范围内的干净清洁;同时要注意静脉留置针护理堵管情况的发生,要对患儿长期注射部位进行热敷,以此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另外,要关注患儿压疮的发生情况,在针柄处可适当的垫少许棉絮,以此减缓静脉留置针对患儿皮肤的压力。

1.3 观察指标: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儿的渗出情况、堵管情况、静脉炎情况、以及皮肤过敏情况和感染情况做出统计以及记录,同时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格,依照百分制分为三个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为80~100分,较为满意为60~80分,不满意为0~60分,对患儿以及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儿护理满意情况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比较发现,对照组患儿出现2例渗出情况,1例堵管现象,3例皮肤过敏情况,2例静脉炎情况,同时有5例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19.4%;实验组患儿出现1例渗出情况,0例堵管现象,1例静脉炎情况,2例皮肤过敏情况,0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97%。统计比较,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统计比较: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在输液技能操作、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工作人员耐心度等方面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格的填写,其中对照组患儿非常满意为26例,较为满意为29例,不满意为12例,护理满意度为82.08%;实验组患儿非常满意为38例,较为满意为27例,不满意为2例,护理满意度为97.01%,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儿科护理工作是医院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同时儿科诊室也是医患纠纷经常发生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因为患儿的血管较细,且患儿对静脉注射感到恐惧,无法配合护理工作人员顺利的完成护理工作,导致静脉输液注射治疗往往会发生反复穿刺的情况,造成患儿局部血栓的形成,以至于患儿疼痛病症的发生,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的使用,通过长时间的针管留置,可有效降低穿刺反复发生的情况,大大减缓了患儿在医治时所受的疼痛,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留置的成功率,以及极大的改善了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促进患儿尽早康复。另外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基础上,改善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度,与国内外医护专家所认可的临床护理效果一致[5]。

本研究中,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儿科患儿13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为6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为67例,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82.08%,且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9.4%,两组患儿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留置成功率,且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同时在紧张的医患关系经常发生的儿科诊室,极大的减缓了患儿因为反复穿刺而产生的痛苦,使得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地提高,从而顺利的配合完成医护工作,帮助患儿尽早康复,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着一定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 刘彩莲.53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8):20+22.

[2] 唐科文.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233-234.

[3] 邓汝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294+292.

[4] 王俊萍,刘彦荣,郭月香,等.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4):137-138.

[5] 崔荣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3):222.

猜你喜欢

儿科输液静脉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