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室溶栓心电图

王 辉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急性心肌梗死指在冠状动脉发生病变下,患者体内血流急剧减少甚至中断,造成相应心肌发生持久性缺血或缺氧症状,最终导致患者心肌坏死,临床较为多见的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疗法,治疗组于常规疗法基础上配合静脉介入治疗。男20例,女10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为(67.5±2.1)岁。排除合并出血性疾病、心脏瓣膜病及心肌病患者。两组患者情况接近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电监护、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氧气吸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镇静等常规治疗[3]。治疗组于同时进行静脉介入治疗:30 min内完成尿激酶(150万U)的滴注,同时于患者皮下注射4000 U/d的低分子肝素每天2次。疗程为2个月。两组存活患者于出院后进行随访,出院6周后进行超声心电图复检,检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的分数(LVEF)[4]。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溶栓标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胸痛,持续时间>30 min,给予硝酸甘油服用后胸痛症状仍未得到缓解,但其临床特征又与AMI症状相符合,同时还伴有如下心电图改变:2个及2个相邻的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 mV,且肢体导联≥0.1 mV)可能提示患者的AMI病史,并且可能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②患者的血压≤180/110 mm Hg,血压超标及时给予降压处理并进行溶栓;③患者的年龄<75岁;④无显著的溶栓禁忌证;⑤患者的发病时间未超过12 h。

1.3.2 冠状动脉再通判定标准:①胸痛症状于2 h内基本消失;②胸痛2 h内的心电图抬高ST段回降值>50%;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高峰移到14 h之内,血清肌酸激酶(CK)的高峰移到16 h之内;④进行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于2 h之内。患者只要具备以上2项或2项以上,则可判定为再通,但若是①④组合则不可把其判定是再通。

1.3.3 心室重构标准:判定心室重构的评价标准是:LVEDd男性>56 mm,女性>51 mm;判定不是心室重构的评价标准是男性≤56 mm,女性≤51 mm。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冠状动脉再通情况比较:治疗组15例患者住院期间10例冠状动脉再通,5例冠状动脉未再通;对照组15例患者住院期间5例冠状动脉再通,10例冠状动脉未再通;治疗组的再通患者占比(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显著,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有活率比较: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存活率,治疗组15例患者中仅有1例死亡,存活率为93.3%,对照组15例患者中有4例死亡,存活率为73.3%,治疗组住院期间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中存活的患者LVEF以及发生心室重构比较:对30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30例患者的LVEF均属于正常P>0.05,因此只需对发生心室重构情况进行比较,对比两组中存活患者发生心室重构情况,治疗组6例患者发生心室重构,心室重构率为42.86%,对照组10例患者发生心室重构,心室重构率90.91%(P<0.05)。

3 讨 论

目前静脉介入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上使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由之前的15%~30%降低至8%左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静脉介入治疗,病死率为6.67%,对照组仅运用常规治疗的病死率为26.67%,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尿激酶静脉溶栓配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有效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1] 魏宇淼,陈芬,邓珊,等.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及预后价值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9):501-504.

[2] 魏宇淼,陈芬,邓珊,等.无明显ST段抬高的急性单支冠状动脉完全血栓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1):594-597.

[3] 廖静,余辉,马依彤,等.血栓抽吸装置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3):125-130.

[4] 田红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心电图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5):115-116.

猜你喜欢

心室溶栓心电图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