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成员血糖

王 越

(沈阳市皇姑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6)

糖尿病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健康[1]。本研为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采用不同方式对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干预,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以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患者年龄最小36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5.9±6.5)岁;观察组49例,其中男27例,女22例,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6.8±6.8)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方式进行干预,详细措施如下:①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以自愿参与方式从各个科室选择护理人员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负责人,了解小组成员自身所掌握的糖尿病知识,并进行系统的评估,从中选拔20名优秀护理人员。②加强对小组成员培训的重视。护士长应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强小组成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胰岛素注射及不良反应、低血糖体征等,确保所有成员均熟练掌握糖尿病知识,为糖尿病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③小组成员需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视。患者入院后小组成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以患者自身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方式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疾病情况的了解,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常见并发症、饮食注意情况等;另外,小组成员还可添加患者微信、QQ等交流软件,并可通过这些软件与患者进行更加深入的联系,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者,需更好的利用微信等软件了解患者情况;此外,也可通过微信等向患者发放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饮食原则等相关内容,在拉近护患关系的同时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④高效护理。健康小组成员需加强对院内糖尿病知识普及的重视,定期或不定期的组成糖尿病知识宣教活动,并定期对相关活动及技术进行分享,为其他科室成员功能的顺利展开提供帮助。此外,小组成员还可利用网络技术构建院内网,为各科室护理人员查询相关知识提供方便,并可为护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提供平台,进而达到提高全院糖尿病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1.4 判定标准:自我管理行为以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S)为依据进行评定,包括控制饮食、规律锻炼、用药控制、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六个方面,共包含26,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量表评分呈正比[2]。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以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为依据进行评定,调查表满分100分,以评分超过85分为良好,评分60~85分为及格,以评分低于60分为差,以良好例数与及格例数之和为糖尿病知识掌握[3]。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年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等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平均年龄、血糖及糖化蛋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等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及糖化蛋白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2±1.2) mmol/L、(10.5±2.1)mmol/L、(7.1±1.0)%;对照组患者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分别为(9.9±2.0)mmol/L、(13.5±2.5)mmol/L、(9.9±2.8)%;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血糖水平及糖化蛋白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SCS量表评分为(102.5±6.9)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后DSCS量表评分为(79.8±5.8)分;观察组患者DSCS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49患者中良好35例,及格13例,差1例,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率为98.0%,对照组中良好28例,及格14例,差7例,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率为85.7%,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为临床代谢性疾病的一种,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生物学作用障碍或胰岛素分泌异常是的葡萄糖在血液内堆积所致,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4]。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

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多以内分泌科为中心,护理人员缺乏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然而糖尿病自身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及自身行为的管理能力往往会直接影响病情改善及干预效果。故而,为更好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临床上逐渐将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于糖尿病的护理中[5]。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成立可系统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身对疾病的掌握情况,可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保障;另外,小组成员是由各个科室选拔而来,并非集中在某一特定科室内,这也可为糖尿病知识的传播提供方便;且科室不同,专科医师也会存在不尽相同的关注点,而小组的成立有利于各科室成员进行商讨,从而可更加系统全面的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方案[6]。且院内网的建立还可方便护理人员上传及查阅相关知识,并且可方便护理人员间的交流与学习,对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及护理能力有重要帮助。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且可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推广应用。

[1] 张芳.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7):101-103.

[2] 杨爱敏.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30-32.

[3] 于江燕.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71-272.

[4] 陶琳,李焕楠,周源,等.糖尿病护理家园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211-212.

[5] 张玉琴,朱凯军.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49-250.

[6] 高园园.中医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血糖控制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131-132.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成员血糖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